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陈式太极拳是许多人都非常喜爱的拳种,合理的练习陈式太极拳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利的,陈式太极拳的呼吸方法在练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欢迎阅读!
方法一:虚领顶劲
主要就是要求头部的前顶与后顶之劲,能起到领起周身精神的作用,使脖后两条大筋竖直,是全身得到放松。
方法二:准头纳气
准头位于鼻尖正中微下方,注意此处纳气则会心作鼻孔吸气,有助于上丹田的气机纳收与潜转,并能促进心气下沉积横脑膜的下降效果,有利于中气的团聚与潜转。
方法三:腧口纳气
在松肩垂肘、含胸塌腰和束肋合腹及负阴抱阳的基础上,利用命门吸肚脐呼的方法,引导脊背诸腧(穴)口随着身体动作的开合,同时张驰、吞吐有序,以助背部阳经之气上运,促使牵动往来气贴背的完成。
方法四:皮毛要攻
所谓攻,就是竖的意思,是指在全身肌肤放松缠绕运动过程个,使卫气增强,周身毛发进然竖起,并引导毛孔随着周身肌肉的松动缠绕及动作的开合和呼吸的过程,有弛张吞吐之感觉,形成了陈氏太极拳毛孔呼吸的能量。
方法五:气沉丹田
是指身桩端正,中气贯串,腹实胸宽,用意识引导呼吸,息息归根,似乎有内气徐徐送往腹部与命门之间(前七后三)的感觉,决不可使力硬压小腹,但又要做到束肋合腹,确保以意行气(身功、心静、意专、气敛、神舒)十分自然。
方法六:气育鼓荡
是指腹式呼吸运动中,利用横隔肌的升降活动,引导肺部和腹肌有规律地收缩及舒张,以便调整腹体的聚合达于自然化的需要,逐渐形成腹内“气机鼓荡、腾然有序”的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腹内之气充盈后,向命门形成冲震作用,任督二脉之气方能做到升降协调自然。
与此同时,注重周身的旋转、蛹动及动作的开合与呼吸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些都是用于加强丹田的运聚能力,从而达到循序渐进,决不可急于求成,以防产生弊病。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1、轻松柔和
架势平稳舒展,动作柔和。
2、连贯均匀
从起势到收势的整套动作都紧密衔接,没有明显停顿的地方,身体重心始终在一个平行线上前后左右移动。
3、圆活自然
在打陈式太极拳过程中手臂的动作带有弧形。
4、协调完整
整套动作上(手)下(脚)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一体,以腰为轴,用腰部力量自然带动四肢。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一)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
练拳是一种意气运动。在行拳时充分体现要用意不要用拙力,才能达到意到、气到、力到,每一动作意念要走在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只有心先想到,动作才能位。心想开展,两臂及周身才能展开,心想合,周身全体才能一起合住。打拳时不要想气在哪,在气则滞,滞则不通,就要生病,只要把意念注意到动作之中,气自然就到了。
(二)快慢相间,连绵不断
快慢相间是陈式太极拳独有的特点。 初学时动作要满,但不要有呆相,不可有停顿现象。由于动作舒缓,便于去掉身体固有的僵劲,使动作柔顺自然,也可以检查动作的准确性。熟练后逐渐加快,但要沉着,快而不乱,最后又复慢,这是慢、快、慢三层功夫。
在行拳过程中,要做到转关时慢,转向时快(逐渐加速);蓄劲时要慢,发劲时要快(做到柔行气、刚落点)。这种快慢相间的变化,要具有均匀的变化幅度,做到“匀清”。
(三)螺旋缠绕,舒筋活络
陈鑫在《陈氏太极图说》中指出:“太极拳,缠丝法也”。短短四个字讲清了陈式太极拳的根本,就是缠丝劲。他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见缠丝劲是何等重要。太极拳的缠丝方法有单手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等多种缠法,初学者很难弄懂。
缠丝劲训练方面,多做单运手(左右)、定步运手,加强对顺逆缠丝的理解和运用。在缠丝劲训练中,要注意贯指尖,使气血畅通,达到经络终端,对养生、健身、技击都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练柔成刚,刚柔相济
陈式太极拳应练成刚柔相济的拳,这是练拳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化掉人们身体固有的僵劲,使它柔顺,这是化柔时期,这个时期长短因人而定。对明拳理刻苦练功的人,相对短一些,也有的练一辈子拳也不能去掉身上的僵劲,把陈式太极拳练成硬拳、刚拳。不能登堂入室。
(五)蓄而后发,松活弹抖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要求做到蓄而后发。蓄劲是发劲必要的准备,将弹簧卷紧,是发劲的基础。蓄劲就像把弓张开一样,将劲蓄足增加发劲的弹性力量。蓄劲时要周身合严,松腰圆裆,气沉丹田,脚趾抓地,稳固如山,把劲卷紧。如当头炮,缠一圈后不放劲再缠一圈,然后痛快淋漓地把劲放出。只有蓄得足才能发的头。
(六)心意平和,松静自然
心平气和则得。打拳时心要平静如一泓清水,不起波澜,视动犹静。做到轻轻运行,默默停止,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才能调养气血,疏通经络。这是追求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成功之路。虽有时发劲,也是发之前没有劲,发之后没有劲,只是劲发出一瞬间如水面上陡起一朵浪花,即刻消失归于平静。练拳之前先要去掉一切杂念,平心静气,静以待动,这样练拳不是手足运动而是意识支配下的全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