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师教案
物理是八年级的新课程,想要学好物理,除了同学们的努力学习之外,还需要老师的合理完善的教案,老师教得好,学生的成绩自然会提高。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师教案,希望对您有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师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 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
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 课本图1实验 [演示] 课本图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图4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
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 板书设计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3) 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要测出相应的时间。 (二)讲授新课 1.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2.长度的测量
①长度的单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④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懂得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同步练习
板书: 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六、 长度的单位是:km→m→dm→cm→mm→μm
→nm
二、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要“认、选、放、看、读、记”。
三、时间的单位:时、分、秒
四、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时钟。 练习使用停表计时。 (五)教学后记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2-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3) 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3)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板书) 提出问题:
(3) 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②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③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2-4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2-5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第22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 板书:二 运动的描述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五)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