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解读新课标初中历史
导语:读史使人明智,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初中历史学科知识,希望您喜欢阅读:
2011年,教育部制定了初中历史新课标。 新课标的要求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新课标更体现了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 综合性等特性。
十年义务教育改革教师的变化 :一是,教学观念变,从原来的满堂灌到现在的新课改,教师上课的时间少了,大量的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由原来的教师主体变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变为主体。二是,教学方法变,教师没上一堂课,先给学生一个导学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学生解决。三是,课堂气氛变,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课堂活要了 ,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老师也轻松了。
在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我认为:
一、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三、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能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