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

2017-06-08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它既能完善心理学及教育学的研究理论,又能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篇一

《中学生学习惰性心理成因分析》

【摘 要】当代的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不知定位自己,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徘徊中就容易选择安逸的生活,对学习没有兴趣,产生一种学习上的惰性心理,中学生学习惰性心理受到所在的学校、教师、家庭、个人四方面的影响,对其进行清醒的认识,有利于教师更好的教学,学生获得更好学习效果。

【关键词】惰性;学习惰性;成因

惰性就是指就是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惰性就是指一种在获得学习结果的过程中,以一种消极负面的态度来对待,或者自动延迟,逃避推脱获得学习结果的一种心理现象。

夸美纽斯说惰性是获得一切美好事情的障碍,只有根除学校里的惰性,学校才能发挥它应有的职能,才能培养出人才。与惰性联系在一起的是:(1)逃避工作,推脱所给的工作;(2)没精打采的,冷漠地完成工作,就算了事;(3)工作漫不经心或半途而废。[1]也许夸美纽斯的惰性观可能不能解决当今中国中学生惰性的问题,但是他的惰性观所涉及的方面却不失为一个很好地分析视角。

一、学校原因

(一)目标教育的缺失

怀特海认为教育改革的第一个要求应该是把学校看作一个单位,有它自己被批准的课程,这个课程建立在它自己的需要上,有它自己的老师来制订,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从一种形式主义坠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堆无活力的概念坠入另一堆无活力的概念。

当今的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中学由于背负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其他的一切课程设置都以中考,高考为主,可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原有的发展水平,繁杂而高难度的灌输知识的形式使得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进而便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厌学的态度,消极对待,不求上进,这都是目标教育缺失导致的结果。我国是一个职业教育急需要提升的国家,各行各业都需要适用的技术人才,如果合理的设置目标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择校道路,也许他们就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和职业进行努力学习了。

(二)课程内容的非结构化

皮亚杰认为儿童不同发展阶段他的认知特点是不同的,要想使儿童得到好的发展,教他书本知识时就必须以他的认知特点为基础,不可超越阶段,不然就会适得其反,使儿童很厌烦,失去兴趣。布鲁纳基于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提出:儿童认知世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课程的编制就是按照这个特定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2]

内容的非结构化是指,在给儿童进行学习知道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情况。而农村、乡镇或者城市都是用以城市学生为基础的教材,农村中学生由于接受的知识面相对窄或者经历事情少,使得他难以理解这些知识,从而导致对自己能力或者智力水平的低估,以为自己就是不如别人,再加上老师唯成绩来论优劣学生,所以导致中学生自暴自弃,对学习失去信心,不积极产生了学习惰性的心理。

(三)课程内容的应试性

应试性就是指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就是以应对中考高考的考试为主,失去了它的实用性。在怀特海看来,为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彻底改革,把教育从无活力的概念的影响下解放出来,充实以既能反映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又能培养学生心智,发展理解能力的教育内容。[3]

现在的中学老师的评优和学校的排位都是依靠学校的高考升学率来决定的,家长的择校也同样把升学率作为一个关键的参考因素,决定了学校教师的教学就必须以高考为指导,就导致课程的内容就是有很大的应试性,对于某些学生来说课程内容设置适合他们达到考试的目的,但对于那些根本没有能力在高考的道路上获胜的人来说这些课程无疑是没有任何趣味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不适合高考的学生自然就在日常的文化课学习中成绩退后,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便习惯了被忽视,形成了一种惰性心理。

二、教师原因

(一)教师教学结构的不清晰性

教师的教学应该是建立在清晰地结构设置上的,而事实上,有很多新任教师由于岗前培训的缺失,或者经验的不足,往往不能够在课堂上把所教的知识进行结构性设置。

布鲁纳认为,教师在某课的讲授中没有弄清其基本的结构脉络的话,他的教学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使学生要从已经学得的知识推广到他后来碰到的问题,是非常的困难的:另一种结果是不能达到掌握一般原理的学习,从激发智慧来说,不大有效果,使获得的知识不能在超越原来学习情境的思维中运用;还有一种就是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4]这种结构理论恰恰反映了现实中某些不和谐结构的教学设计。

在平常,如果一个孩子在初中毕业以后准备走向工作岗位,他完全感受不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给他带来的便利性,无论在知识的运用上还是做人的品质上,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农村学生,他们总是把义务教育作为一种任务来完成,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显示出不同层次的惰性心理,与没有上过中学的人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让人辨别出其差别来,所以就会在社会中流行读书无用论即读书不能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谬论。

(二)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不融洽

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五章这样说道:“对于一个人,我们可以说,不管他因犯了罪恶以致损害的多么厉害,依靠上帝的仁慈,利用某些方法,他说仍旧可以恢复和谐的。”也许这句话太过绝对了,但是它恰恰体现出来老师在师生人际关系所充当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优秀的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己出,平易近人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修养来赢得在学生中的威信,而不是无止境的布置作业、惩罚、责骂,这样才会使学生展现一种积极地学习状态,乐观的学习情境,从而更加勤奋努力。

一个永远无法让学生从心里尊重崇拜的老师,让学生害怕与他相处,在课堂上表现消极沉闷,选择在学习上和生活上远离这位教师,换言之,也就是不勤奋学习,懒散不积极,被动的学习生硬的无法理解的知识,导致放弃了这门课程。

(三)教师教学问题的不合理设置

维果茨基说:“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教学就是不断的将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创造者显得最近发展区。”[5]

现在的中学一般来说都是大班授课的形式,教师会青睐比较优秀的人,但是教师的职业具有其特殊性,我们的教育活动不是职场上的优胜劣汰,而是尽最大努力的提高所有人的认知水平,但很多教师忽略了这点。他们的专业素质被升学率所主导,对教学问题的设置就像是公司招聘一样,只对某些人开放,其他人都只是观众,导致成绩差的学生就以为是被老师放弃的学生,随意支配自己的上课时间。另外,在老师提问环节,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问题的设置完全没有任何难度,要是这样子的话,学生觉得老师的问题好没有回答的价值,这两种极端的现象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惰性心理,优秀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再好好学了,成绩不好的学生的觉得再学不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三、家庭原因

(一)父母的不合理管教

在夸美纽斯说:“树木刚一出生成便长出日后成为主干的嫩枝,在这最初的学校里面,我们必须把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具备的全部知识的种子播种到他身上。”[6]这里最初的学校毋庸置疑的是说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首先开始学习的地方,青少年的某些性格或者是乐趣都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父母的不合理管教主要体现在,父母的教育理念不一致,这就会使得孩子不知道去听谁的意见,从谁那里得到行为的肯定;而物质的肯定在心理学家格思里看来也是不可取的。夸美纽斯认为,“学习本身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过程,形成刺激――反应连结只需暂时的接近就足够了,无需求助于强化或者奖励。奖励本身并不能起到加强行为的作用,奖励仅仅是急剧地改变了有机体在反应发生之后的整个刺激模式,从而保护了行为使之不至于对相同的刺激形成新的连结。”[7]也就是说孩子取的成绩的话,不应该用绝对的物质来奖励,因为物质具有很大的比较性,如果不能一次比一次好的话,那么对于某些孩子来说,不能持之以恒的物质奖励便会成为孩子学习心理惰性的最好借口。

(二)家庭关系不和谐

不和谐表现在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的变故,父母与子女交流的缺乏,孩子对于家庭关系的感觉是很敏感的,如果家庭不和谐,孩子就没有归属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造成了孩子与家庭的沟通障碍,进而父母也就无法根据子女内心的需求给予关心、支持,无法做到督导和鼓励,扭曲了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应有的功能。

家庭不和谐的中学生就会认为自己在父母面前已经得不到应有心理沟通和关爱,表现出来一种自卑感,消极遁世。若这种消极的行为无法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关注,那孩子一定会寻找他心中适合自己的地方,从那里找到所谓的自尊,这样孩子就会失去方向走向弯路,对于自己文化知识的学习来说更是极端的消极行为,产生一种对于学习上的惰性心理,而且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父母的过度比较

所谓的过度比较是指父母过度的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进而对孩子提出自己认为适合他发展的过高的期望。也许有人觉得有比较才有进步,这是有道理的,但是凡事都应该有“度”,如果超过这个度的界限,那么往往适得其反。在陈鹤琴看来,“无论大人小孩都是有羞恶之心的,除了有神经病的成人或年纪太小的小孩以外大多小孩子尤喜欢顾全面子。”[8]

父母的这种过度比较就会让孩子有一种固定的心理,他认为自己在别人眼里已经不是优秀的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是白费,那么努力就没有用了,此时就会享乐主义作祟,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错误的意识,产生惰性心理。

四、学生方面

(一)自我意识不明确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身、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尊是最重要的内容。中学生是从小学生阶段发展而来的,一部分中学生来说,还不能正确的意识到,中学和小学的区别,无法从小学生的角色里出来,这样便无法达到清晰地自我意识。[9]

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便无法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学习任务一个努力的动机,如果这样的情况无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反省和改正,那么一定会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在所学课程中表现出一种应付的形式,根本不用心,拖延自己的作业,不与老师同学沟通,不期待所谓的学习成绩,进而就会导致学习惰性的滋生。

(二)意志薄弱,规划性学习缺乏

中学生是处在意志薄弱的关键期,具有一种好动的天性,但是静坐时的传统教学形式束缚了他们的这种天性,所以部分中学生是在学习中挣扎,无法自主规划学习时间,自主无法掌握繁杂的知识体系,每一个阶段知识的增加,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都是负担,不科学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无法感受学习的快乐,枯燥而乏味的理论,使得他们应接不暇,当他们这种承受的能力达到极限的时候,这些中学生便出现一些学习的惰性心理,自甘堕落。

(三)习得性无力感

塞利格曼认为,习得性无力感就是指一种通过某种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会给以后学习带来消极影响的特殊心理状态,它使动机水平下降。这也是导致中学生学习惰性心理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日常生活中孩子都会无意识的积累学习的经验,老师们的态度也会在他们的心理留下印记,这对中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若不能在第一时间洞察到学生的心理变化,那么不经意或者老师认为无所谓的言语就会对中学生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学习,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在老师那里得到肯定的话,都无法将努力体现到分数上的话,那么习得性无力感就会出现,这也是学习惰性心理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1]任钟印选编,任宝祥等译.夸美纽斯教育论选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07.

[2][3][4]张人杰,王卫东主编.20世纪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513.89.501.

[5]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93.

[6]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5:207.

[7]林崇德主编,冯忠良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1.

[8]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61.

[9]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9:5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学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