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儒家的散文
儒家学说虽然糟粕不少,但整个内容不失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积厚流广,其影响是深远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儒家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儒家的散文:关于儒家天命观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是志学,立志于道,德,仁,艺,“任重道远,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的理想。他崇尚礼,礼即当时文化,孔子在当时因战争文化即将灭亡,“礼崩乐坏”的时候,辞官办学。正如宋朝儒学大家张载总结儒家思想就是:“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是对天命观最好诠释,孔子所说的天与命,不是信鬼信神,天命观是儒家基本原理。
孔子在五十岁以前,奔波了半个生,无所成,无所获,后来拜老子,并研学《易经》,“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让孔子看到了德与仁的意义所在,这就孔子天命观的基础。他认为单靠一个人,是不能纠转与华夏一统的命运。
孔子的天命观根本从《易经》感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亨利贞,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庶出首物,万国咸宁”,等这些《易经》卦辞中,孔子感觉改变中国必须找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根本诠释,这就是“万经之首”:《易经》!
《易经》乾坤卦辞讲:大,元,天,大与元乃大于天,天外有天的宇宙观,世界观,以世界观看待人生观。元为万物之始,元分阴阳,阴阳为生之本,一切为“生”,元依于日月,依于天地,元失日月,阴阳,不能存在。
《易经》又讲:“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其凶吉”,元为本之源。元滋生有万物,天为上,为大,天地合一,为元化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就是坤,“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一个生,一个始,今天的生物学,天文学也能讲通,始与生为天地合一之道,自強与载物。
知道了大,元,天就好办了,这就是命名的“天命观”,是天地合一的观点,是本源观。
前面说了,天地合德,日月合明,日月相推为明德,这个日月就是元,是元行,性德,本德,天德,大德。《大学》有言:“明明德”,意思就是明白性之德,天命观就是讲性德观,本德观,人之生,性之本善,人生出来,叫妈妈,是本性,随着年龄长大,环境变化了,思想变化了,所以要上学读书,要修德,这叫“启蒙”《易经》蒙卦说:“蒙以养正”,培正,要奉元,奉天,奉大,奉明,奉德。如果读书读不好,会偷,会吸毒,会杀人,会有贪欲,兄弟妹妹不认亲了,兄弟之间没有诚信了,对父母亲不孝了,为何?忘了元,忘了大,忘了天,就是忘了本。
出生后,读书的目的,是修好德,叫元德,也是天德,有天德了,就是富贵了,有德才有财,孔子说:“富润屋,德润身”,天德是修身到家了,能“上达下达”了。
孔子说:“富贵由天”就是这样来的,不是说富贵由天注定的,是修身好,奉天奉元好,后天得来的,德者得也,德是什么?孔子说:“人生性也直”直,是本源,如果修德好了,为政以德,以道为政,如果不保修,不继修,“德不修,学不教”,花天酒地,会失去性德,会纵容贪欲发生,为政者不珍惜与保持好本修的天德,日久则失,就不是天德了,孟子叫它是“天爵”,非性德了。爵是器体,德也是器之用,孔子说:“君子不器”,万能。人如器,取其性所用。人如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后用之有理,是玉器,是君子之道,是君子之德,玉是比德。盛器为万能所用,器可以盛酒,可以装水,人修德就是你各需所途,所以孔子又说人如器,天爵是人为的,带贪欲,非本为,是妾为,后天的。
所以孔子的天命观,“死生由命,富贵由天”,现在人讲今天如何生,不讲明天的死,因为有的知道“生之道,道生万物,即后人”,人怕死,节约,珍惜,孔子也讲:不知死,焉讲生?!
所以为政者是天德,天命观,知耻格,能格物,能奉元,元也叫正,元月,正月,元旦就是元,止于一,正也,止于至善,为政是正,是善!是道。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不懂天命的,就不知父母,不知孝,所以需要教化,以道教化。
所以天命阐述了“不知死,焉知生?”的人生价值观。珍惜生命,就是教化奉元,奉天,奉大,也为了修身,齐家,致知,心正,诚意,格物,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八马峻图,八卦之首终!
有关儒家的散文:孔子如何造就儒家思想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如何诞生的?是不是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臆想杜撰出来的呢?
思想只有跟思想碰撞,才会产生新思想。一个老师,如果不能在师生交流中获得新启示,形成新思想,绝对不是好老师。同样,一个学生,如果不能在互动中得到新认识,新思维,也定然不是好学生。
翻开《论语》,我们发现什么是真正的教学相长。倘若想成就好老师,好学生,我们就应该回归到孔子的教学模式。
孔子的教学有什么特色呢?那就是交流。互动使孔子成就了儒家思想。如果没有对话,儒家思想就会变得空洞和贫乏,而缺失内涵和生命力。下面我们通过孔子的仁学来说明儒家思想体系是如何通过师生答问而建构起来的。仁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克己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第十七》)
礼是仁的最高标准。仁者在视、听、言、动方面都要符合礼。符合礼,就是仁。要符合礼,就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对人要恭、宽、信、敏、惠。唯有做到这五点,才能赢得做人的尊严,赢得众人的信任和拥护。
(二)爱人
(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
仁者,首先要自爱。在自爱的前提下,去爱护别人。自爱是基础,爱人是自爱的延伸,把他人当做自己来看待。但是,爱人是具体的,与礼、孝悌是相联系的。所以爱人首先体现在亲亲,即孝悌上,然后推广到众人。
(三)立人
(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第六》)
仁不仅体现在对他人的博施和周济,即物质上的帮助,也体现在对他人事业、理想上的推动,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境界。扶持他人成功即是自己成功,这便是仁者的胸怀。
(四)尊重人
(6)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第十二》)
(7)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仁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之于别人等等。也表现在对待日常生活、工作、事业、他人的态度之上,即日常起居要态度端庄,担任工作要敬慎认真,和人交往要忠心诚恳等。
(五)慎言
(8)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第十二》)
仁者,说话必须慎重,因为实行仁都很困难,所以说话更加需要慎重。
(六)先人后己
(9)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第六》)
仁者,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勇于担承,一马当先。在别人享受成功快乐的时候,自己落居人后,不跟别人抢功劳,才是仁。
一个人,能够做到克己、爱人、立人、尊重人、慎言、先人后己等方面,就算是一个仁者。孔子这些有关仁的思想散见于论语各篇,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有关仁的陈述,以及仁内涵的扩大和发展,都是孔子在答问之际产生的。
假如没有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仁的思想内涵会不会如此具体、丰富和完整呢?我们不妨看看孔子有关仁的独白。孔子在独白中论述仁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依仁、里仁、欲仁、当仁
(10)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七》)
(1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第四)
(12)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第七》)
(1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仁者,要以仁作为依归,一心向仁,与仁者同在,一起弘扬仁的精神。仁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想成为仁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成为一个仁者。为了实现仁道,还要勇于担当责任,绝不谦让。
(二)守仁、成仁
(14)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1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第四》)
(1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凭借聪明才智可以夺取天下,但是必须用仁德去坚守它,用庄重态度来对待百姓,用礼来约束自己,否则就会失去天下,失去百姓。
同样,用仁德获取的富裕和显贵,才是正当的,就会心安理得去享受它。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作为一个仁者,时刻不能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一个志士仁人,绝对不会做一些损害仁的事情,相反,在必要的时候,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来捍卫仁。
(三)仁与德、言、勇
(1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第十四》)
(18)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第十三》)
(1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
仁者,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也是一个有高尚言论的人,他的话足以成为警语或座右铭,成为影响人们道德行为的明灯。一个仁者,也是一个勇于担承责任的人,仁者无所畏惧。一个仁者,还要具备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
(2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
一个花言巧语的人,一定是一个缺少仁德的人。
(21)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第八》)
而一个只知道好勇没有仁德的人,也会导致社会动乱。
(2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第四》)
一个人,如果不以仁德来作为生活目标,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动荡不安的,时而贫困,时而安乐。而一个仁德之人因为施行仁道而安宁,智慧之人因为施行仁道而得利。所以,仁德是一个人享受安乐富贵的保障。
(四)民与仁
(23)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24)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25)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第四》)
君子需要仁,普通百姓是否也需要仁呢?其实,百姓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可是,为了私利,有人宁愿跳到水火中而死,而不愿意为实行仁而去死。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显然的,一个人所犯的错误,与他所在的团体所犯错误性质有关系。观察分析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是否具有仁德。
(2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第四》)
尽管需要仁德,但是,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都很少见。爱好仁德无疑是至高无上的,厌恶不仁也是仁的化身,至少可以不受没有仁德的人影响自己。人人都有力量去维护仁,可是把力量用于维护仁的人毕竟少见。
(2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第四》)
有仁德的人,爱憎分明,爱什么人,憎恨什么人,他们一清二楚。
(五)仁者寿
(28)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
山的特征是平静稳定,宽容仁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一个仁者,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因此,仁者的内心是稳重的、安详的、坦荡的、宽厚的,因而,仁者可以得到长寿。
(六)仁与礼乐
(29)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
仁者是维护礼制的中流砥柱,也是维护雅乐的正能量。一个人,如果缺乏仁德,就会破坏礼制,制造或者沉迷于靡靡之音,扰乱人心,败坏社会风气。
从以上引用的20个独白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孔子对于仁的阐述大致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尽管这种分类比较粗糙肤浅,但可以通过它们来作一番初步的分析。这20个独白,孔子基本上没有提及仁的定义、思想内涵等方面。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仁学思想是孔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回答诸多学生所提出问题时而阐发出来的。倘若把《论语》当中师生有关仁的对话抽掉,仁的思想就变得空泛,最终也构成不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论语》是一部儒家思想著作,也是一部教育经典,他记载着孔子和学生们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儒家思想,不纯粹是孔子的思想,也学生的思想,正是师生的问答,共同缔造和完善了儒家学说,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通过交流,孔子和他的学生共同造就论语,造就了儒家思想。如果互动可以造就孔子,造就七十二弟子,造就论语,造就儒家思想,那么,今天,我们为何不通过对话,再造孔子,再造七十二弟子,再造论语,再造思想体系?
有关儒家的散文:乡村里的儒家风范
当那位面容严峻的老人在我祖父的灵前艰难而认真地行那“几拜几叩”大礼时,全院子里的人都停下手中的活计,认真地看着他,睑上充满了崇拜的表情。而我,做为孝子贤孙之一,照例是要随着队伍一遍又一遍地向他叩谢。别人吊唁时只行一次礼,我们也只叩谢一次,而他拜几次,我们就得谢几次。
他的大哥,此时正坐在一个桌子旁,拈着蘸了朱砂的毛笔,哆哆嗉嗦地往两块染绿了的砖片上写字。他写的是正经八百的小楷,内容、格式是一成不变的。这两块砖片是要随着棺木埋进坟墓中去的。现在,全村只有他能写这样的小楷和“砖文”了。
他们赵家这一门,是我们村里的儒家,全村人已经崇拜了他们许多年。他们的老父亲现在已经过世,活着的时候,人们把他视为“老神仙”。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班里同学就议论那位“老神仙”已经一百多岁了。他的大孙女是我们当时的班主任,他的长子已经退休,在学校里被称为“老赵老师”,所以我们就认为“老神仙”肯定一百多岁了。但他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才去世,也不知活了一百多少。后来我去拜谒他的坟墓,墓碑上的姓名前冠以“处士”二字,说明他一生没有做过官。石碑上还记载了他的生卒年月,一算,实际才活了90多岁,看来那一百多岁纯属村里人的猜想。
“老神仙”有个固定的锻炼习惯:每天清晨都要绕村子步行一周,寒暑不辍。所以村里人就传说他会“望气”,能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有一天,他走到一株枣树前停了下来,流泪叹息不已,但什么也没有对人说。当天下午,我们小学班主任的母亲(也是我四姑父的生母,“老神仙”的一位儿媳)路过那株枣树时,高血压忽然发作,就坐在枣树下亡故,村里人称为“坐化”了。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但“老神仙”会武术我却知道。他有一条大枪,一尺多长的铁枪头,一丈多长的桑木枪杆,要舞动还真不容易。他的一个小孙子把枪偷出来玩耍,我和堂弟见了,说了许多好话,把枪借过来耍了几天。但他小孙子三天两头地催要,说是自己的祖父一一“老神仙”要用。
“老神仙”的书法也是赫赫有名的。村里人盖了新房子,门楼上一般要刻上几个大字,这都是请“老神仙”来写。我大伯门楼上的“耕读第”三个字就是他写的。村里人评价说“老神仙”年纪大了,字不如以前有力了。有一次我去“老神仙”家找他的小孙子玩,见正屋里挂着一幅中堂(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配了一副对联:“阅尽人情知纸厚,历经世事觉山平”,字写得极好,意思却让我回味了半天。他另外常写的,是村里人婚丧嫁娶使用的特殊格式的东西,就是与鲁迅文章中提过的“黄伞格”差不多的东西,一般人都不懂。后来这种差事,他都交给了长子老赵老师。
老赵老师说话细声细气,瘦弱得好像能被风吹倒,用扁担挑水的时候晃晃悠悠的,谁见了都替他担心,但他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现在已经8 0多岁了。我祖父一向自诩身体好,但毕竟还是让老赵老师写了他墓中的砖文。老赵老师的书法不如其父苍劲有力,秀秀气气的,但特别工整,楷书尤其妩媚。我订婚的时候,父亲请老赵老师写送给女方的庚帖,因婚期没定,就空了一块。后来我自己用毛笔给补上,一比较才发现,功夫就是功夫,秀气的字也是很有功夫的。
老赵老师给村里人最好的印象,是他的孝道。中国刚出现彩电的时候,村里用公款买了两台,放在原生产队的库房里供村民观看。每天晚上都能看见老赵老师艰难地背着两把椅子,搀着“老神仙”往库房里走,很有点“老菜子娱亲”的味道。而“老神仙”则不顾长子的年老体弱,坦然受之。其实他年轻的孙子辈很多,找人代劳是很方便的。我猜想,这是老赵老师刻意这么做的,一方面尽自己的孝心,另一方面给全村人做一个榜样。
在我祖父灵前行“几拜几叩”大礼的老人,我搞不清他排行第几,也不知道他的大名,反正见面就称他为“爷爷”。他是四姑的公公,他的次女又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我记得祖母去世时,他就行过这样认真的大礼,一方面是体现亲戚情分,另一方面也是给村里人留一个榜样。要不然,年轻的一代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套隆重的古礼。
以前,我对这些繁琐陈旧的礼节是不感兴趣的,认为它们迟早要绝迹,移风易俗嘛,新的时代总是有新的礼节的。但当我沉浸在失去慈爱的祖父的悲痛中时,见到这样的古礼,我忽然感到这不是繁琐,而是隆重。在乡村里,有许多固定程式的礼节,人们不厌其烦地遵守着它们,而一旦发现有更古的、更隆重的,则必定要把它们加进去。
我忽然想到,这些属于儒家提倡的礼节.体现的是对人的充分尊重,所以它虽然古旧,扣不绝如缕。村里人对赵家“老神仙”的崇拜,也是出于对儒家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