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的功效和作用
通草(Tetrapanax papyriferus),别名寇脱、离南、活莌、倚商、花草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干燥茎髓呈圆柱形,一般长0.3~0.6米,直径1.2~3厘米。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通草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通草的功效和作用
通气下乳。
可用于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症:妇女产后乳汁不通或乳汁稀少,有因寒、因热,或因脾胃素虚,肝气郁结所致,故有散寒泄热,健脾胃,舒肝解郁之治。通草治乳汁不通是因其性极好通利,入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故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乳汁不通证。历代医家对其通气下乳之性均予以肯定。如《日华子本草》曰:“通草可催生,下胞,下乳。”《本草求真》亦日其:“兼入胃,邋气上达而下乳汁之为耳。”
《本草纲目》记载:“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引热下降而利小便,通气上达而下乳汁。临床上西药常作为通乳药而使用。通草味甘不苦,可作药膳,或治疗产后乳汁不通。民间有通乳的食疗验方:通草、王不留行子,煮猪爪子或河鲫鱼,喝汤和食猪爪或鱼肉,有一定的疗效。
通利血脉。
可用于厥寒证。厥寒证为素体厥阴肝血不足,感受寒邪,气血因寒凝阻滞而不畅,血不能通达四肢,脉无气血充盈,脏腑因经脉阻滞而失养。症见:手足不温或厥寒,脉细欲绝,小腹冷疼,或寒疝疼痛,妇女月经衍期。经行量少色暗不畅等通草其性通利善通阴阳,内通九窍,外通营血。《神农本经》日其可“通利九窍血脉关节。早在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就用其通利之性治疗厥寒证。《伤寒论》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在以上二方中,均以通草通利经脉,利气血之行,调营卫之和,气血通,营卫通,手足自温,脉细欲绝自解。
利水渗湿。
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在此经气化而成小便,排出体外,若膀胱功能失常,气化不通,则出现小便异常。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取其气,用其味,可清热利湿,用于热与湿结于膀胱所致小便短赤或淋证。《本草求真》曰:“入肺,引热下降,及利小便,通淋治肿。” 然通草体轻气薄,若舍其气,用于味,则可淡渗利湿,用于偏渗小便不利证。《医宗必读·小便闭癃》曰:“……又或有水液只渗大肠,小便因而燥渴,宜以淡渗之品茯苓、猪苓、通草、泽泻之类。”
治疗鼻塞。
当气息不通闻不到东西时,可以用通草、细辛和附子等量磨成磨,和蜜一起混合,裹上布塞入鼻子中。
利尿。
水煎剂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能明显增加钾离子排出,对钠、氯离子排出无明显影响。
降脂。
通草能促进肝脏中的脂肪代谢,有降低血脂作用。
促进钙吸收。
通草能促进钙的吸收。
通草的附方
治热气淋涩,小便亦如红花汁者:通草三两,葵子一升,滑石四两(碎),石苇二两。上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又进一服。忌食五腥、热面、炙煿等物。(《普济方》通草饮子)
治一身黄肿透明。亦治肾肿:通草(蜜涂炙干)、木猪苓(去里皮)各等分。上为细末,并入研细去土地龙、麝香少许。每服半钱或一钱,米饮调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通草散)
治伤寒后呕哕:通草三两,生芦根(切)一升,橘皮一两,粳米三合。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随便稍饮;不差,更作,取差止。(《千金方》)
治鼻痈,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有息肉:木通、细辛、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上为末,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三因方》通草散)
催乳:通脱木、小人参,炖猪脚食。(《湖南药物志》)
通草的食用方法
通草鲫鱼汤
材料:
鲫鱼1条,食盐少许,姜适量,通草5克,胡麻油适量,水500毫升。
做法:
(1)鲫鱼去鳞去腮,洗净后悬挂晾干(或者用厨房纸擦干)。
(2)再用胡麻油炸至两面金黄。
(3)汤煲里面加入姜片、通草,放入鲫鱼后再加500毫升水。
(4)大火烧开后,小火炖至汤色发白,吃前根据自己的口味放适量盐即可。
三仙通草汤
材料:
猪手1只,鸡腿2只,墨鱼干50克,通草3克,盐5克,香菜头10克,胡椒粉少许。
做法:
(1)猪手、鸡腿洗净斩件,用沸水飞去血秽,装入炖盅,加入盐。
(2)墨鱼干洗净,置放于面上,加入香菜头、通草和适量沸水,隔水约炖90分钟,至烂即成。
(3)起锅时除去药渣和香菜头,撒下胡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