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术的小故事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上自春秋战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有关武术成语故事、典故,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武”文化。有关武术的成语故事、典故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个成语和典故都有着深刻的含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武术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关于武术的小故事1、唐赛儿一掌退官差
唐赛儿,是明朝初期青州农民起义的女首领,生于武术世家,其父唐义好拳脚,武功非凡。因家境贫寒,赛儿一家靠卖艺为生。在长期的卖艺生涯中,赛儿跟随父亲学习了各种拳术、器械、擒拿术、点穴术及“铁砂掌”等硬气功,同时兼学兵法。由于唐赛儿天资聪慧,加上勤学苦练,不到十五岁就武艺超群了。
1419年寒冬的一天,大雪纷飞,一辆护送青州知县献给皇帝的贡品——“九龙御石”的大车驶向蒲台县的蒲关桥。车上桥时因地上结冰路滑,拉车的马一下子滑倒了,大车从桥上的拱坡向下滑去,眼看车尾将偏离方向,翻到桥下。押解车辆的官差大怒,飞起一脚把一个推车的农夫踹入车下当垫车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青年车夫迅速跑到车尾,用肩一扛,使大车斜向一边而倾翻,“轰”的一声,撞到了桥头的大石狮上,“九龙御石”也摔成两半,而民夫被救出来了。这时押解官差气急败坏,举起钢刀向青年砍去。说来话巧,恰好唐赛儿策马路过此地,见此险情,便府身随手抓起一把雪,扬手向押解官差掷去。只听“呀!”一声大叫,众人见押解官一手紧按两眼。
关于武术的小故事
原来掷来的雪,在唐赛儿抓雪到手的一刹那已将雪握成了坚实的两个雪球,正中押解官两眼,打得他两眼直冒金星。唐赛儿随即翻身下马,还未等押解官差睁眼已一个跃步站在押解官差面前。当官差看到用雪球打自己的人竟然是个婷婷女子,好不气恼,没想到堂堂一个押解官竟被一个女子所戏弄,扬起刀来向她砍去。唐赛儿未待钢刀落下,已飞脚将他踢个仰面朝天,刀也飞落在桥边。押解官倒确有些功夫,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又一个跨步欲取钢刀再逞凶。而未等他拾刀在手,唐赛儿已经脚踩刀身,冷笑一声:“还不滚,想找死!”押解官见状向差役大吼:“快给我抓住她!”唐赛儿指着石栏杆对围住她的差役说:“看你们的脖子硬还是石栏杆硬!”话声刚落,她便使出“铁砂掌”向石栏杆击去,只听“咔嚓”一声,石栏杆断为两截,同时她又用脚将钢刀挑起,右手接住钢刀一个弓步藏刀式,等着众官差上来送死。差役们见此情景吓得面如土色,慌忙逃窜。青年和民夫们感激唐赛儿的救命大恩,唐赛儿微微一笑:“杀贪官整污吏,是我应该做的,你们赶紧躲避一时吧!”便飞身上马,扬鞭而去。
关于武术的小故事2、元甲功自枣园出
霍元甲是清朝末期的一位武术家,不仅为我国武林界人士所敬仰,而且在国外也享有盛名。他曾在天津惊走俄国大力士,在上海吓跑美国力士奥匹音,还在日本武道馆技胜日武士,后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宏扬中华武术,截入了历史史册。然而霍元甲幼年时秉性谦良,体弱多病。其父认为他生性怯懦,不是练武的材料,因此,连祖传的“霍家拳”都不传授给他。那么,霍元甲的深奥武功是从哪里学来的?
霍元甲之父霍恩弟武艺超群,颇有名望。由于武林中的门派之争,所以对于祖传的绝招十分保守。霍恩弟秘密传授元甲的两个哥哥,要求十分严格,一招一式、一拳一脚,一丝不苟。因元甲生下来瘦小,且疾病不断,霍恩弟只准他读书、严禁习武。元甲对武功很感兴趣,父亲的做法大大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他暗中发誓一定要习武强身。于是,当父亲在后院教授哥哥武功时,元甲便爬在墙头上偷看,把招招式式牢记在心。霍家村西边有一片枣树林,里面是坟地,人迹罕至。元甲晚上便到枣园深处,细揣摩白天偷看到的招式,直到心领神会。如此日复一日,年夏一年,元甲既精通霍家拳,还果敢地探求名家拳法。
当时切磋武艺之风盛行,来霍家比武的人陆续不断。一天,一位高手来到霍家,要求领教霍家拳的威力,并非要决出高低不可。霍恩弟让二儿子与其比试。来者不善,招招使出“舍命招”来去胜,几招后二儿子已被击伤。霍亲自与其较技,果然难以取胜。这时只听“父亲稍歇,待孩儿与他比试”,话音刚落,霍元甲已跳入圈内。霍家父子大吃一惊,“这不是去送死吗?”说时迟那时快,霍元甲已与对手交上手了。做父亲的及两个哥哥全傻眼了,元甲的招术既像霍家拳又不同于霍家拳。他们还来不及细想,对手已只剩下招架之势,元甲直逼对手,使其无法出招,已是束手待毙了。但元甲点到为止,未下重手,来者感激不尽,止手服输并连连地赞道:“霍家拳名不虚传。”其实,霍元甲的霍家拳已有标新之术,连霍家父兄都深感出奇,经询问,元甲如实说出武艺练自枣园的经过。霍父感慨地说“少年不激不发,有志者事竟成”,此后,对他精心指导。元甲的得到点拨,又博览群书,深悟拳经,细究拳理,把其他门派中的招法也融进霍家拳,创出不拘一格,变幻莫测的“迷踪艺”这一有名的拳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