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诚信现象怎么管理
相关话题
导语:社会不诚信现象怎么管理?社会诚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解决社会诚信问题,推进诚信建设,关键是切实加强诚信主体建设。就是从法制建设入手,以制度保障政府机构、经济组织等社会主体诚实守信,逐步带动个人主体诚信水平的提高,营造整个社会重诚信、讲诚信的良好环境。
社会不诚信现象怎么管理
(一)构建"诚信社会"要发挥道德示范作用
首先,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有了规矩而不遵守,规矩也会失去应有的作用。一是不懂规则,犯了规还不知道症在哪里;二是不按规则办事,犯了规还强词夺理。所以在我国治理诚信缺失需要法律的支持,要以"法治"为主,但法律手段也有自身的局限。道德教育是对心理动机的自律性约束,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能起到"法治"不能起的作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治理我国诚信缺失的过程中‘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其次,要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经过长期系统的宣传教育,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加强和改善诚信教育,营造诚信德社会大环境
大力宣传市场经济中的诚信思想,建立诚信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准和个人诚信道德,要通过广泛的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倡导言行一致,有信无欺的道德情操。要建立起一套以诚信为核心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伦理体系,既要吸收古今中外文化积淀中的合理因素,又要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既要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既要倡导竞争意识,效率优先原则,又要发扬协作精神;既要肯定和充分追求个人的局部利益,又要强调社会责任和全局利益,形成一套符合实的道德评价标准。
(三)重新树立政府诚信,转变政府职能
一个具有良好诚信的政府必然示范和影响整个社会。当前各级政府要规范自身行政行为,重塑政府的良好形象,引导整个社会诚信规范的恢复和重建。因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的是裁判的角色,制定交易制度和法律,扶持和监督信用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并保证政府各部门的公共信息向社会开放,同时监督市场经济主体之间依法公平、公正的批露信息和取得信息的义务,权利得以实现,保护公平竞争。
社会不诚信现象怎么管理
1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政府依法行政是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的保证
1)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铺平道路。目前我国虽已拥有门类齐全、数量可观的法律制度。但随着社会新事物的出现,相关法规出台滞后,或者旧法不能应对新出现的问题,导致一些人为获取高额利润而采取各种不诚信行为,而相关部门在进行管理处分时却发现“于法无据”。有鉴于此,各级立法者要不断完善新领域立法,也应以适应社会发展为基础修订旧法,以杜绝投机者钻法律空子,明火执仗地实施各种不诚信行为。另外,我国保障信用机制的相关立法也较为薄弱。失信现象如此普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体对其失信行为所要承担的代价太小,即失信成本过低,失信行为有利可图,市场行为主体逐利心理主动选择失信行为,从而导致失信现象大量发生。因此,加强诚信建设其中重要一环就是要大大提高市场行为主体的失信成本,使市场行为主体不仅不能在其失信行为中获利,反而会对其带来巨额损失和法律制裁。这样市场行为主体就会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尽量避免失信行为,从而促进信用环境得到改善。提高失信成本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完善的信用机制,包括信用征信机制、信用评估、信用交易及信用管理机制。这就需要立法者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相对完备信用制度。
2)各级政府部门要以身作则遵守法律制度,规范自身的行为。
建立法治政府,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现代社会的信任模式已由传统的人格信任转变为现在的制度信任,我国政府也应该用法律制度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规范,使政府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应减少随意的政策改变,做到科学决策,增加各项决策的透明度,政府行为要言必信、行必果。同时,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阳光政府。孙立平曾指出:“对于社会生活危害最大的,则是掌握着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部门的信用危机。”要提高政府诚信,要件之一就是公共信息信誉与维护公民知情权的统一,政府要想取信于民,就必须开放政府信息,提高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荀子认为,政令取信于民则国家强大,政令失信于民则国家衰弱。在现代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要求我们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规范政府行为,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避免行政垄断和行政工作的暗箱操作,做到政务公开,建立诚信政府。
2诚信观念和文化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突破口
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构建社会诚信的重要保证。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在要求。职业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核心,使社会从业人员把诚信内化为深层的道德需求,树立社会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具体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这种正确的理念,把思想转变成习惯,实现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实现内在自省的职业道德素养、外在自律的职业道德行为的常态化,以形成良性的职业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只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正效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英国思想家赫青黎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并非出自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自对同伴舆论的畏惧”。社会舆论能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的社会舆论可以起到很好的道德监督的作用。
3.诚信制度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诚信制度化的完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
有力推动信用资源的整合,改善行业、地区间信息资源不畅通的现状,对于构建诚信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关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为改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信用环境提供必要支持。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让信用服务成为诚信体系建设的加油站。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
诚信相关文章:
1.有关社会诚信管理的例子
2.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管理问题分析
3.推进社会主义诚信建设管理心得分享
4.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管理经验
5.怎样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管理
6.社会不诚信现象怎么管理
7.社会诚信管理的重要性
8.加强诚信管理技巧
9.如何加强公民诚信道德管理
10.加强政务诚信管理建设技巧
11.怎么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管理
12.怎样加强个人诚信管理体系建设
13.如何加强诚信管理建设策略
14.如何加强社会诚信管理建设
15.如何加强诚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