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文化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在需求,其核心是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文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文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互联网应用发展情况 》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也不例外。虽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在传统互联网模式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却没有搭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快速发展的“快速车”,以至于移动互联网成为了当前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短板。本文着重就移动互联网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策略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其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全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切实实现文化强国这一“中国梦”,就势必要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而当前快速普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则有效地弥补了我国现阶段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所以加强移动互联网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衔接刻不容缓。
1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在互联网时代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已经可以跟随时代潮流,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国家图书馆中的用户登记系统等均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接入互联网的最佳体现。但是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却还没有抓住这一机遇,所以移动互联网依旧属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因此,促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接入移动互联网具有重要的意义。
2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互联网化程度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那种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互联网模式已经不再是当前时代的互联网主题,取而代之的是以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为主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目前,社会大众只需要借助这些移动终端设备即可接入互联网。但是当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依旧局限于传统的互联网模式,所以互联网化程度低的问题亟待解决。
2.2服务平台不完善
有关数据统计表明,当前我国大多数现代公共文化设施中的互联网概念依旧局限于传统的网页模式,却没有积极迎合社会和时代潮流,以至于社会大众无法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来享受到相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所以变革这种不完善的服务平台刻不容缓。
2.3服务模式不合理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主要采用线下服务,即社会大众需要亲自到图书馆和戏剧院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方可享受到相关的文化服务。但是这样一来,有许多平时没有时间的社会大众就无法及时体验到相关的文化服务,所以大力发展线上服务,借助互联网来使社会大众随时随地地享受文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3移动互联网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策略
3.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体系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是当前我国特色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必然要求。借助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①要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培养教育,以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的管理者和策划者。②要积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服务管理机制,从而确保服务的顺利运行。③要本着“智能化、数字化、社会化和标准化”的原则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3.2创新和完善服务管理模式
在新形势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积极迎合移动互联网这一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线上服务模式,使社会大众随时随地即可借助这些移动终端设备来体验和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比如,可以开展专门的智能终端的APP,以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相关的文化服务,同时也可以接收到相关服务的订阅和通知。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创新和完善当前相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模式,以确保线上服务可以高效地服务于社会大众,尤其是要防范线上的互联网恶意攻击。
3.3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力度
随着移动互联网这种新型互联网形式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各行各业接轨互联网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也不例外。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合理运用,可以将现代公共文化中的文化内容实现“网络化”,从而有利于社会大众便捷地共享相关的文化信息,从而可以不断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比如,将大剧院、戏剧院建立成专门的APP,使社会大众可以借助移动终端来时时关注这些演出,从而可以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相关的文化服务。
总之,虽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在传统互联网状态下已经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是却没有充分开发当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传播和共享信息方面的功能。因此,为了使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发展的“第二春”,就是必要使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搭建上移动互联网这趟“快速车”,从而不断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使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参考文献
[1]陈俊超.网络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营销,2014,23(6):121~122.
[2]黄秋菊.加强新疆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新疆社科论坛,2014,9(6):70~71.
[3]彭庆新.关于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社会效益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5,17(21):4~5.
[4]高福安,刘荣,等.网络与通信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J].现代传播,2012,15(6):78~79
公共文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 基于艺术展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摘要: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人民享有健康丰富文化生活的前提。艺术展览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对基于艺术展览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艺术展览;公共文化服务;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否完善,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是由基本设施、活动项目、机构、政策保障等组成的文化服务系统。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文化对于现实生活的影响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开始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文化软实力也成为了综合国力的衡量标准。所以,我们应该把文化建设放在和政治、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当今我国的文化发展现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由于多方原因,我国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我国文化丰富多彩,但在国际上,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且当前社会功利主义张扬、人文弱化的现象突出,都在引导着社会风气的不断变化,造成国民文化素质下降。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浮躁的社会风气成为了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的推动力,公民的文化素质难以提高。除社会发展因素之外,社会中一些普遍因素也成为了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发展的阻碍。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家长引导孩子建立目标多偏向物质目标,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对名利更为重视,而忽略了对于文化素养的建设。错误的引导导致人们的价值观不断的变化,我国的文化发展也因此受到阻碍。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点,艺术展览以及博物馆的开放可以使大部分普通群众有机会进行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基于艺术展览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
艺术馆、博物馆等和图书馆不同,没有图书馆的庄严枯燥。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行动路线。同时,展览多以图片、物品加文字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生动的表达文化,降低人们了解文化的难度。所谓公共文化,指的是普通人民可以参与、享有的文化。公共文化可以借助网络更加广泛的传播,进而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宁夏文化馆”为例,“宁夏文化馆”吸引的是对于宁夏地区文化感兴趣的观众,“宁夏文化馆”的观众,彼此间在文化感受上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公共文化建设可以借助这种文化认同感,在网络上建立论坛,联系更多有相同爱好的人。参观者在参观的同时进行感受交流,从而使宁夏文化更好的传播。
(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向
在公共文化场所之中,服务是一个重要因素。与图书馆中的服务不同,参观者在文化馆中参观的时候,恰当的解说可以让参观者对该文化馆的好感度提升。这种服务体现出了文化馆和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艺术展览的内涵是公共艺术以广阔的群众为基础,展示艺术的批判性或者艺术性的艺术行为。这要求在艺术展览在主题、空间、服务这些方面,实现当代或后现代的艺术展览教育。在当代艺术展览之中,主题设定是整个展览的灵魂所在,例如古物展览、漫画展览等。在主题的选取时,应选择与社会紧密相联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展览主题设置来让更多人的关注社会中的文化。
(三)应以群众目光为基础
因为社会发展,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艺术上的享受成了当前社会很多人的追求,所以艺术展览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社会对于文化艺术了解的程度不足,因此公共艺术展览应该以群众所关注的内容作为选题方向,最大程度的保证群众在观赏时可以清晰的了解这次展览的中心文化。营造良好的展览观赏氛围,这样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兴趣。如宁夏文化馆这类官方文化馆,是面对群众,面对社会的,群众是文化教育的对象,所以应当对如何吸引群众目光起到足够的重视。群众对文化的认知层次是非常丰富的,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开发可以符合不同审美需求的群众的展览会。在置办展览会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群众在这次展览会中可以学到什么,了解到什么。清楚的了解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人对不同艺术展览的要求,所以初期设定对于艺术展览是否能够到达展览的目的十分重要。
(四)抓住群众在艺术展览中的心理活动
参加艺术展览的群众每个人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在举办艺术展览活动时另外一个较为重要要求,就是抓住这些参观者的心理活动,展览会上的服务人员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每一次的展览讲解之中,应该选取对本次展览会内容有足够了解的解评员,或者对参加这一艺术展览的群众有足够了解的策划人员、对本次展览的主题有明确理解的主办人员等。例如展览会中需要展示的是宁夏地区文化,解评员就需要选择对宁夏有着深刻了解的人员,这样才能让群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对文化了解更深,间接的使参观者意识到艺术展览教育的重要性。艺术展览作为承载公众文化服务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应该重视艺术展览的作用。在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应当充分的发挥艺术展览的优势,提升艺术展览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推动公众文化的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丹.基于艺术展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探索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2]苏霞.以全新理念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公共文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 》
一、前言
比较为大众所接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定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是将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文化设施、服务等等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化的基础性建设工程,使其具有均等性、透明性、公平性、便利性等现代化特征,从而构建成公共文化生活人人共享的体系。本世纪以来,国家为这一目标做出了很多计划和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
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全国各地各级分割严重,没有统一的标准。通俗来讲,就是各地的条条块块的文化资源分割比较明显,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就容易造成对某些文化资源重复开发建设,进一步造成阻碍互联共享的后果。
2.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少且质量不高,这个不难理解,我国新时期的主要矛盾便有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文化建设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这一矛盾,所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单调的同时有关于信息及时沟通与否或者服务方式的单一、缺乏互动及群众没有高的参与率等反应质量问题的现象也数见不鲜。
3.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只重服务,轻管理,这是明显不合理的,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本就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但是不配以科学的管理工作,就会造成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脱节,且管理方式跟不上时代,这必造成互相“拖后腿”的后果。
4.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换言之,整合文化资源力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对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不够;另一方面,对已经数字化的文化资源的开发率低,没有激发出文化市场的强大魅力,同时,对文化资源的不科学分类、不善利用新媒体,使得文化资源的优势开发差强人意。
5.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价值观鱼龙混杂。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统一的价值观,那么就会很容易导致文化资源的滥开发滥用,也会进而影响人民大众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不利的,严重了会造成社会道德感等的混乱,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造成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问题的原因
1.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缺乏统一调配和协同配合。因为没有协调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原作的机制和管理各级的相应政策法规,造成各级之间需要信息整合、协同合作的工作出现问题,进一步产生各自为政,各级重复建设文化资源这些现象。
2.科技建设无法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进程。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必须以先进的科技为基础,例如,大力建设文化资源数据库,各级之间由于缺乏统一的调配,加上标准规范不一致,各级政府整理、建设文化资源的能力不同,导致大数据建设文化资源这一工作无法高校运作,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
3.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跟不上时代脚步。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必须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但是由于相应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形式不尽如人意。
4.管理工作不到位。在某些领域而言,管理是发展之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就如没有方向的飞机,高效的管理不仅仅能够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其带来的效益是不可预估的。
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遵循“统一统筹,统一整合”的原则,具体而言,负责公共文化服务的最高政府部门需要整合近年来各地的探索文化资源的成果,尽可能快地制定并且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当然要从总体出发,各级各地在这个大的政策法规下制定且完善适合当地的政策法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有序推进和正常运作。
2.因地制宜吸引民间投资和公众参与,当然,为了这个目的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激励政策,适当的物质奖励是很好的办法。但是,不论使用什么方式来吸引民间组织或者个人,都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且需要考虑要最大程度上促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从而尽可能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另外,保证人民群众知情权,政府向人们定期作报告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的情况可以加深人们的信任,从而提高群众参与率。
3.建立一个高层次的管理平台。这个管理平台能够统揽工作全局、实现全国各级各地互相联动的局面。另外,这个管理平台需要高科技、先进人才来管理,因为这需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管理工作到位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众所周知,监督往往是促进效果的最有效方式,所以,管理工作应当重视起来。另外,管理对于一些价值观等的意识形态的引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许多低俗文化意图鱼目混珠,而科学的管理就像一道门槛,将这些公共文化拒之门外。
4.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培训相关专业技能,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建设力度,从而有效加强对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提高公共文化鉴别力度。另外,国家应拨给全国各级各地的专项资金,以此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大力推进的基本。
5.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应该“平民化”,换句话说,应该接地气,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应该面向大众,即寻常百姓,而不是少部分人或者一些艺术家,应该心系群众,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为宗旨,这是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重要方面。文化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现今,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已成主流之势,因此,想方设法促进数字化建设进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加强管理,实现各级各地统筹调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只有实现这些方法的有效综合,才能最快速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高效运作,这也需要全国各界人士的多方努力,为社会主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献言献策。
有关公共文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论公共文化研究论文范文
2.公共文化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3.浅谈公共文化论文范文
4.浅谈公共文化管理论文范文
5.有关传统文化毕业论文标准范文
6.关于传统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7.企业文化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