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gnp gnp指的是什么

2017-04-01

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那么你对gnp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什么是gnp。

gnp的历史沿革

进入90年代后,并用国民总收入GNI取代GNP,各国仅对外公布GDP与GNI数据,GNP数据已基本不再统计和发布。一般认为GNI就是GNP。

1994年,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共同颁布了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中,统计术语GNI取代GNP,国民总收入(GNI)即为原来所说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2001年,为保持与“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致性,世界银行变更了术语,NP被称为“国民总收入”或GNI。世界银行数据库(WDI)中的所有GNI数据都等同于GNP。根据定义,当前(名义)价格GNI等于GNP。不变(实际)价格GNI等于GNP加上贸易条件调整。WDI 只发布当年价格GNI,因为没有完整和可靠的不变价格GNI数据。当前价格GNI测算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创造的总增加值,包括GDP和来自非居民途径的初级收入的净收入(员工薪酬和财产收入)。世界银行为进行分析而使用以美元为单位的人均GNI来对不同国家加以分类,并确定其借款资格。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通用公布系统(GDDS)的要求,中国在2003年开始采用1993SNA的标准称谓,统计"术语"GNP改用GNI,两数据的统计口径基本一致。

gnp的优点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没有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因而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第二,它不仅计入了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而且也计入了所有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因而反映了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科学技术、金融等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gnp的缺点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的缺陷是:

第一,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第二,不能反应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第三,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第四,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五,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gnp的计算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从理论上说,上述3种方式最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国际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通行方法为FPA,并将它得出的数据作为标准。

计算公式:Q1·P1+Q2·P2+……+Qn·Pn = 国民生产总值

Q代表各种劳务与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即不包括生产各环节中重复计算的部分。

P代表劳务与最终产品的价格。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