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者练不好太极拳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太极拳在中国的越来越流行,很多人都开始练习太极拳,很多业余的太极拳爱好者,在锻炼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练不好太极拳,就会选择放弃,那么业余者练不好太极拳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业余人员练不好太极拳的原因
现在,太极拳 随着推广开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接受和喜爱,很多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始练太极。然而,其中就有不少的人在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练不好就放弃不练了。为什么业余练习练不好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
业余练太极的人,一般开始的时候是抱着对太极拳的喜爱来练习的,多数是自己看碟或者视频教材练习,也有的是跟着公园里的练习着一起练。这样的话,在没有教练现场进行系统的太极知识讲解和及时指导纠错的情况下,很难把握太极的要领,可能练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连基本功都没有练好。
二、定力不足,朝三暮四
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是多数业余练习太极的人的一个通病。这种人通常是追着时尚跟潮流,今天看太极拳很热门就开始练太极,明天看跆拳道热火就去练习跆拳道,后天看了《叶问》又成了咏春拳的粉丝,总之就是什么热门练什么,什么流行追什么,而不是专心钻研练习一门功夫。其实任何一门功夫要达到精通的地步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像这样没有定力、朝三暮四最后只会导致一样都学不好,一门都不精通,随着兴趣的转移从而放弃练习。
三、怕苦怕累,缺乏恒心
练太极想要达到一定高度的境界,肯定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功夫都是在劳累和汗水中积累出来的,肯定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和恒心,如果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怕苦怕累,半途而废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期望过高,急于求成
有一部分的练习者应该说是有决心进行练习而且付诸行动的,但他们练不好的原因就在一个“急”字上面。对自己期望过高,练了没多少时间就想迅速提升达到某个高度,急于求成。刚开始练习就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结果很容易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受不了了就自然停下来了。正所谓希望越大就会失望越大,急于求成注定会失败。练习太极拳是要讲究方法和原则的,循序渐进是一个重要原则,这一招一式练好了再进行一个招式的练习,慢慢推进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的。
以上可以说是业余练习太极拳练不好的最有代表性的四个误区,想要开始进行训练和正在进行训练的朋友可以看看,避免进入这些误区,希望大家在自我练习中能够掌握要领获得成功。当然,若是有条件的,可以去专业的武术会馆进行培训,有了专业的指导,这样练习的效果必然是更好的!
太极拳的特点
(一) 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二) 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三) 圆活自然
(四) 协调完整
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
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怎样自学太极拳
依靠书本自学太极拳,较之从师的身传口授,虽有其困难的一面。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是书本这位师傅,学者可坐在家中,随请随到,少麻烦,也不需书钱以外的什么花费;其次是学习时间与进度,可由自己自由掌握,不被动;再次是国家出版的这类书籍,无论是理论的阐述或动作图解的绘制与说明,都是根据第一手资料来的,不会因多代传授而或多或少走样,其正确性无疑。但什么事情都是开头难。摸出了门路,掌握了其规律,就不难了。
自学太极拳的方法,根据我的经验,主要有下列几点,谨供自学者参考。
1.先学比较简易的套路。
例如《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或拙编《原地十三式太极拳》。这十三式比较简单易学,练习时,一般不受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虽简单,但由于是从传统太极拳中精选出来,合理组合编成的,太极拳本色未动,既有明显的传统太极拳共性,也有明显的组编后的特色。
2.要重视其理论的学习和其内功的锻炼。
初学时,为了减少入门的难度,可以不顾内功,按照动作说明文字与图像,依样画葫芦地学,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动作大致像样了,就要逐渐领会和掌握其内功,例如精神内敛,心情宁静专一的指挥动作、深长匀缓的腹式呼吸、全身肌筋骨节尽量放松以及意、气、劲的调练等,逐渐进入内外统一的练习。
太极拳是内功拳,古典拳论中指出:“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而在内”。其内外关系是:“意气君来骨肉臣”。外之所形,无非内之所发,内功练好了,外形动作就会随之神似。太极拳之能防治疾病和强身健脑,起主要作用的也是来自其内功。
如果只模仿其外形动作,不重视其内功调练,甚至一面手脚画弧,一面相互谈笑,这样,不仅动作练不好,更获不到太极拳应有的多种效益,只能起到太极式的徒手体操的作用。
有的人练了多年太极拳,但收效平平,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书法水准高低不同的人,写同样一个字,虽然字的结构和笔画一样,但看后有不同的感受:高者有神采,有骨力,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低者无生气,无活力,使人不愿看。其原因也是前者有内功,后者徒具外形。练好内功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而内功各项,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不像外形动作,其正误好坏,一目了然,这使学者对其容易忽视和难于领会与掌握,甚至只顾外功,不顾内功,阻碍了练习的进步与收效。
要避免这种偏向,须在练习套路的同时,认真学习其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练习动作,就能逐渐了解和体会内功的调练要领和重要意义以及其科学道理,并可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加快学习步伐。
太极拳是综合性多功能运动,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丰富,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行功原则,其科学性和实用性都较强,完善而巧妙地指导着这独特而复杂的动作,使人通过这项运动的锻炼,能获得除病强身和防身等多方面作用。因之,要学好太极拳动作,就须练好其内功,要练好其内功,就需学习其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练功。
太极拳每势动作,都是根据假设敌情和其独特的技击术,制定的最佳基本攻防招法,并经过实践的严峻检验和不断改进才确定下来,不要认为太极拳的动作“不在外,而在内”。练习时不严格按照教材上对各势动作的规定,甚至随意修改,这就会破坏其内外关系的统一性和降低其技击与健身作用。推手或散手动作,当然不应机械地原封不动地搬用套路中动作,而应采用对付当面对手最相适用的基本拳势的变着。
3.各动作的方位要搞清楚。
教材中各图像,其正面是假设为南方,据此,其后就是北,其左就是东,其右就是西了。定势如果不是对正方向,所偏向的角度,平面图上看不准,应从其说明文字上搞清楚,学者面向书本,其方向与书上图像的方向相反,解决的办法,可以面向书本,而动作则反其向而行;或依照书上也假设自己正面为南方,按照前南、后北、左东、右西的方位记在心上,或标明在练习地点的四方,使自己假设的方位和图上假设的一致。
也可对搞不准方向的某一动作,做时背向书本转过头来查看对否。动作中手臂常向内或向外旋转,手臂内旋是大姆指向手心方向旋转。手和脚的动作路线,书上有线条标明,应依照其进退。套路的起势和收势,都是在同一方位上,每趟练完,从这里也可大致看得出练得怎样,毛病在那里。
4.太极拳运动,要求“全身一家”和“一动无有不动”。
这是此拳难学的主要地方。对此,首先应了解腰部在太极拳动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和重视腰部的活动。各动作都是腰部向身肢运发幅射出来,使各部相互协调统一的活动。运动中,腰对全身动作的变化和重心的调整与稳定,以及劲力的运发,都起着主宰和中轴的作用。腰部要松、要沉、要直,保持这种状态,就容易练到动作圆活沉稳和各部协调。
业余者练不好太极拳的原因是什么相关文章:
1.练太极拳的禁忌
2.练习太极拳方法与苦练的重要性
3.练习太极拳你不可不知的常识
4.误练太极拳的后果
5.练习太极拳的注意事项 太极拳的特点
6.练杨式太极拳云手常出现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