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公民教育论文,公民素质教育论文

2017-03-06

公民教育是当前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公民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公民教育论文篇一

大学生公民教育探讨

摘 要:大学生群体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人”群体,属于精英型的少数人群体,其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无疑需要承担起其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人民以及对于历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起主导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就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现状、原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教育;现状;原因;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287-01

1 大学生公民教育开展的基本现状

由于我们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在市场经济新时期没有及时转变到公民教育上来,因此,公民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开展才刚刚起步,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也存在着被忽视、被弱化的情况。在此,作者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概述如下:

第一,在教育内容中,过于重视政治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的内容。这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公民教育理论谈得很多,但操作过程无本可循;忽视对公民个体价值、对公民民主与法治观念的培育,结果可能是在公民教育的旗帜下,继续不断地培养传统的臣民。因此今天仍旧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公民角色意识淡薄,对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身份与资格的意识与觉悟较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第二,在教育途径上,重视传统的课堂灌输,忽略校园中其他的教育途径。传统的课堂教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但是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公民行为习惯的养成仅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是完全不够的,更多的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如果公民教育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层面而没有付诸实践,就会让学生认为枯燥乏味,容易有逆反心理。只有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在教育环境中,重视外在形式和静态的教育,忽视在各种具体变化的活动和日常行为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当前问题突出表现为优良道德的缺失和“法治”思想的不够健全,导致大学生对常态规范的漠视,同时规范只强调自律而忽视规范的他律作用,在公共场合经常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表现出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应有的高尚道德和法律意识,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

2 大学生公民教育缺失的原因

2.1 我国传统公民教育的缺失

导致现在大学生公民教育现状的历史根源是社会的公民主体地位尚未建构起来,社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氛围。中国历史上强烈的臣民文化和官本位文化抑制了社会公共空间和公民的主体地位。公民文化的缺失,其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公民主体意识薄弱,而只有确立了公民的主体地位,公民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才会对社会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在当前,虽然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唤醒了大众的民主、平等、参与、竞争、责任等现代公民意识,但从总体来看,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民族的关系、个人与阶级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与政府的关系还很不清晰,所有的关系正处在擅变之中。公民个人的主体地位并未落实,公民文化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急需加强。

2.2 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大学生角色的职业化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采取了一种职业教育的取向。其表现是:第一,高校以社会的职业分工做为学科设置的基本依据,实行全面而细致的专业分化;第二,高等教育以培养一种能够谋得良好社会职业并胜任一定社会职业的学生为基本目标在这种制度结构下,国家按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的基本方针,将社会的职业需要作为基本依据,在国家创办和主导的高等学校中以“量身定制”的方式培养学生。但是,无论是从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方面来说,大学生这样的一个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这样的社会群体无疑需要承担起其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人民以及对于历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起主导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为此,也就需要具备其能够承担这个责任和履行这个使命的知识素养、社会素养和道德素养。

2.3 大学生对自身公民角色认知与公民角色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造成这一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因素:一是我国的公民角色规范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二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法治化程度不高。个体扮演每一社会角色可分为三个阶段:角色占有阶段、角色认知阶段和角色实践阶段。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挤掉了公民教育,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中没有较好地处

理好“实然道德与应然道德”,“基础文明与高度文明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我国公民的角色规范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社会的法治化所存在的不足,则使得大学生的公民角色评价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强化效应,因为伴随着网络时代的真实来临和高校学生上网条件的日趋便利,当代大学生对于新信息的接受能力早已是今非昔比,而网络环境对于社会事件报道的自由度甚至是随意度更是增强了这种负面的强化效应。

3 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

要真正开展好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活动,应认识并做到以下三点:

3.1 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

实际上,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环节还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取精去糟以及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2 倡导一种道德本位的高等教育理念

在高等学校提升公民教育的地位,有必要确立一种道德本位的高等教育理念。在早期的教育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道德与知识是融为一体的,古希腊柏拉图就倡导一种“知识即美德”或“美德即知识”的理念,而我国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体系中,“德行”从来就包含在其知识体系之中。只是到了近代,科技革命带来了工具理性的盛行,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当代社会,高等教育中的工具主义倾向已经十分明显,重技艺、轻德行的问题已经渗透到了当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倡导一种道德本位的高等教育理念,突出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道德优先战略,以引领我国社会的道德改良及社会发展。

3.3 抓好学生校内与校外的社会实践环节

随着“学分制”与“学生自主选课”等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大学生校内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获得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而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调查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是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其中,参与社团在大学生公民教育中最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各项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培养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发现、获取、认同以及内化公民角色行为规范。

总之,公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公民,而大学生公民教育平台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创造性地挖掘和搭建,使之充分发挥培养优秀公民与和谐社会先进群体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 2000-06-28.

[2]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顾成敏.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小学生公民教育论文篇二

大学生公民教育探讨

摘 要:大学生群体是一种特定的“ 社会人”群体,属于精英型的少数人群体,其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无疑需要承担起其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人民以及对于 历史 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起主导社会进步、引领社会 发展 的使命。就大学生公民 教育 的现状、原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教育;现状;原因;途径

1 大学生公民教育开展的基本现状

由于我们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思想 政治 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 工作重在市场 经济 新时期没有及时转变到公民教育上来,因此,公民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开展才刚刚起步,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也存在着被忽视、被弱化的情况。在此,作者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概述如下:

第一,在教育内容中,过于重视政治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的内容。这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公民教育理论谈得很多,但操作过程无本可循;忽视对公民个体价值、对公民民主与法治观念的培育,结果可能是在公民教育的旗帜下,继续不断地培养传统的臣民。因此今天仍旧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公民角色意识淡薄,对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身份与资格的意识与觉悟较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第二,在教育途径上,重视传统的课堂灌输,忽略校园中其他的教育途径。传统的课堂教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但是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公民行为习惯的养成仅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是完全不够的,更多的要在具体的 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如果公民教育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层面而没有付诸实践,就会让学生认为枯燥乏味,容易有逆反 心理。只有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在教育 环境中,重视外在形式和静态的教育,忽视在各种具体变化的活动和日常行为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当前问题突出表现为优良道德的缺失和“法治”思想的不够健全,导致大学生对常态规范的漠视,同时规范只强调自律而忽视规范的他律作用,在公共场合经常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表现出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所应有的高尚道德和 法律 意识,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

2 大学生公民教育缺失的原因

2.1 我国传统公民教育的缺失

导致现在大学生公民教育现状的历史根源是社会的公民主体地位尚未建构起来,社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氛围。 中国 历史上强烈的臣民 文化和官本位文化抑制了社会公共空间和公民的主体地位。公民文化的缺失,其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公民主体意识薄弱,而只有确立了公民的主体地位,公民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才会对社会有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感。在当前,虽然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唤醒了大众的民主、平等、参与、竞争、责任等 现代 公民意识,但从总体来看,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与民族的关系、个人与阶级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个人与政府的关系还很不清晰,所有的关系正处在擅变之中。公民个人的主体地位并未落实,公民文化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急需加强。

2.2 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大学生角色的 职业化倾向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采取了一种职业教育的取向。其表现是:第一,高校以社会的职业分工做为学科设置的基本依据,实行全面而细致的专业分化;第二,高等教育以培养一种能够谋得良好社会职业并胜任一定社会职业的学生为基本目标在这种制度结构下,国家按照“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的基本方针,将社会的职业需要作为基本依据,在国家创办和主导的高等学校中以“量身定制”的方式培养学生。但是,无论是从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方面来说,大学生这样的一个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这样的社会群体无疑需要承担起其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人民以及对于历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起主导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为此,也就需要具备其能够承担这个责任和履行这个使命的知识素养、社会素养和道德素养。

2.3 大学生对自身公民角色认知与公民角色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造成这一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因素:一是我国的公民角色规范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二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法治化程度不高。个体扮演每一社会角色可分为三个阶段:角色占有阶段、角色认知阶段和角色实践阶段。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以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挤掉了公民教育,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中没有较好地处

理好“实然道德与应然道德”,“基础文明与高度文明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我国公民的角色规范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社会的法治化所存在的不足,则使得大学生的公民角色评价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强化效应,因为伴随着 网络 时代的真实来临和高校学生上网条件的日趋便利,当代大学生对于新信息的接受能力早已是今非昔比,而网络环境对于社会事件报道的自由度甚至是随意度更是增强了这种负面的强化效应。 3 大学生公民 教育 的主要途径

要真正开展好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教育活动,应认识并做到以下三点:

3.1 弘扬传统 文化,丰富教育内容

实际上,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我国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环节还在于能否真正地对 中国 传统文化的取精去糟以及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 报告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 经济 和 政治 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2 倡导一种道德本位的高等教育理念

在高等学校提升公民教育的地位,有必要确立一种道德本位的高等教育理念。在早期的教育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道德与知识是融为一体的,古希腊柏拉图就倡导一种“知识即美德”或“美德即知识”的理念,而我国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体系中,“德行”从来就包含在其知识体系之中。只是到了近代,科技革命带来了工具理性的盛行,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教育的价值取向和 发展 模式。特别是在当代 社会,高等教育中的工具主义倾向已经十分明显,重技艺、轻德行的问题已经渗透到了当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过程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倡导一种道德本位的高等教育理念,突出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道德优先战略,以引领我国社会的道德改良及社会发展。

3.3 抓好学生校内与校外的社会 实践环节

随着“学分制”与“学生自主选课”等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大学生校内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获得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而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调查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是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其中,参与社团在大学生公民教育中最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各项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培养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发现、获取、认同以及内化公民角色行为规范。

总之,公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公民,而大学生公民教育平台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创造性地挖掘和搭建,使之充分发挥培养优秀公民与和谐社会先进群体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 文献

[1]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 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 2000-06-28.

[2]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顾成敏.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小学生公民教育论文篇三

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状况浅析

摘 要: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世界文明的推进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肇始于西方世界的公民教育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关键历史节点的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迫切需要文化的复兴、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国民道德人格的优化,而这都与公民素质息息相关。尽管香港的公民教育也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但毋庸置疑的是,香港的公民教育无论在理念、目标、过程还是在效果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香港社会高水平公民的素质历来为人们称道。

关键词:香港;小学公民教育

一、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的历史变迁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于1841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直到1997年,香港才回归到祖国大陆的怀抱。在长达156年之间,香港一直接受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接受的是殖民教育。此时的香港不存在公民教育,是一种疏离政治的子民教育。随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形势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其依据就是香港政府于1985年和1996年颁布了《香港公民教育指引》。通过对香港地区学校公民教育发展历程的考察,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而小学公民教育作为其组成部分,也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

(一)1985年以前殖民教育期公民教育的状况

殖民地时期,香港政府深受英国公民教育传统的影响,当时香港地区在学校德育和公民教育的涉足很少。处在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其政府对“香港子民”推行的教育,都具有其特殊的殖民性。因此,在英殖民政权统治下,香港教育极力灌输英国的意识形态,杜绝公民的国家观念。

(二)1985年至1996年转型期公民教育的状况

进入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政治环境出现了重大的改变。中英两国于1984年就香港主权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并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该声明的签署为香港公民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转机,香港从此进去了过渡时期。为了适应这一时期,香港教育署颁布了1985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和1996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

(三)1997年以后调整期公民教育的状况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到了祖国怀抱,这是香港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自此香港公民教育也翻开了新的篇章。九七回归之前,香港公民教育是疏离的子民式教育,回归之后,香港不再是一个殖民地,而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此时的香港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其公民教育开始冲破了殖民统治的种种束缚,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了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从此,公民教育在香港教育领域获得了有条不紊的发展。

二、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的教育目标

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确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完善。具体来看,香港教育署1985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96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中都提出了各自的公民教育目标。分析总结一下香港公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1.关注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1985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明确指出了公民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其宗旨主要集中在引导学生关注政府工作,加深对民主社会的了解,同时培养自身的社交能力,并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再者就是养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认识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2.注重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任何教育的首要目标都是人的培养。透过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同样也是香港公民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

3.立志将小学生培养成世界公民

当今社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处在国际经济、文化、金融中心的香港,其国际化程度也是与日俱增。身处其中的香港公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追求与国际接轨,这就需要适应该发展情形的高素质公民。

(二)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设置

香港公民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能灵活地根据具体的实践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和变革,近年来在课程改革中的变化尤其明显。1985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明确提出了以正规的学校课程为主要方式,以非正规课程为辅助方式,利用跨学科等一切方式来开展学校公民教育。同时,非常注重隐性课程的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中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多种途径来开展公民教育。

(三)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的教材及其内容

香港的公民教育课程及教材呈现多元化特征,总体来说,香港小学公民教育的教材呈现以下特点:

1.范畴上“由近及远”的全面性

香港公民教育的教学内容范畴既涉及本土环境,又辐射国际环境,主要包括家庭、邻里社会、地区社会、国家民族社会和国际社会。其中,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熏陶是最初的,也是影响深远的,儿童对家庭的依恋和归属可以延展到他所生长的社区,从而有可能上升到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

2.编排上“螺旋递进”的合理性

香港社会公民教育的教材在编排上具有自身的特色,主要体现为螺旋递进式编排。其内容的编排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学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差异,利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同的学段编排了不同的内容。

(四)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的教育方式

学习方式和途径的选择向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于知识学习本身,公民教育的学习目的并不在于求知,而是公民基本素质的养成。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香港政府采取了多种途径。其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举办了一系列辩论赛、竞技赛、作品展览等等。这既是对公民教育自身特点的诠释,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公民教育被落实到实处。香港主张公民学习需要课堂和活动同时进行,正规和非正规课程协调互补,强调渗透综合和跨学科的公民教育计划。

三、总结

香港地区小学公民教育在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这在香港教育发展历史上是空前的。其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完善、途径多样、方式灵活、效果显著。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遭受了某些非议,但我们无法忽略其体系的全面和实施的可行性。香港公民教育无论从目标设定、内容界定,还是其推行措施,亦或者其可利用资源的广泛性以及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都体现了其在政策层面和推行模式上的成熟与完整。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议会.学校公民教育指引.香港:香港教育署,1996.

[5]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有关小学生公民教育论文推荐:

1.浅谈公民教育相关论文

2.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3.浅谈小学生的赏识教育论文

4.有关公民素质教育的论文

5.小学生校外教育论文

6.浅谈小学生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7.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