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2017-06-17

近年来银行安全保卫工作得到了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安全教育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银行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篇1

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而言,不光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也应具备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这次培训重点介绍了安全防范的基本概念;安全防范系统的构成;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自助银行安全管理以及安全防范检查的重点工作。培训通过视频案例和现场演示等方式,具体介绍了安全防范的工作细节。通过学习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对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对我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首先,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物防”、“技防”是保障,但关键还在于“人防”。因此,要加强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要经常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安全防范教育,引导员工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提高员工的法纪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要积极做好一线员工的防不法侵害、防治安事故、防安全事故、防突发事件的培训,制定和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开展小区金融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提高员工识别不法行为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努力提升全行安全防范整体水平和综合防范能力。

其次,安全防范工作必须要“防患于未然”,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真正建立起预防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的长效防御

机制,使防范工作走在各项工作的前面,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对各类风险点要心中有数,对外部治安环境形势要有准确的判断。要结合工作实际,根据不同情形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要组织好相关预案的演练工作,使员工真正掌握预案的流程、要点和防范手段,确保应急预案真正发挥作用。

最后,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小区金融从业者一定要认认真真履行岗位职责,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果没有工作责任心,即使再有学识,再有能力,也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所以,要做好安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问题,工作人员必须切实增强责任心,认真履行安全防范工作岗位职责。

银行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篇2

作为伊宁银行从业人员,防范风险时刻能不松懈,它时刻和我们的人身安生企业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风险防范是银行每时每刻都存在的话题,每个柜员都必须深刻的认识银行存在的风险和防范风险发生的方法。

时刻牢记《邮政金融资金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邮政金融资金案件责任查究规定》,《邮政金融资金安全检查规定》三个规定。

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执行力必须坚决果断,业务流程必须熟练掌握,风险防范必须牢记心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防范案件风险之目的,才能把我们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三个规定”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空话。看到案例中天水储蓄所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未随手关闭安全门,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才造就了这一惨案的发生。有章不循,违规操作,检查不细,无数案件、事故、教训,都反应出不执行规章制度,才导致一不法分子有机会钻空子,从而给自身生命安全,企业资金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凭空想象出来产物,而是在经历过许许多多实际工作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只有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已的权益和维护广大客户的权益能力。

通过此次安全教育学习,识别和控制各种风险能力增强,积极规范操作行为和消除风险隐患。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学习,对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有了近一步的认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时刻提醒自己多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因为只有安全了,才能使宝贵的生命不受到伤害,使生活充满欢乐、更加美好。

银行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篇3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犯罪案件频发,特别是暴力犯罪凸显且居高 不下。金融犯罪形式的层出不穷与犯罪分子手段的残忍,对银行的安 全保卫与内控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银行安保形 势,我行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组织全行员工学习银行安全防范知识 与开展防抢、防盗演练。通过学习与演练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确合理的安保措施是保证资金与人 员安全的有效屏障。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教 育,提高员工的警惕性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重要性;还有我们应当 深刻认识到,建立与完善安保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的必要性。只有做 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才能建立起一道有效的安全保护 网。纵观金融案件的发生,尽管形式各异,但追究原因归结为一点, 主要制度缺失,管理缺位。主要反映在以几个方面: 一是防患意识不强,忽视管理。大部分银行注重业务发展,忽视 了安全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基层银行,效益 第一,任务至上,仅注重主要业务指标的考核,不重视内部管理,忽 视安全教育,淡化责任意识,为数不多的警示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 甚至欺上瞒下或走过场式的敷衍学习。

二是法律意识较差, 疏于教育。

银行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最基层,长期以来,规范 化、 制度化的思想教育开展不够, 员工重视实际, 视思想教育为形式、 为空谈,思想教育无意义。久而久之,员工思想道德水准下降、法律 法规观念淡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能力差,大多凭个人的 良知做工作,谈不上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稽核力度较弱,监 督不足。一方面稽核检查力量相对薄弱,对银行点多、面广、线长和 客观上难以全面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稽核检查人员有的 责任心差,原则性不强,稽核检查图形式,走过场,该发现的问题没 有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罚,而是大事化 小、小事化无。有些事情虽然发现了,也下达了整改通知,但对落实 情况没做进一步的督促检查,使问题越积越大,最后导致发生重大经 济案件。 通过学习,特别是对案件的深入剖析,我认为,要在银行系统减 少案件的发生,使防控机制行之有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当然,银行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林林 总总,不可谓不全,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好多制度在许多员工看 来只是墙上的制度, 并没有很好的予以落实, 规范自已的行为。

但是, 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虽然制度不是万能 的,但是制度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我们更要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 力,堵塞管理漏洞,促使制度覆盖到业务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 个层面是十分重要的。一切要用制度落实责任,用制度说话。第一, 每位员工首先要强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不再是凭“经验”操作。 要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不再是惟命是从。要树立内部控制 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己不劳心。有了良好 的制度,更要有一批执行制度的人予以落实,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要加强各项内控制度落实情况的后续跟踪和监督工作,对于严 重违反内控制度的要严厉予以处理, 要让每一位违章违纪的员工付出 沉重的代价,让其有切身之痛,严重的更应清理出银行队伍。 其次要加强防范机制完。

机制漏洞是各项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因 素。每一件有内部员工参与的案件背后,无不有作案人长期处心积虑 的身影,他们正是利用了工作机制上存在的一些漏洞,精心准备,伺 机作案。我们要通过工作机制的转变,来防范案件的发生。做到密切 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将各种诱发案件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比如, 在工作机制方面,可以以制度化的形式进行岗位轮换,以制度化的形 式做好稽核监察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员工的培训工作等等,避 免员工在同一岗位长期工作带来的负面效应, 避免因熟知了监管漏洞 而产生的犯罪诱惑。要以制度化的形式作好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第三,要加强风险教育管理。要树立全员风险意识,突出防范重 点。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职工都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稍有不慎 就会形成损失,酿成风险。所以要把案件防控治理和完成业务经营目 标结合起来,把风险案件专项案件治理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 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提高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第四,要加强安防软环境营造。一要关心员工的疾苦,解决员工 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困难,解决一线员工诸如中午吃不上热饭,饭后 得不到休息等柜员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一门心思干工作,满腔热情 搞服务。二要提高员工收入。事实充分证明员工的收入高低与案件发 生频率有很大的关系,员工的收入高、工作稳定、无后顾之忧的单位 和行业,其案发率就低些或为零。增加员工收入水平,起码能够保持 与物价指数涨幅持平,使低收入员工无后顾之忧,精心工作,自觉抵 制任何形式的违规。三要倾听员工的心声,关注员工思想变化。各级 领导要到基层充分与每个员工广泛接触, 善于用领导的艺术和方法使 他们把内心的、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以利于掌握思想动向,注意疏导 和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活、学习、工作困难和矛盾,及他们所关 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化消极为积极。 第五,要加强防控意识教育。进一步提高防控意识。要加大学习 教育力度,通过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来增强学习效果,让制 度规定等合规文化在员工中熟记于脑, 烂记于心, 不断提高防控意识。

要让员工在教育中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居安思危,善于从平静中发 现暗潮潜流, 将案件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起始阶段, 做到自我警觉, 自我防堵,自我保护,自我提高。进一步提高内控执行力。要从案例 教育、制度学习、业务操作、检查和被检查及问题的发现、整改等过 程中,全面加强内控执行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员内控执行能力。要 高度重视抓好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发现苗头性问题和隐患,对查出的 违规问题强力整改、从重追究、从严惩处,时刻保持高压态势,要达 到使每一个微小的违规都能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 从根本上消除违规 现象。银行安全是银行业务迅猛发展的基石,共同筑牢我行安全防范 屏障,是为我行业务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