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复习指导
学习靠积累,记忆靠理解,经验靠反思,熟练靠练习,同学们要掌握好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的复习指导的相关知识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复习指导,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复习指导: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难点提示
1.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激发关爱野生动物的热情。
2.学习运用准确的说明与生动形象的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考点提要
1.能准确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能理清说明文的层次,指出运用的说明顺序。
3.能运用拟人、打比方、穿插故事等方法说明事物。
4.学会观察动物的方法,能诵读咏物古诗。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根据句意,在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来往,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____________了全世界。
(2)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____________它。
(3)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____________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4)它的听觉非常____________,受到惊扰时,就非常____________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A.轰动 侵犯 轻微 灵活灵敏
B.惊动 冒犯 稍微 灵敏灵活
C.轰动 冒犯 稍微 灵敏灵活
D.惊动 侵犯 轻微 灵活灵敏
解:阅读要讲究速度。怎样才能比较迅速,甚至不假思索地一路阅读下去,而且还能发现问题呢?一般来说,这就要凭借“语感”。语感不强,常常是理解无法深入的原因;而语感较强,则阅读时往往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使理解得以深入。所以,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力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要增强书面语言的感知力,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学会辨析近义词。辨析近义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大小;词的感情色彩;词的语体色彩;词的搭配对象。
本题虽说是填空题,实际上是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1)句考查“惊动”“轰动绷礁鼋宕省K嵌己小熬俣跋毂鹑恕钡囊馑迹熬焙小笆钩跃蚴芫拧钡囊馑迹恃 昂涠薄#?)句考查“侵犯”与“冒犯”两个近义词,它们都含有“侵犯”的意思,但“侵犯” 指“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利益;侵入别国领域”,词义重,这与(2)句中“摸摸捏捏”的动作不相协调,而“冒犯”指“言语或动作没有礼貌,冲撞了对方”,词义较轻,正和句意相符,故选“冒犯”。(3)句中考查“稍微”与“轻微”两个近义词,两词都含有“小”的意思,但词义轻重不同,“稍微”比“轻微”词义轻,句中用“稍微”更能突出松鼠的警觉性高,所以选用“稍微”。(4)句考查“灵敏”与“灵活”两个近义词,两词都含有“灵活”的意思,但“灵敏”指“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作出反应”,而“灵活”指“动作敏捷;不呆板”,前一分句主语是“它的听觉”,与其搭配的词应是“灵敏”,后一分句被修饰的中心语是“攀上”,所以用“灵活”。因此答案应是C。做此题不必全部加以分析,分析一两项有把握的,用排除法就可确定答案。
例2 阅读《松树金龟子》片断,完成练习
(1)在昆虫的日历里,金龟子是最准时的。它在夏至露面,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当白天变得最长,阳光使庄稼披上金黄色时,金龟子准时奔向树林。在那段日子里,每当傍晚降临,小虫就来拜访我住所边上的树林。
(2)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雄虫满怀激情地展开触角末端的折扇,悄悄地反复向停有雌虫的树枝飞去,它们的黑色身影掠过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飞飞停停,左右盘旋。这样的情形一直要持续半个月。它们在忙什么呢?
(3)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作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就算有人去抓它们,它们也不逃走。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黄昏再次降临,它们才重新在空中飞舞。
(4)要想观察清楚它们在空中的舞姿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早上,乘它们打瞌睡时我抓了四对,关进宽敞的铁丝网里,再放点松枝进去让它们歇息。等来等去,它们就是不肯作空中舞蹈表演。因为它们无法高飞。最多也就是一只雄虫飞近它的对象,打开它的折扇,轻轻地晃动,像是在问:“能接受我的爱吗?”它在炫耀它的美貌,尤其那对折扇更是它的魅力所在。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无动于衷。雌虫还没有从失去自由所造成的抑郁中解脱出来。它们之间更进一步的交往,我就无法观察到了。它们可能要到深夜才交配,我没能守候到最好的时机。
(5)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1.对五个语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1)(2)/(3)(4)/(5) B.(1)(2)/(3)/(4)(5)
C.(1)/(2)(3)/(4)(5) D.(1)/(2)(3)(4)/(5)
2.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五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3.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
A.由总到分 B.由此及彼
C.由表及里 D.由因到果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说明与记叙相结合 B.说明与描写相结合
C 说明与议论相结合 D.说明与抒情相结合
5.第(1)段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2)段中加粗的“这样”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来描写松树金龟子,请从其中摘出几个这样的词语,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8.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能否换用括号中的词语,为什么?
第二天早上,雄虫和雌虫通常(一直)停在低矮的树枝上,成双作对,一动不动,对周围的事和物视而不见。
解:现代文阅读,最重要的是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它所提供的信息。就本题而言,有以下两方面的要求:一、准确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如第6、7、8小题;二、正确地进行综合、概括,如本大题第2、3、4、5小题。阅读作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若对作品不能正确地概括,也就谈不上准确地理解。对于作品内容的综合,概括,有的可以利用文中关键性词语加以浓缩,有的则需要用抽象性、概括性更强的词语加以转化。
1.本题考查划分段落能力。要正确划分段落间层次,必须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对各个自然段的段意做出准确概括。第二步,分析各个自然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语段间的逻辑关系一般有三种:(1)相承关系,即段与段之间是递进衔接的,思路是纵向延展的。(2)相并关系,即段与段之间是并列的,思路是横向扩展的。(3)相属关系,即段与段之间是总分隶属关系。第三步,辨明“层次”。就是要辨明某段究竟能和谁直接构成合理的组合关系,并进一步辨明已构成合理组合关系的若干语段又能和哪些语段构成更高层次的组合关系。最后,通过理清逻辑结构把全文各语段的层次位置确定下来,那么就可以理清文章的结构了。选文共五个自然段,第(1)段写松树金龟子的生活习性。第(2)段写雄金龟子飞向雌金龟子,它是过渡段。第(3)段写雄金龟子向雌金龟子求爱时热情高涨,专心致志。第(4)段写雄金龟子的求爱方式。第(5)段写松树金龟子的音乐天赋。在这里第(3)(4)段可以先合并,因为它们都是写婚恋。而第(2)段是个过渡段,主要是引起下文,所以第(2)(3)(4)段可以合并为一层。也就是说D是正确答案。
2.本题考查语言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几段话的内容,一般方法是先理解句意,正确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然后把概括所得分成不同的层次加以组合,最后再把各层大意进行综合。我们已经知道这段文字分三层:第一层写金龟子的生活习性,第二层写它的婚恋,第三层写它的声音。由于这几层是并列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将各层大意相加,这样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松树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婚恋和音乐天赋。注意由于括号里有字数限制,因此还要将可有可无的修饰、限制语删去,直到符合要求。这是重点,也是考点。
3.本题考查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有三种:(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A、B、C、D四个选项的答案都属于逻辑顺序,文中对金龟子三方面的说明不是总分隶属关系,也不是由表及里或由因到果,因此可以确定答案是由此及彼的B项。做此题时可以用排除法,先逐一排除A、C、D三项。这里既要准确把握说明内容,弄清三个层次的大意,又要正确理解说明顺序,分析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4.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为了生动有趣地介绍金龟子,文中对金龟子作了多方面的描写,如准时奔向树林的情景,求爱的情形。而记叙、议论、抒情的文字虽然有,却很少。判断时一定要抓住题干中的“主要”二字加以分析,因此B项的判断是正确的。
5.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的特点的把握。一般方法是:(1)先找中心句,(2)再找句中关键词。第(1)段的中心句是“在昆虫的日历里,金龟子是最准时的”,而这句的关键词又是“准时”。若无中心句,也可以从其他语句中寻找、捕捉相关信息。如“同时”、“准时”、“每当傍晚”。这些语句同样能告诉我们金龟子的生活习性特点是“准时”。
6.“这样”指代“雄虫满怀激情地展开触角末端的折扇……左右盘旋”。这题考查指代性词语的指代内容。方法是看它的上下文,一般分析上文。有时,指代的内容比较多,还需要做出概括,才符合答题要求。
7.“拜访”、“满怀激情”、“大献殷勤”、“视而不见”、“炫耀”、“无动于衷”等等。运用拟人手法,不仅让我们读来感到十分亲切,对金龟子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充分表露出作者对金龟子的赞美之情,也使说明文的语言由枯燥变得生动有趣。这题考查拟人修辞手法在说明文中的表达作用。
8.不能换。因为“通常”这个副词表示“一般、平常”意思,“一直”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金龟子一般选择停在低矮的树枝上,但不是始终不间断停在那儿。这题考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换词法、比较法是体会语言准确性的两种方法。分析时可以对词义进行比较,找出细微的区别,从而说明原词的准确。这是重点,也是考点。
例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行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虫8000多只,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吃不饱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的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跃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1.认真阅读全文,用最快的速度概括“燕子”的特征。(连同标点不超过20字)
2.仔细揣摩文中加粗的文字,并简要说明它在文中表达的作用。
3.仿第(3)段“燕子是益鸟”的写法也举出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根据2001年黄冈市中考题改编)
解:正确地理解阅读材料所提供的内容,除了上题提及的两个条件外,还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要能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如第1题概括燕子的特征,要做到以最快的速度回答,就必须很好地把握每段的中心句,而语感较强的同学就会敏锐地发现,这篇短文每段的起始句正是各段的中心句,因此只要把这4段的起始句综合起来,就概括出了燕子的特征。这里的中心句分别是“燕子善飞,妇孺皆知”、“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还有总结句“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其中能概括燕子特征的词语是“善飞、勤劳、聪明、益鸟”,因此可以概括为:燕子是一种勤劳、聪明、善飞的益鸟。这题既考查对说明对象的特点的把握,又考查概括能力以及准确简明的表述能力。
二是要能理解语言传递的隐含信息。一篇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有的是作者明确说出来的,有的是在字里行间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的。阅读作品,不仅要能够理解它的明示信息,还要能够理解它的隐含信息。第2题加粗的两个词语“老是”和“似乎”是不能去掉的,也是不能更换的。燕子不是不感到疲倦,它们所以老是在飞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那就是由于燕子两只很小很小的脚难以支撑这整个身躯,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在飞行中解决问题的本领。正是这两个加粗的词道出了燕子善飞的原因。
第3题可举“青蛙、蜘蛛吃蚊子,蛇、黄鼠狼吃老鼠”等例子回答。这题考查迁移联想的能力。仿写时,应模仿原文写法:先说明原因,后得出结论。
做仿写题的一般步骤是:(1)先弄清题目要求,(2)再研究原文特点,包括内容、句式及运用的修辞手法,(3)组织语言成句。
例如:模仿下面的句子,以“你渴望成功吗?”为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这里题目的要求是(1)模仿例句,(2)以“你渴望成功吗”作开头,(3)写一句话。例句的特点是先问后答,回答时先从反面进行,同时在说明原因时,又使用比喻句。因此,围绕这些要求和原句特点,可以造出这样的句子:你渴望成功吗?请别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例4 朗读、欣赏骆宾王《在狱泳蝉》诗,指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A.首联破题,点明“在狱”咏蝉。其中“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犯。
B.颔联承上,一句说蝉,一句说己。其中“白头吟”语涉双关,也流露出作者对执政者的一片忠爱之情。
C.颈联着意刻画寒蝉,诗人借蝉喻己,写出了作者含冤无法诉说的艰难处境。
D.尾联以问句作结,点出借物喻己的意思。
解:这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诗歌鉴赏题。其中A、B两项主要是对词句的理解分析,C、D两项是初步的鉴赏,点出咏物诗特点——借物喻人。做此题时,要在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的基础上,同时联系诗的写作背景,从而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这里A项是对一、二句的理解,重在对“西陆”“南冠”两个词的把握;C项、D项既分析了后四句的内容,又指出了咏物诗的特点。A、C、D三项分析没有错误;B项是对“白头吟”的理解,但对情感的把握错了。因为骆宾王当时任侍御史,因上书议论时政,触怒皇后武则天,遭诬陷含冤下狱,说不上对执政者的忠爱,因此B项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