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

2017-02-1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范文一: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

摘要:如今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对于机械化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要求。首先分析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所发挥的效果,然后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发展

1农机合作社的作用

如今全国各地都开始因地制宜的进行各种农机服务组织模式的建立,例如农机合作社等。这些纷纷出现的农机服务组织解决了很多现实存在的问题,例如农机具使用率过低、污染情况严重、农机价格过高和耗能过高等。通过比较我们得知,农机合作社是众多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模式中最具有优势的一个,值得我们广泛推广。

1.1解决了农民买不起农机具的问题

使用那些大中型的、性能较高的农机具、不仅可以让土地实现大幅度的增产、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在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下推动建设生态文明。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大中型高性能农机具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向金融部门进行贷款、二是政府补贴发放,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合作社来积累资金,或者是从成员之间进行筹集,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自然就可以购买农场需要的农机具了。

1.2帮助农机部门与其他生产要素形成最优配置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制决定了成员之间是互利合作的关系,所以很容易对成员关系进行协调,而且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农机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损坏了也有资金及时进行修缮,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了。

1.3对职业农民队伍的培养有所帮助

专业合作社也可以看做是一所学校,农民可以在其中交流技术、接受培训,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优化配置了那些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再会有社会化服务问题出现,空闲的农民就可以走出家门选择那些非农产业就职,而拥有专业技术的农民可以专业进行分工,为先进技术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农民生产经营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是非常有效的。

1.4农机具的利用率和经济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农机合作社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农机具利用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合作社进行农机具的统筹购置,不会出现以往重复购买的情况,同时机具配套性大大提升,使用率自然也提高了不少;其次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其中的成员拥有一样的利益,双方形成的经济共同体会非常稳定,同时稳定了农业机械作业市场,农机利用率得到了很大提升;最后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经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随之增强的是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例如有的农机合作社就成功实现了跨区作业,农机具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2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情况

近年来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时候,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主要途径,并从多种途径对其进行扶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如今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广、产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力量。其创办类型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农机大户作为主导,这些农机专业大户都具有丰富的市场经营经验、机械维修技术等,在个人独资为主体的前提下与周边的种粮大户、农机手等联合起来;第二种是由优秀人才进行牵头,地方政府以及农机部门发挥推动作用,选择优秀人才带头进行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负责管理机具以及其他资产并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农机具的利用率提高的同时社员也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形成了良性的集约化发展。不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的经营方式也不同,有的提供的是纯农机作业服务,有的则是生产方面的,有的兼顾服务和生产,也有的实现了农、工、商经营管理一体化。

3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1发展不足不能发挥出影响力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代表,但是数量不足无法将其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发挥出来,所以不能体现出应有的带动力以及影响力。

3.2过于单一的主体结构

农机大户是农机合作社的基本构成,这种主体结构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单一,既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没有进行信息收集或者后勤保障等岗位的设置;合作社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是机械化的粮食生产作业,并且多为单一的机收服务,在其他作业环节例如渔业、牧业、林业等明显没有提供足够的服务。

3.3管理制度不够规范、运作机制不够完善

很多农机合作社都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章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的相关规定不符合;如果是由农机大户组织起来形成的合作社,在管理水平方面往往存在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

3.4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扶持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大中型高性能的农机具在不用的时候需要场库棚进行存放,但是没有足够的场地进行这些场库棚的建设,很多农机具维修中心虽然兼具服务性和经营性,但是在建设程度方面比较滞后;虽然已经有法律法规出台,但是进行工商登记的时候农机服务组织依然面临着很大的阻力,政府的诸多优惠政策例如安排用地、减免税收等也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参考文献

[1]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农机科技推广,2011,(1):4-12.

[2]夏凤林.从来凤县腾讯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营看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J].湖北农机化,2013,(4):19-21.

[3]余志国,段维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钟祥市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纪实[J].湖北农机化,2010,(4):24-25.

[4]范亚茹.略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农机专业合作社[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10):48.

[5]梁传武.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224.

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范文二:农业机械化发展成因及促进对策

摘要:随着近年农机拥有量大幅增加,农机安全宣传、监管、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操作等工作量急剧增加,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力量跟不上。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

1赫山农业机械化发展成效

益阳市赫山区位于湘中偏北地区,辖1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2万人,为劳动力转移大区。耕地面积3.8万hm2(57万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6.87万hm2,连续多年列为全国产粮大县(区),全区农业机械化得到长足发展。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

(1)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至2014年末,全区农机装备拥有量达到96.3万kW/12.8万台套,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4.6%,超过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水田机耕、水稻机收率两项指标均达98%,水稻机插率达20%。农田植保、排灌,谷物运输、初加工等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和稻谷烘干机械化这两个薄弱环节有大的突破,目前已累计推广插秧机342台、播种流水线47台套、建设温室育秧大棚330座12.5万m2,建立示范基地13个。全区已累计推广烘干机52台,建立粮食烘干点27个,年烘干粮食能力达6万t,占全区粮食总量的12%。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有力回答了“谁来种田”的提问。

(2)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2014年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18家,10家合作社进入湖南省政府“千社”工程扶持项目,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666.7hm2(5.5万亩)。2015年全区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2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也探索了“怎样种田”的问题。

(3)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12年成功创建国家“平安农机”示范区,衡龙桥、沧水铺、龙光桥等5个乡镇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与农机技术服务相结合,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连续12年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4)农机生产经营产销两旺。全区农机生产经营企业在稳中有升的基础上持续发展。2014年,全区18家农机生产企业,15款产品进入国家购置补贴范围,实现年产销4.8亿元规模。56家农机销售企业实现年销售1.3亿元。

2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因

(1)农机法规为农机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家和地方农机法规已基本形成体系:有《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法》等3部法律;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2部行政法规;有《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1部地方法规;有《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登记规定》、《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实地安全检验办法》、《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湖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12部部省规章。农机管理法律法规的实施,为促进农机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相关政策的实施推进了农机化的发展。从2004年开始,中央年年发出1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多方位、深层次地出台发展农机化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同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开始落实,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得以快速推广,农机装备结构显著优化,达到了“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的目的。

(3)相关项目的实施为农机化注入了活力。农业部和省政府“水稻机插秧”等各种农机化项目的实施,快速提升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的能力。湖南省政府还计划用2年时间在全省扶持建设1000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了民间资本向农机行业流入,引导农机合作社购置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农业机械,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业规模经营,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动给力农机化发展。就赫山而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全区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生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等3项农机工作,纳入了区对乡镇的年度绩效评估范围。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纳入粮食生产工作进行部署。同时区财政安排了必要农机购置补贴累加及机插作业补贴等经费,足额落实农机合作社建设配套扶持资金。健全了区、乡镇两级农机管理机构,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发展农机化。

3农机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保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连续性。目前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还不够科学,影响惠农强农政策拉动效应的最大化。一是部分机具及其补贴额度存在不稳定性。导致生产企业年初制定生产计划时难以把握生产规模,经销企业库存商品时难以确定品目和储量,购机农民难以确认拟购农机品牌。二是补贴操作启动偏迟。历年补贴操作启动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导致农民春节过后的选机购机最宜时节。三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具补贴力度偏小。如插秧机,2014年补贴5万元,2015年减少2万元,不升反降;机插秧育秧盘,2014年有补贴,2015年没补贴。因此,要确保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改变以往的“一年一政”。应确保补贴机具品目、补贴资金额度的稳定性,让农民吃上“定心丸”。要加大对高速插秧机和粮食烘干机等大型机具的购置补贴力度,让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享受更多政策实惠。

(2)继续推进“千社工程”建设。广大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强烈请求扩大合作社培建数量,延长培建时间,继续推进农机合作社培建。目前“千社”工程培建时间过短、数量过少,不能满足需求。如省政府在2014~2015年支持建设1000家合作社中,赫山2014年有10家获批,2015年申报15家,但农民要求支持建设合作社的呼声高涨。据测算,赫山需建农机专业合作社400多个,发展空间大。

(3)改善农机作业环境。多数农机大户和合作社反映,难以连片集中流转水田。所承包的水田当中,均多少存在“插花田”、“钉子田”,不利于机械化全程连续流水作业。同时农业基础差,全区水田间的机耕道,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大兴农田建设时的产物。近年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土整理项目,仅建有少量机耕道,其建设标准不高,难适应农机田间通过。田块间通行能力差,沟坝间通过性差,坡道边安全系数小,耽误机械转运时间,增加机械油耗,增加机械田间运行成本,严重影响农机安全通行及高效作业。建议:一是机耕道路建设归口农机部门组织管理,整合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按乡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加速推进机耕道建设。二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耕地连片集中流转,对“插花田”“、钉子田”可通过土地置换、代种代管、入股等多种方式解决。

(4)专项扶持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广大农机手反映,农机购置售后“三包”服务基本上能依规开展。随着农机具拥有量的增长,过“三包”期的农机具在春耕、双抢、秋收等作业旺季,难于得到及时维修,严重影响农时和农机作业效率。农机手冷卫国曾诉苦:2015年春插期间,其2台插秧机主轴断裂,如要厂家换轴需要7天;为抢农时,他请专业技术人员维修,到长沙和南县拆旧补新后才修好,也历时3天。少数农机厂家不配备或限量配置维修配件、易损件,大型农机具维修的现状是缺维修师傅、缺维修配件,加上农机维修季节性强、忙闲不匀,多数人不愿从事农机维修工作。因此,建议设立省级专项扶持计划,按农机合作社培建的运作方法,从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完善农机维修服务网络,解决农机维修难的问题。

(5)进一步畅通农机行业的融资渠道。农机生产企业多数为小型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目前,技改资金只扶持大中型企业,没有专项安排小型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生产企业难以通过融资实现升级转型。同样,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不能利用农机具进行抵押从金融部门获得贷款,并且农机行业贷款的利率高于电子等行业。进一步畅通农机行业的融资渠道:一是建议省级财政设立农机贷款贴息专项。对农机生产制造、销售流通、作业服务等经营者提供限额贴息贷款。二是督促农机抵押贷款政策落地生根。形成多银行承办、多资产(补贴机具、生产厂房、经营场地)抵押的贷款通道。三是加大农机生产企业技改资金扶持力度。对中小型农机生产企业,安排适当的技术升级改造资金,帮助其转型升级。

(6)加强基层农机队伍建设。目前农机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各乡镇只明确了1名农机专干,部分农机专干身兼多职,精力有限。随着近年农机拥有量大幅增加,农机安全宣传、监管、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操作等工作量急剧增加,乡镇农机管理人员力量跟不上。同时农机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包括专职农机操作手、农机维修技师和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等,现有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术型不多,农机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建议:一是在2015年年底完成乡镇撤并调整后,重新调整核定乡镇农机人员编制,确保小乡镇2人以上、大乡镇3人以上从事农机工作。二是督促贯彻落实《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落实农机培训和农机推广队伍机构和人员经费。三是加大对农机人员培训的支持力度。建议部省两级单列农机培训计划,在每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中,单独明确农机行业培训指标,对农机管理人员、乡村农机操作人员和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培训,提供培训项目经费支持。

(7)进一步优化政策提高经营者经济效益。农机化服务社会效益明显,但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主要原因是前期机具、设施投入资金多,农机投入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以高速插秧机为例,单台价格在12万~15万元,国家购置补贴50%、但最高不超过5万。若插秧机开展作业服务,只扣除直接成本油料费,3年内难以收回投资。建议进一步优化政策:一是对直接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给予“双补贴”,即按作业服务面积给予作业服务补贴和作业燃油补贴。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机购置补贴额度。三是适度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适度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

参考文献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杜江,王雅鹏农业经济2005-03-13

2、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及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的研究孙福田东北农业大学2004-04-01

浅谈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2.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

3.农业机械化发展论文

4.小议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论文

5.农业机械化论文

6.农业机械化毕业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