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

2017-06-19

虽然《三字经》至今不知作者是谁,但这部有近千年历史的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走进了童年读物的行列,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篇一

从“三美”视角看《三字经》英译本

----以王宝童译本为例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夏睿

摘要:中华民族浩浩荡荡五千年的文化,璀璨夺目,源远流长。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发人深省,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这些经典之作,或将哲理故事娓娓道来,或寓大义于质朴之语,抑或瑰丽绚烂引人入胜。蒙学读物,作为启迪明智的儿童读物,更是被赋予高度重视,形成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些典籍,诗文等,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合称为“三百千”,是蒙学必读之经典。其中《三字经》更是以其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被人们所称道。《三字经》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诸子百家,包罗万象,被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本文就以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为依据,来透视王宝童先生的《三字经》英译本,赏析译本中体现出的的“意美,音美,形美”,以及发现其中仍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三字经》;《三字经》王宝童英译本;许渊冲;三美原则

一、关于《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社会儿童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历久风行,几乎家喻户晓。并且为“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首,足可见其影响力。《三字经》相传是宋代学者王应麟所作。虽然《三字经》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这部蒙学经典却是历久弥新。它篇幅短小,只一千多字,但内容却极其丰富且每三字为一节,隔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章太炎认为它虽“字有重复,辞无藻采”但“启人知识过之”。《三字经》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还应该推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因此,《三字经》的英译本就显得格外重要。

著名的英译本作者有RobertMorrison(马礼逊)1812,StanislasJulien(儒莲)1864,HerbertGiles(翟理斯)1900,潘世兹1989等。他们都为把《三字经》推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仍有一大批学者,在从事翻译事业为弘扬国学默默奋斗着。王宝童先生就是其中一员,作为诗歌翻译研究者,王宝童先生著有《英译三字经千字文》、《王维诗一百首(汉英对照)》等,译文优美可读性强。《三字经》虽不算诗歌的行列,但因其具有诗歌所包含的意,音,形美等特点,

本文采用王宝童先生的译本,以许渊冲先生“三美”原则为依据,赏析王译本中的“意美、音美、形美”,以及一些仍需改进的地方。

二、许渊冲“三美”原则

诗歌翻译因其丰富的内涵,文化底蕴和绝妙的押韵,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可翻译的。RobertFrost说“诗歌就是在翻译中失去的神韵”(Poetryiswhatislostintranslation)。试问,如果一首诗失去了本身的神韵,那诗还能被称作诗吗?翟理斯也说“译文可能是月光与水,而原文却是日光与酒。”如此可见译诗之难。然而诗歌,作为文学一个很重要的形式,是文学的集大成者,带给读者无限遐想与美的享受,是值得也是必须发扬光大的。因此,一批又一批中外译者明知不可行而行之,穷其一生不屈不挠,给我们奉上了很多绝妙的译文和美的饕餮盛宴。许渊冲老先生便是其中一个优秀代表。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理论实践家,一生致力于文学翻译,并将60多年的翻译经验总结起来,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特有的一套翻译体系,即“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美。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书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间的矛盾。译诗除了传达原诗的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能得兼,那么,可以不要求“形似”和“音似”,但要尽可能的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许渊冲,1979)。

诗之所以成为诗,且让人赏心悦目欲罢不能,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所营造出来的意境美。好的诗歌能带领读者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之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之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孤苦之美。唐诗宋词里,诗人字斟句酌将“意境美”表现的淋漓精致。许渊冲在翻译中将“意美”视为重点表现的内容。

诗歌是一门艺术。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诗歌时,除了要将原文的“意境美”表达出来,还应该做到“音韵美”。原诗用词既有传统的诗意,那么译文也应该富有诗意,而不是单纯地像某些人提倡的采用自由体的方法来译诗。如果失去了平仄和韵律,诗歌就和一般的文学形式无异了。阅读许先生的译文就会发现他的作品韵脚齐整,读起来很好听上口,使人“好之”。

诗歌的形美问题,许渊冲认为主要是“长短”和“对称”的问题。最好能做到“形似”至少也要做到“大体整齐”。中国古代诗歌对形式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如五言诗,七言诗等,且字数的多少分配反映着作者本身的情感。

然而赞成的声音有多大反对的呼声也就有多高。在许渊冲老先生提出“三美”原则的时候,有学者提出质疑“在许渊冲教授的汉诗英译理论与实践中出现了过分强调形式,牺牲内容的倾向。”对此,许渊冲教授声明说:我没有提出过孤立的“音美”理论,只说过译诗要尽量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可见许渊冲先生并不主张“牺牲内容”,也不“过分强调形式”。好的译文就应该如孔子所说让人“知之”“好之”“乐之”。“三美”原则或是还有缺陷,但对诗歌翻译来说却是一套很值得借鉴的理论体系。

三、《三字经》王宝童英译本中“三美”分析

《三字经》作为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富含着深刻的文化底蕴。《三字经》虽不是诗歌,但却和古代诗歌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说《三字经》的语言简洁明了,含义丰富;如诗歌一般的结构整齐,句式对仗;文中内容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共鸣,起到启迪明智的作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字经》中三字一句,句句押韵,读起来如诗歌一样朗朗上口。因此,《三字经》具有诗歌创造中的“三美”,意音形美,那么译文也最好能显示出原文的“三美”。这样想来,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来分析《三字经》的译本再适合不过了。下面就以王宝童先生的《三字经》英译本为例来分析译本中的“三美”。

3.1“意美”之体现

如《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所处的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王宝童先生的译本是“Atfirstmankind/iskindatheart,/withnaturesalike/buthabitsapart.”用几个简单易懂的单词很好的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并且用词很准确。如人译为‘mankind’“性本善”“性相近”中性情的两种翻译方法“kindatheart”和“withnaturesalike”形象生动,且语言简明易于背诵。

再如“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这里讲的是,动感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把大梨让给兄长吃。作为弟妹的尊重兄姐,这是从小就应该明白的道理。王宝童将其翻译为“AndRong,onlyfour/pickedthesmallestpear/toleavehiselders/thelion’sshare”这里,译文中没有将“弟与长,宜先知。”译出来,但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叙述的很清楚,就算是外国人不知道这个典故明白起来也很容易。并且“thelion’sshare”是很地道的英语表达,写出了孔融将大份的梨子留给哥哥们的谦让之情。“弟与长,宜先知。”的意思就自然而然的包括进去了。原文的意美就都在译文中显示出来了。

但是王先生的译本在表现“意美”这块,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在这两句话中包含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直到把家搬到一所学校周围住下。第二个是说,小时候孟子贪玩,有一次逃课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见了十分生气,剪断了织布机上的线,教育孟子说,学习应该如织布一样,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将一事无成。但是王宝童先生的译本“Mencius’smother/chosehisneighbor./Andseeinghimlax,/shestoppedherlabor.”译文为了音韵的和谐,将译文处理的很简单。意思是说:孟母择邻而居,看到孩子马马虎虎,就停下了手中的活。不知道该句文化内涵的人或许会看得一头雾水。“孟母为什么要选择邻居呢?看到孩子逃学回家,生气的孟母停下了手中的活,她又是怎么教育松懈的孩子的呢?”所以,王宝童先生的译本中,有些地方的处理就显得过于省略了,以至于原文中的意美并未很好地展现出来。

3.2“音美”之体现

王宝童先生的英译本很注重音律的体现,与翟理斯,马礼逊等的译本比起来,作品更押韵,很便于记忆朗读。如“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指的是东汉才女蔡文姬,博学通音律,听其父琴声,便知第几根弦断了。还有东晋女诗人谢道韫,脱口便能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佳句。其中,小句末尾押韵,“琴”与“吟”。“咏吟”二字,在中文中的读音又都是以“y”开头,读起来很有韵律。王的译文是“Caitheflutist/hadamusicalear./Xiethepoet/couldchantamidcheer.”为了再现原诗的韵律之美,译文中“ear”和“cheer”押尾韵,且“咏吟”二字被译为“cheer”和“chant”同样以字母“c”开头。可以说这个译文将原文的音韵美完整的展现了出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译文是“Thefire-flies’light/andheavysnowwhite/bothlitupthepoor/tostudyinthenight.”“light,white,night”互相押韵,引人遐想。勾勒出因没有钱买灯照亮,贫苦的车胤夏天抓萤火虫,孙康冬天夜里借着雪光读书的刻苦精神。另“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讲的是,孔子虽然是个圣贤之士,但仍乐学好学,向一位七岁的小孩子请教学问。原诗文虽未押韵,但译者在处理时,仍译出了韵律。“Confuciushimself/fromXiangTuolearned/asagalikehime/forknowledgeyearned.”王宝童的译本每一小段都有自己的韵脚,互相押韵,读起来如歌曲一般,优美动听。

3.3“形美”之体现

《三字经》整篇以每三字为一小节,六字一句,形式整齐对仗。所以在译文的处理中为了尽可能的显示出原文的“形式美”,王宝童先生尽量以四个词为一节,八词一句话,做到了与原文形式的相似,体现出了原文的“形式美”。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的时候,既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译文是:“whenwearyofstudies/thekidsaretorue/whentheyareold/whatcantheydo?”译文将原文中的三字词很好的用四个英语单词来代替,还原了原文的“形式美”。这样就算是看不懂中文的外国人,看到该译文也能领会到原版中,作者巧妙的字数安排和整齐的形式。这样的例子在王宝童《三字经》译本中比比皆是。这样王的英译本就通篇用四词作成,和原文的三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在译文中也有一些特列,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译文是“ThekingguidestheCourt/thedadguidestheson/themanguideshiswife/sotheThreeGuidesrun.”又譬如“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译文是:“Sky,Earth,Man/maketheThreeLights/Sun,Moon,Stars/maketheThreeBrights.”是用五个词或三词做成的,但总体来说,《三字经》的英译本结构整齐,句式工整对仗。

四、结语

虽然王宝童先生的《三字经》译本在一些方面还仍然存在不足,比如说有些地

三字经的国学经典论文篇二

浅谈《三字经》与当代教育

【摘要】 《三字经》是一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奇葩,它是经典的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名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以一些民间传说,虽然存在一些封建文化的糟粕和艺术瑕疵,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意义以及独特的思想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 《三字经》 启蒙 传统文化 教育

《三字经》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甚至可以说,是我们自以为熟悉其实非常陌生的一部书。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心中,《三字经》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往往很多人都能说出“人之初,性本善。”这六个字,但是知道紧接着的六个字“性相近,习相远。”的人就要大打折扣了,可以随口颂出“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的人就更是寥寥无几了。说“熟悉”无非是今天的一种自我意识罢了,但在过去,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三字经》位于“三百千”之首,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中唯一一本被称为“经”的,可见其独一无二的地位。但是,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三字经》到底还饱有多少意义?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事业是否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三字经》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字经》开篇六个字“人之初,性本善。”看似简单,却蕴含的深刻的人性问题,而这个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争论中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正是这个问题,也引导着中西两大文化不同的发展轨道。西方文化信奉人生而有罪,人的一生都是在赎罪,只有上帝是无罪的。而中国文化则主张“性善论”,“性善论”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名大思想家孟子首先提出的,他提出了“四心说”的观点,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来论证他“性善论”的观点。钱文忠教授对此作了新的阐释,他认为,与其认为儒家学派认为所有人生来都是善良的这一客观事实,倒不如将其理解为一种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美好信念和愿望。那么,既然人们本性都是相近的或者说是相似的,是什么改变了人们后天的性格发展呢?《三字经》紧接着的后六个字就对此作了一个解释——“性相近,习相远。”这个观点其实是先秦时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来的。(不得不提的是,《三字经》中很多内容都是对古人的言论作了一个引用。)这里的“习”不是“学习”或者“习惯”的意思,而是“熏染”的意思。意思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后天的环境不同,所以受到环境的熏染,性格就有了善于恶以及好与坏的差别。这里就明确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命题——后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在这个后天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首先受到的便是家庭教育。父母以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且十分关键的。

在父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三字经》首先提到的是母亲对孩子教育的作用,居然将女性的地位提高到男性之前,这在封建礼教十分严谨的古代是十分罕见的,但是不管怎样,我们有此可以看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钱文忠教授指出,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最终的老师。在谈到母亲如何教育孩子的时候,《三字经》举了两个典故“孟母三迁”和“断机杼”孟子的母亲为了能给小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就摔断机杼教育孩子。孟母给予我们当代家长的启示是深刻的,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们除了要给予他们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外,还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教导孩子。

接下来,《三字经》又截取了一个“五子登科”的典故,来说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窦燕山的五个儿子在他的悉心调教下两个中了举人,三个中了进士,但是其实窦燕山在有这五个孩子之前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恶霸,恃“财”傲物,但是他后来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一个名甲一方的大善人。

在谈到父亲的责任的时候《三字经》提到“养不教,父之过。”即仅仅供子女吃穿,但是不教育他们,是父亲的过错。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汉宣帝时期,有叔侄两人,一个叫疏广一个叫疏受,他们都是当朝太子的老师,官至太子傅,他们告老还乡的时候皇帝赐给了他们很多银两,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些钱留给自己的孩子,而是大摆筵席,请当地的孤寡老人吃饭。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们是不爱他们的孩子么?没有一个父亲是不爱自己孩子的,他们希望的是,培养孩子对知识的依赖,而不是对钱财的依赖。

如果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的,最长久的,那么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则是更深刻的。我们很多人在中年后回头再看看自己的父母,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了父亲的绝对影响,都是暗暗的,不自知的以父亲为榜样的。

《三字经》虽然强调父母对孩子无形中的影响,但是,更是提醒了我们,为人父母,就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强调现在教育的21世纪,都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三字经》用最简单最浅显的文字,为了讲述了最深刻最丰富的道理,为我们当代的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三字经》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是这样写描述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责任的,这里的“惰”并不仅仅是“懒惰”的意思,而是带有“错误”、“过失”的意思。即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过错。

那么在古代,教师的地位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举一个帝王家的老师的例子,在明朝朱元璋在位时期,虽然朱元璋没什么文化,但是他对自己王子的教育还是很注重的,于是请了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学者李希颜来教育他的王子,但是李希颜对王子们十分的严厉,责罚打骂都是免不了的,朱元璋知道后一开始非常的生气,但是在经过马皇后的劝说后,马上对这位先生礼遇代之,十分的尊重他,在他告老还乡的时候还加赐红袍。可见老师在当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有着觉得的权威,并且都都非常的严格。在古代私塾的门口都会有这样一个牌匾“溺爱免送”,可见当时教师都是以严厉著称的。

但是这种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对我们当代教育事业也有着利弊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教师的绝对地位会出现一个问题,有的教师会滥竽充数,误人子弟,但是学生和家长都不敢反驳。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在教《论语》的时候把“郁郁乎文哉”④读成了“都都平丈我”,学生提出质疑,但是老师的绝对权威是学生没有发言的权利。如果这种教师绝对的权威保留至今,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于这些糟粕,我们应该果断的抛弃。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对独生子女的过度溺爱,老师根本不敢责骂学生,使得即使有存在问题也不敢提出来。对于这一点,我们则应该传

承古人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以一种尊敬老师的心态,专心学习,刻苦奋发,从老师那里学习和领受知识。

严厉是对我们当代人民教师提出的要求,但是我们更应该以严厉为中心辐射出更多的教学方法,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做人。这是一名人名教师责无旁贷的。与此同时,严厉是以师德的培养为前提的的,只有自身素养的提高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才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三、《三字经》强调个人在学习中的作用

《三字经》虽然强调了家庭教育以及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与好学才是其真正想要说明的。只有严以律己,奋发图强,才能真正的成为栋梁之才。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才是好的呢?

《三字经》告诉我们“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从小不好好学习,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明白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比我们现代科学理论得算出的13岁前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早了几百年。《三字经》在后面的诗句中更进一步的说明了这个道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即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的时候没有好好的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的做人的道理,有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这与抗金英雄岳飞的一句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古人用这些浅显易懂的文字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从小就开始。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好学的习惯,多看、多问、多学。

在当代,有很多家长都会说,“孩子现在太辛苦了,让他们小的时候就多玩玩吧!”给孩子留一个美好的童年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以此为借口,忽视孩子从小的教育学习就是非常不应该的了。

北朝文学家颜之推有这样一本书,《颜氏家训》,里面就提出了“读书应该只争朝夕。”我们同样举岳飞的例子,岳飞武艺精湛,拜师在周侗门下,同门有很多师兄弟,虽然这些是兄弟有的后来也成为了一代良将,但是与岳飞相比,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资质都差不多,但是有一次,下大雪,只有岳飞在雪地中舞剑,其他师兄弟都躲在房间不敢出门,当时周侗就认定在他所有的徒弟中,岳飞一定是最出息的一个。孔子曾说过,“爱之能勿劳之?”⑦想要成才就必定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从小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呢?《三字经》首先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就是“教之道,贵以专。”我们对这句诗的理解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而是应该更加全面的理解为学习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必须一心一意的经历。现在教育中出现的一个很普遍的想象就是,样样通,样样不精。这与许多家长片面追求学习有一定关系,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学生自己有一种浮躁的习气,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有持之以恒的耐心,这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三字经》明确的提出了“专”字,就是希望我们能专一,一心一意,这对当代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其次,《三字经》中还提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的要求,即做儿女的要从小就亲近良师益友,以便从他们那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知识。《三字经》还为我们举了两个典型的例子,“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黄香九岁便懂的孝敬父母,孔融四岁就懂的友爱兄长。这些都不是他们天生就会的,而是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亲近良师益友而习得的。可见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会选择,学会择其善者,弃其恶者。

在当代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强调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要主动汲取,而不是被动的硬塞、接受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栋梁之才。

四、《三字经》中其他的重要启示

1、强调终身学习

《三字经》特别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将《三字经》按每四句分一段的话,全文可分为五十二段,其中前四段就是讲述人要接受教育,要不断学习。《三字经》的开篇即指出一个品性相差无几的人,因为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内容不同,导致行为有了差别。

在现代,学习内涵更深更广。人不仅在年幼时需要学习,学习更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把这叫做“充电”。在工作上如果想取得某方面的长足的进步或在某一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就需要无时无刻地学习。

2、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在古时,可能还不存在教育理念这一类词语。但现代的许多教育教学原则却是沿用古人的经验总结。在《三字经》中渗透着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这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是教育的示范性原则,教育有暗示的作用,也就是示范性原则。我们要求学生做什么,怎样做,首先就要教师是深垂范,也就是以身作则。《三字经》用一些典型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的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对我们当代教育的意义是非凡的。

其次,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三字经》不仅从内容上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更从自身的排版上说明了这一点。《三字经》内容都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的,而在事后议论的关系中夜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观点。

再次,一些教育方法对我们当代的教育也是很有启发的。例如,要专一学习、学习要勤奋、学习要择善而从等等。

3、伦理道德的训诫

《三字经》提出孝顺父母,友爱兄妹是人类最基本的德行。它认为懂的孝顺友爱是做人的第一件道理。“三纲五常”历来为有些人所不齿。实际上它是《三字经》有关伦理部分的精华之所在,它指定了人的行为标准。这些都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市场把这个原则放在心中,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尊敬的。

与强调教育相一致的,《三字经》提倡尊师。要求孩童多亲近师长,听从老师的教诲。尊师的风尚古已有之,希望沿袭古人之风,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做的更好。

《三字经》在对朝代更替叙述的过程中,在丰富的历史知识后面掩藏这更为丰富的做人的道理。有此可见,《三字经》还包含了更为广泛的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4、记忆潜力的挖掘

作为一本启蒙读物,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也许他们还不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等到他们长大些了,才会有所收效。目前,更多的是将其作为识字课本,增强儿童的记忆力。

《三字经》之所以易于背诵,是因为《三字经》的编写注意了押韵。所以这样短小精悍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忆起来就更加便捷了。另一方面,对《三字经》的背诵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对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开发孩子的记忆能力,开启智慧,崇尚圣贤之道,加强儿童文化根基,文化教养,文字功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字经》及其所传达的思想理念,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三字经》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是我们今天学习《三字经》的唯一理由,我们还有很多理由去学习他。

刘宏毅博士算过一笔很有意思的账。就识字角度论,小学六年毕业的识字标准是2450个汉字。现在很多孩子早在幼儿园里就开始学习认字了。照此算来,平均每天还学不到一个字。《三字经》一千多个字,背熟了,这些字也大致学会了,所花的时间应该不用半年。

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先贤们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它使我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生生不息,屹立不倒。所以,让学生学习《三字经》等传统的民族文化是迫切而必要的,它不是复古,而是在传承和挖掘中国文化的宝藏。

骆玉明表示,虽然《三字经》至今不知作者是谁,但这部有近千年历史的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走进了童年读物的行列,但光靠小学生背得滚瓜烂熟还不够,还需要承担启蒙角色的父母和老师去消化《三字经》,把其中涵盖的传统文化内核以合适的方式解读给孩子,让他们在物质条件不同的当代社会里继续传承民族文化中的精华。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