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思想工作总结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继十八大报告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之后,现在完成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思想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思想工作总结范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可圈可点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议程,有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政治发展考量,彰显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新成就,对于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将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理论研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先导。我们党历来重视理论研究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先导作用。以201x年11月在中央党校举办第一期省部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研讨班为标志,全党自上而下掀起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热潮。三年来,全党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都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内容。
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虽然我们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这个系统工程的丰富内容简化为惩治腐败,但是,反对腐败、提倡廉洁确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和重要内容。腐败是社会毒瘤,腐败问题对我们党的伤害最大,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严惩腐败分子是党心民心所向。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反腐败斗争,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振奋了党心民心,其效果举世公认。
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保证。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建设,十八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扎牢制度笼子,创新体制机制。总结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为党内法规制度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十八大以来,先后修订并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在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的基础上,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这个重大课题,联系总书记在其他场合有关党内政治生态的讲话,可以看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也就是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目标。
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工作者,笔者很关注全面从严治党这关乎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和操作层面有如下期待:
第一,在顶层设计上,期待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研究。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一系统工程中,我们党很重视理论武装,但是理论武装与理论研究还是有区别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全国党建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所作的批示中指出:要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笔者认为,这里是提出了目标,但我们还没做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当然包括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尤其是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还提出,发挥党建高端智库作用。因此,今后在进行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时,要注意听取和吸收各个高端智库和学者的意见。
第二,在操作层面上,期待在加强可操作性和好操作上下功夫。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强化党内监督方面己经出台了一批《条例》、《准则》,这比起以前这方面《条例》、《准则》缺少或不完善,己经前进一大步。但仍然存在《条例》和《准则》操作性不强或不好操作的问题。建议今后制定或修订这类《条例》和《准则》时,可借鉴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们在建设法治政府中制定负面清单的做法,也就是在制定或修订这类《条例》和《准则》时,除了规定要怎么做以外,还要规定什么不能做,这就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
正在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全体党员都很关注的一次全会。笔者对于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抱有很高的期盼,因为这是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对于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建严重破坏的党规党法,促使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等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毕竟3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制定一部适应新的历史特点的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是党心所盼、民心所向。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工作,是在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己制定并实行的相关党规党法基础上进行的。笔者相信,党内监督条例对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将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思想工作总结范文二
全面从严治党,是依据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提出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以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目标,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理论支撑、组织保证、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常态化具有重大的理论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六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有助于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和努力:为党的建设创造良好政治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危亡的政治高度,以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坚韧不拔的政治定力和勇气、果敢无畏的政治胆略和智慧,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主题,以对“四风”与腐败问题的“零容忍”为根本态度,以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和江山永不变色为目标,形成了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新思想,呈现出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指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新实践。
——将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应对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的挑战提供从严治党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强调:“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一论述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治党方式的重要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迎接“四大挑战”、消除“四大危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十八大以来,全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也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在进一步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感召力进一步加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广大党员干部的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更加统一、力量更加凝聚,信心更加充足,全社会的道德风尚进一步改善。
建党治党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得益彰。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证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需要持之以恒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支撑,党风政风建设需要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的建章立制做保障。十八大后党中央对许多党内制度进行了重新修改颁布,充分体现了以制度规范党的建设、以制度巩固党建成果、以制度提升党建水平、以制度推进党建进程的具体要求,增强了党的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是党建工作的一体两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机结合,才能把党和国家的事情真正办好。
——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党风廉政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
20xx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要求: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一方面,以采取一系列硬举措为突破口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主持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将其作为改进全党作风的第一步。中央领导同志带头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榜样。各级党政机关陆续出台细化八项规定的具体措施,会风、文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不断改进,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20xx年6月,又在全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聚焦于“四风”问题,对党内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四风”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认真解决,使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20xx年3月,习近平同志又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帮助监督解决自身问题,永葆共产党人先锋队的本色的成功实践。
——严明政治规矩,遵守政治纪律,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组织保证
讲规矩循规范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品格,如“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如涓涓细流融化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里,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懂规矩、守纪律,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不仅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判断力、政治辨别力,保持政治上头脑清醒的法宝,也是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最大公约数和最重要的突破口。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和根本大法,确立党章在党内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夯实党建的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打造一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组织保证。
——反腐惩恶,正风肃纪,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高度重视从严治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确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把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提并论,作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把依规治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立足实际、把握规律,着力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推动党内法规工作全链条协同推进,党内法规质量明显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基石。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严惩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既要强化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又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反腐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查处了一大批案件,形成了有力震慑,维护了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彰显了我们党对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打击的决心,取得了反腐败阶段性成效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思想工作总结范文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正风肃纪,反腐惩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今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大问题列入会议核心议程,部署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战略举措。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从严治党的举措,不仅释放了有责必问、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也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实践。六中全会确立的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议程,有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政治发展考量,彰显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新成就。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中央巡视工作为例,十八大以来,中央聚焦政治巡视,以“六项纪律”为戒尺,开展专项巡视。201x年,通过三轮巡视,中央完成了对八十多家中央骨干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巡视。今年,还将完成对中央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巡视,实现中央一级巡视全覆盖。在中央纪委查办的案件中,有一半来自巡视反馈线索。中央巡视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发现问题线索,而且坚持标本兼治、剑指问题、倒逼改革、完善制度。通过巡视,强化主体责任,开展自纠自查。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大大改善了制度环境,优化了权力运行的机制,积累了大量“制度红利”,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角度看,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根据中央要求,巡视工作一方面紧盯重点、强化震慑,另一方面,也需着眼全局。每轮巡视情况都向中央汇报,要求对巡视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提炼,抽丝剥茧,提出治标和治本的建议。去年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报送的专题报告,对于中央全面客观了解国家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进而针对全局性问题进行合理的顶层设计和改革,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负面惩戒和正面倡导:
为“选对人、用好人”创造条件
十八大以来,中央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不敢腐”震慑氛围的同时,提高各级干部的职责担当和守纪意识。中央实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来,一再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和传统优良作风,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以201x年《中国共产党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两部党内法规的修订为例,中央在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中,重视“立德”与“立规”相结合,“严管”与“厚教”相结合,坚持正面倡导和负面惩戒相结合。中央强调,不仅要形成持续威慑,努力实现不敢腐的目标,通过标本兼治、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不能腐。同时,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选对人、用好人,强化不想腐。
“选对人、用好人”,既是中央构建“不想腐”体制机制的重要途径,也是“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最终得以完善运行的基本目标和制度价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放在前面,形成了巨大震慑,净化了政治生态,为党内有正气、敢做事、会做事的干部快速脱颖而出,提供了风清气正的环境。这一环境,使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理想信念和传统优良作风,进而树立对执政党和体制的信心。
释放群众监督正能量:
开门搞监督,去除神秘化
十八大以来,中央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十分注重群众在反腐败斗争和完善反腐败制度各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中央纪委各室、各部门收集问题线索和案件审查、执纪各环节,十分注重回应社会关切,发挥群众主动性和人民民主的优势。中央纪委网站通过开通“四风”随手拍、举报一键通,及时受理查处,让群众监督更便捷、更有效,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推动了“不敢腐”氛围的形成。许多中央部委和省区市党委纪委领导走进中央纪委网站,与群众在线交流,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同时注重发挥专家学者影响力,及时进行政策解读,积极引导舆论,为正风肃纪营造了良好环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坚持开门搞监督,通过落实双重领导具体化,及时发布工作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在主流媒体和主要网站第一时间发布执纪审查信息。
此外,中央巡视组从进驻、反馈到被巡视党组织整改情况,全程向社会公开;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坚持公开通报曝光不含糊,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巡视过程中的“问题清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尤其是围绕违纪违规的风险点,按照中央要求,不仅被巡视单位要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对照检查,而且对于后期各项制度整改情况,要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监督。中央纪委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四个得益于”,最根本的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同时得益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明确提出“解决我们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的自我净化、自我提高,除了强化党的自身监督,还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完善制度,加强立法:
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动实现依规治党新成效的基础上,侧重标本兼治,完善制度,立法反腐。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xx-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要用法制手段、法治方式反腐,强化监督制约。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最终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习总书记曾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强调要在反腐败工作中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治标与治本的结合、反腐震慑与制度建设相统一。全面从严治党更重大的任务在于完善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法规制度,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效途径,目的在于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笔者认为,这些都说明,中央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其明确的法治定位和价值指向,实现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应有之义。
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要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在社会主义中国,“立党为公”与“立国为公”是辩证统一的。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个逻辑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前提和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当强调对权力行使的监督,不仅发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功能,而且发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作用。中央坚持依靠落实党组织的责任,不仅实现对各级党政干部权力的监管,而且重在落实先进的执政党对国家机器的监督。
以中央巡视工作为例,按照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紧紧围绕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六项纪律”为尺子,开展专项巡视,一个领域、一个部门出了问题是主要领导的责任。中央巡视本质上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但是并不是要忽视业务的政治责任。中央要求把握巡视对象的行业特点和历史文化,紧盯重点,既立足于从根本上聚焦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的问题,又加强了党和国家对权力的监管,保障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服务于中央改革大局,服务于人民长远利益。
只有从国家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全面揭示中央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效应,深入总结反腐败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对促进政治发展、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意义,才能真正体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意图,从而真正坚定各级党员干部的反腐自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腐信心,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