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知识集锦 藏族文化知识有哪些

2017-06-12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时也养育了其相应的文化!所以,下面小编整理了藏族文化知识以供大家阅读。

藏族文化知识

1、 水磨糌粑:产于甘孜县,远近驰名,制作程序与糌粑不同。先将青稞“淘洗净”,用沸水烫之,趁热纳入毡袋中封闭,四周煨以毛毡,使其发酵,至翌日随炒随取,热气腾腾、芳香扑鼻,炒毕装入皮袋,放入卵石,挫去面之皮。“成品白色,极细,入口极香,回味带甜”(《巴蜀民族风情》)。

2、安多面片:“安多”是藏语,这种面食具有民族特色,是用普通面粉加温水揉成面团,将面切成13 cm长的厚块,摆整齐。表面涂上少许油,再用净湿布盖上待用。煮面片的汤很讲究,用羊肉切成2 cm小方块,加葱粒倒入锅中爆炒,加盐和水淀粉成肉汤,将准备好的面取一条在案板上压成扁长形,然后慢慢的抻,抻得长长地绕在左手腕上,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掐一端,用右手一小块一小块地拉断往肉汤里丢……一碗热腾腾,香喷喷又辣又酸的面片就起锅了。

人参果

3、人参果:《彝药志》云:“人参果”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气壮阳之功。人参果又叫“错玛”,是一种块根草木植物,其根肥大,是将晒干磨粉与川米煮粥食,或加入面中做成点心蒸吃,藏语称之为“麻姑”,每逢客人来临,将“人参果粉”放上白糖,冲入新鲜裂变化了的酥油,敬献给客人。

藏族文化常识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藏族的饮食文化习俗

最常见的是从牛、羊奶中提炼的酥油,除饭菜都用酥油外,还大量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经常制作的奶制品,作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

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巾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体。在藏族地区,家家都备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族都以干牛粪为燃料,以铁三角架为灶。云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铜制。其他地区的藏族喜用木碗并漆上红、黄、橙色的油漆。比较讲究的还要在碗上包银。牧区的藏族都要随身配带一把精制的藏刀,主要用来切割食物,还用于宰羊、剥皮、削帐房厥子等劳动,藏刀的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例如:足玛米饭,藏族传统宴席食品,用足玛、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肠,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藏族传统菜肴,用牛、羊奶发酵后制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