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蘑菇的种植方法

2017-02-18

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自古以来被列为上等佳肴,经常食用蘑菇能很好地促进人体对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巴西蘑菇种植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巴西蘑菇栽培技术要点

巴西蘑菇,也叫姬松茸,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因与珍贵的松茸风味相似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外是一种非常畅销的食用菌珍品。除自身风味独特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多糖对肿瘤有奇特的功效,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在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栽培量位居首位,而且价格昂贵,售价是平菇的5~10倍,前景十分看好。应广大读者要求,现简要介绍一些人工栽培技术。

一、生产季节选择:春秋两季都可生产,春播宜选择在3月上旬至5月中旬进行,秋播宜选择在9月至于11月中旬进行。

二、培养料配方

1.稻草(375千克)+米糠(10千克)+鸡粪(15千克)+石灰(8千克)+硫铵(10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

2.玉米秆(360千克)+棉籽壳(360千克)+小麦秆(115千克)+干鸡粪(150千克)+碳酸钙(10千克)+硫铵(5千克)。

3.茅草(750千克)+棉籽壳(130千克)+干鸡粪(100千克)+复合肥(5千克)+生石灰(15千克)。

三、培养料的制备

将稻草等秸杆类原料先打湿浸泡2~3小时,建堆时,下面铺一层稻草,撒上一层石灰粉,将畜禽粪撒在内层,同时将其他料放在粪上,如此层层堆放,堆成上宽80cm~90cm下宽120cm~150cm,高100cm左右,含水量约65%的堆,建堆后,注意测量温度,当温度上升至65℃以上时保持4~7天,进行第一次翻堆,若水不足应及时补水,以后按间隔5、4、3、2天逐次翻堆。发酵好的料变成棕褐色,无臭味、无酸味。

四、播种

分穴播和撒播。穴播:在培养料上每隔20cm~25cm,挖一深约10cm的接种穴,将菌种播入,覆盖上一层厚约1cm的培养料。撒播法:将菌种掰碎,均匀的撒在料面上,用手或木板轻拍料面稍压实,每平方米需菌种约3~4瓶。播种后要注意棚内通风降温。观察菌丝长势。

五、出菇管理

正常情况下,巴西菇从播种到出菇需要20~25天左右,每潮菇约需3~5天,两潮菇间隔时间20天左右,每个生长季节可收获3~4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40%左右。出菇期的管理以调温调湿为主。当气温偏低时,可罩紧薄膜保温,缩短通风时间和次数,使温度提高;若气温超过28℃时,可通过加厚遮阴物,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使温度下降。

播种25天后,菌丝开始扭结,此时可开始喷水,一般连喷2~3次。喷水时,要注意喷重水并保证不漏料,子实体米粒大时,不喷重水;喷重水后要通风1~2小时,改善通气状况。高温时不喷重水。喷水一般在早上或晚间进行。

六、采收

采收时菇体菌盖尚未开伞,表面淡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膜尚未破裂,菌盖直径4cm~10cm,柄长6cm~14cm为适宜采收期。采完一潮菇后,在菇床面上不平衡处重新补足土,拔除杂草;加大通风量,停止喷水1~2天,然后喷水,覆盖薄膜,为下次出菇作准备。

科学防治蘑菇夏季病害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杂菌基数高,针对该特点,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栽培发菌阶段防病措施

由于高湿度的影响,使得栽培发菌成功率大为降低,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菌丝无力、污染率高等。主要措施:

1.菌种脱毒、调配基料:脱毒菌种可确保自身不携带病毒病菌,并有效提高抗性,这是生产的基础。研究证明,每250公斤棉籽壳原料中,加入50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即可获得菌丝旺盛、抗性提高、长速加快、污染率和发病率大为降低等诸多效果。

2.严格培养消毒。培养棚内的彻底消毒杀菌,是发菌成功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生产中对培养室(棚)内喷洒百病去无踪或百病傻,密闭2天后即可启用,在发菌期间,每5天左右喷洒一遍赛百09药物或蘑菇杀病灵,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3.坚持通气排湿。一方面,坚持晴朗天气的晚间和早上通风,使之空气新鲜;另一方面,培养室(棚)内放置生石灰块,使之降湿。但应注意,在无空调降温的条件下,应采取诸如强制通风等措施,细心管理,以确保发菌的成功。

二、出菇阶段的防治措施

实践证明,对食用菌生产中的病害,转变传统重“治”轻“防”观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生产中可参考下列措施:

1.菇棚内外进行消杀。在清理卫生的基础上,棚外喷洒800倍多菌灵药液,棚内使用百病去无踪或赛百09进行地毯式喷洒,环境较差、老栽培棚可喷2次,曝晒2天后即可启用。

2.拌料时加入赛百09药物,抑杀杂菌效果好,药物残留低,可有效降低发菌污染率。

3.出菇阶段定期使用药物以保持良好环境。一般可使用赛百09药物对菇棚进行喷洒,环境较差的可使用百病傻药物,每5天喷1次,抑制或杀灭后来的病原菌等,以保持环境的相对洁净。

4.发现病害彻底杀灭。上述措施配套使用,在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仍难以保证100%的不发病。因此,生产中应注意观察,发现菌袋有病菌迹象时,即应对患处使用消霉王等药物予以杀灭,也可采用赛百09浸洗菌袋;当子实体初发病害,即应根据病症表现或病原菌品种予以用药,切忌“病急乱投医”。

蘑菇栽培中如何预防死菇的发生

一、科学合理配置培养料使碳氮比达到28—30:1,并认真做好堆制工作;二、应选择优质菌种,及时淘汰老化污染的菌种;创造适宜菌丝生长发育的条件,,严防高温培养;三、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根据气温调节棚温,加强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现象;四、注意菇棚经常通风换气(—般每天2—3次),气温高时应在早晚或夜间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五、看菇用水,避免大水将菇淹死;六、覆土后应合理调控温度,保持土层适宜的湿度,促进菌丝向覆土层生长,并使其尽快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让子实体形的成部位在粗土层与细土层之间,防止过高或过低;七、在生产上应坚持“以防为主、药剂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防止病虫随培养料带进菇床,消灭覆土内的病虫源,彻底清除菇棚内的致病菌和害虫,创造适宜蘑菇生长的环境条件,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清除病菇、死菇,并采用药物进行防治,以免扩大蔓延。八、采摘蘑菇时动作要轻、细,以避免人为损伤。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