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学科教学技能总结

2017-05-14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二物理的教师们在学科教学技能上有哪些总结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二物理学科教学技能总结,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二物理学科教学技能总结(一)

一、教学方面

本学期来到阜城二中,我担任八年级十一班、十二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在教学中,以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和实验为起点,并结合书本知识启发学生,让学生明白物理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尽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把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因此,我的课堂比较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浓厚。

在备课方面,教学是一门艺术,备课是搞好艺术的基本条件。我的指导老师殷连会老师一直强调:教学一定要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学也是这样,这是不争的事实。每节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备好一节课首先要备起点。再次要备重难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以它为中心,辅以习题讲演,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难点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要注重分析学情,抓住关键内容,突破难点的学习。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授课的类型,拟定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作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学设计。课后及时对本节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笔记,归纳成册。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尽量提高教学质量,课前好好准备,使讲解更具逻辑性,环环相扣,使知识点准确化,条理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实验、视频、动画等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我还特别注重授课的规律性,每次授课都是先新课讲解,其次是课后习题动手动脑学物理、ABC卷、课时练,最后是精讲精练的复习课件。我的课堂一般都是采用学生抢答的方式,所以在课堂上作为老师的我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提问,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升。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我的物理课,就连以前极讨厌上物理的学生都能在物理课上坐稳、坐住了。

在作业的处理方面,我的物理课课下基本上没有作业,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希望学生课下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放松自己。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很重要,喜欢这一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我注重的是课上的效率,布置作业会精而又精,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习题,并且有层次性的针对每一阶层的学生。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网站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我对“物理备课大师网”还是情有独钟,每次耐心的整理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我会在作业本上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细心地写上我的评语,课上将他们在做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稳步向前。

在课后辅导方面,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对潜能生的辅导力度。比如,让一部分潜能生每天做一道物理题,学生可以直接拿着题目去办公室找我问,去找我的时候,我也会和他们闲扯几句,一来二去潜能生们也很乐意去找我询问问题。这样,潜能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成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使他们学得更加轻松,进步得也快,他们对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成绩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在考试方面,我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阜城二中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是比较传统的,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构建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班集体面前想表现、敢表现、喜欢表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的互动与交流。我尽量精讲精炼,节省出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掌握,一是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二是可以促进学生提高上课效率,有时效性。另外适时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可以深化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并提出新的问题,有利于递进式教学。

这半年我收获了教学技能,我知道了如何做到专业的备课,解读教材文本,分析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学会了很多教学策略,还有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何设计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写教案等。知道了如何上好一堂物理课,还学会了一些处理课堂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掌握了教学技能,规范了自己的教姿教态,规范了在课堂上的行为。学会了如何专业的观课以及进行专业的评课,不要随随便便的评价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会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所以这半年是成长的半年;这半年,是成功的半年。

半年的实习,我的物理教学成绩和班级管理能力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效,有了很大的进步,得到了同事和阜城县教育局领导和二中校领导的认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课堂对他们的影响都可谓十分深远,上好课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不管怎样,回顾过去,我为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而感到欣慰,真正地体会到了“教与学的快乐”。同时也看到自己工作的许多不足,总结过去,望眼明天,脚下的路依然曲折,肩上的胆子仍然沉重,为了阜城当地的教育事业,我还要尽我所能。

初二物理学科教学技能总结(二)

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物理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门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学生学习的科学态度。初二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上课讲解加演示,学生课后做练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的初二生,物理教学需要进一步实行改革。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从我十八年初二物理教学实践来看,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上好第一节课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物理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学生对物理课自然有一种新鲜感。物理是什么?物理有趣吗?物理有用吗?物理难学吗?怎么学好物理?带着这些疑问和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第一节物理课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而这些问题也正好是初二物理课本第一课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认真上好起始教学的第一课,使之有良好的开端,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削除学习物理的畏惧心理,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无疑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例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用漏斗吹乒乓球吹不走”、“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小鸟能平安站在电线上,而人站在地面触摸电线就可能触电”、“公园过山车快速通过圆环轨道顶端时人和车不掉落”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建立师生友谊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而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而“会学”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而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的重要基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要求物理老师具有丰富的常识,要广闻博览。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语言简练、幽默、亲切。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

三、构建兴趣物理教学按照心理学的理论,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直接兴趣是有意义的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而引起的,具有暂时性的特点;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产生的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因此构建“兴趣物理”教学就必须是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双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间接兴趣会起到主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帮助学生渡过这一“困难时期”。例如:学习“长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筒卷纸的总长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吸管能将瓶内的酸奶吸入口中?学习“浮力”时,问:为什么一小块砖不能浮在水面上,而质量高达几千吨的航空母舰却能在海上航行?学习“液化”后,问:冬天和夏天,家中开空调时,窗户玻璃上常常有小水珠,它是怎样形成的?它附着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学习“电功率”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当然“兴趣物理”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的同时也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应用举例来说,它要求物理老师具有丰富的常识,要广闻博览,举出的例子要准确无误,因此,它无疑是对物理老师的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的检验。

四、加强实验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实验教学要向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促使学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科学素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而转变。因此,要强化初二物理实验教学。实验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又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例如“浮力”教学中,引入浮力概念时,让每位同学用同一规格的测力计分别测量课桌上老师准备的小重物,然后再用测力计把小重物悬挂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将小重物提出水面,观察测力计示数如何变化,再用手向上托起小重物,观察测力计示数又如何变化。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能力,对物理研究问题方法有有良好的启迪作用。通过实验使抽象的物理概念更加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帮助学生找到和建立自信,使他们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兴趣。

五、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现行初二物理教材虽然改变了原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偏重课本知识的现状,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加强了个学科间的融合,使物理与生活实际联系更加紧密。这就对当代中学生学习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观察生活,要有较宽泛的兴趣爱好,要有较丰富的生活经历。而现代的孩子很难具备,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对于那些理论性较强、较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较为困难。例如,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瓦”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单位换算存在障碍;又如,“力”、“惯性”、“电功”、“电功率”、“磁场及磁感应线”、“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惯性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二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进一步明确要掌握的是哪些知识,要培养的是哪些技能;认真研读分析教材,帮助学生梳理出知识结构,总结其规律,使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查漏补缺,争取在知识准备上不留死角,不留疑点和盲点。解题训练也要有针对性,抓住中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思维方法。解题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特别要注意规范地做好各项练习,因为要想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具体地说,要做到两条:

一是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如果在平时练习中始终能坚持规范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时间稍长必然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能力一定会上升到新的层次。

二是要将习题做完整。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此外,一个完整的解题过程要有严密的逻辑过程;要有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单位的处理;有数字的运算。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物理概念、规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例如:机械运动的定义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这里“位置的改变”就是关键词;又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又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里“一切”、“没有受到外力”、“总保持”就是关键词。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七、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初二阶段的学习以理解和应用为主,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要重视观察、思维、分析、阅读、动手等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恰恰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习效率。相应于新课程的试题新颖、灵活,如果孩子学得死,要取得理想的成绩非常困难。因而培育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例如:在学习“刻度尺的使用”后,可以提出如何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一块砖的最大对角线的长度?又如:在学习“密度”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给你一张某城市的航拍照片,若干张厚度均匀的硬纸板,天平,剪刀,铅笔、复写纸,你如何测量该城市的实际面积?又如:在学习“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其他器材不变,仅把其中的电压表(或电流表)换成一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如何测量位置电阻的阻值?

八、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就是力量”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它是以应用为前提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必然服务于生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实际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与讨论的教学过程,也是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与活化的具体过程。把物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就会感到亲切、感到物理学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会激发起他们求知的主动性,进而产生思考与解答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当问题与生活、生产配合得越紧密,这种求知的主动性、解答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就越强烈。例如学习了“惯性应用”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车子没停稳之前不要往下跳;学习了“密度的应用”后,引导学生用密度的方法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学习了“连通器”以后,引导学生分析卫生间排水管弯曲部分防止臭气倒流的道理;学习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引导学生分析龙卷风为什么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学习了“电功率、电功”以后,启发学生应用白炽灯已知的电功率和耗电时间粗略测定电度表“走”得是否准等等。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九、加强物理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是《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物理学不仅涉及到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等科目,与经济、环保和社会发展等方面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研究其它学科如何为物理学服务,物理学怎样整合其它学科。要重点研究初二数学教材,特别是研究物理中用得较多的数学工具,在数学教材中的进度安排是否与物理相应部分同步;还要研究生物、化学等理科教材中与物理相关的内容。其次还要挖掘语文、地理、美术、音乐、体育、安全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中能与物理相联系的内容。教师要通过对各科教材的研究,充分认识到物理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总之,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课程改革,而初二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想学、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二物理学科教学技能总结(三)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高我国科技教育水平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更是广大中学物理教师所关注且必须身体力行的。而更新教育理念针对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有效教学则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一、实践“有效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各界对我国基础教育状况微词颇多。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基础教育界而挥之不去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家长、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不满意的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摈弃旧习惯、更新教育理念不再墨守成规做到与时俱进则尤为迫切。

1、“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提出并引起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由此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树立“有效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念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经常环顾周围审视同仁也常常反省自己。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工作非常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体现了很好的奉献精神。许多媒体也常用这样的语言文字夸赞他们甚至被誉为“红烛精神”。不少老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统考成绩、提高中、高考升学率不管白天黑夜加班加点采取题海战术但最终收效甚微。对于这种无效或低效教学他们往往责怪学生而缺少自我反省。事实上若老师首先重视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使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那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容易听清楚、听明白语言上能借助于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对调动学生情绪和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无疑都是有益的。

实施有效教学我们就必须做到:

①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②关注教学效益建立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③关注可测性和量化;

④具备反思的意识;

⑤建立一套有效教学的策略。并时时、处处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由此可见教育理论的学习对每个老师或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将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新教育理念在理解基础上的建立和实施则是教师能与时俱进、不致被时代淘汰的保证。而用新教育理念武装自己、进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是教师为祖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基本要求。

二、中学物理学科的教学现状和反思

1、我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在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总体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学段分布与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拔高使用现状较为普遍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我校基础教育质量制约着我校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物理学科遭遇的尴尬和变革机遇尽管物理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重要但在中学阶段的各个年级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颇为头痛。究其原因既有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也有因物理学科学习难度较大、概念比较抽象难懂而逐渐丧失学习信心的还有因老师追求中、高考升学率不顾学生实际一味加大难度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最终放弃的。上述情况无论属于哪种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的责任。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而教师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尤为重要它是教师能否积极投身教改、并使教改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从中考成绩统计可见一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高的考生群体各科成绩的平均水平都高但各分数段考生的物理平均分比必其他科目平均分都低。系统误差极大地挫伤了广大物理考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助长了一些人的功利心。很多人远离了吃力不讨好的物理学科而选择了易得高分的学科。

三、有效教学在物理学科中的实践初探

1、寻找有效教学在物理学科中的切入点根据赫斯特等人的研究有效教学应该保证学生有兴趣能自我激发动机有自主权。这样学生大脑完全投入到处理教材和学习任务之中他们就会一直学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有效教学”的精髓就是学生不仅学到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要使学生的学习能达到此种境界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因为学习不是玩电脑游戏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魔力但我们应从中得到启发并加以改进如何想方设法使起始阶段的知识尽可能的丰富有趣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待他们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后再进行较深入的理论分析探讨就方便多了。由此可告别物理学科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历史。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实验性强、概念性强是它的两大特点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初实验设备匮乏时很多老师只好重视概念教学以弥补不足现在实验设备得到满足时仍有不少老师嫌麻烦、图省事而尽量少做实验或用课件来代替实验实际上是进入了物理教学的误区。演示实验的功能就是展示相关物理情景、过程让学生通过对鲜明实验现象的观察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既能满足青少年的猎奇探究心理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分组实验则是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去认识现象、体会要领和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和物理新教材的实施为课程改革和广大师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构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教师在自身多参加研究实践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摸索我以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创新设计实验为切入点注意把它们与教材有机地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促进物理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从头开始、借助探究实验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作为物理学科的第一节入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健康、顺利地开展毫无疑问影响甚大。我认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先入为主”的习惯若能一开始就实施有效教学吸引着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将此教学理念认真贯彻、实施于中学物理教学全过程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尝试。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什么是振动传播声音的介质又是如何运动的如何能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理解、信服并接受是本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上课前一天我要求每人用细铁丝或细铜丝制作一个带把的直径约5cm的圆环准备下一节课用。尽管大家对“做圆环干什么”有些纳闷第二天还是都把做好的圆环带来了。

早在介绍《科学之旅》时我们曾用会跳舞的小人说明物理的有趣。我认为和课本第12页图1。1-1“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的几张图片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作为初二学生在不做深刻分析的前提下对振动的理解确实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在声音产生的新授课上我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图1.1-1的四幅图片简单讨论后又把“会跳舞的小人”实验演示了一遍还请几位同学上台先后用手轻按音响面板感受音响面板的运动状态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分别加以描述归纳出音响水平放置时上下抖动竖直放置时前后抖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以钟摆为例进而给出了振动的定义。鉴于多数同学还没有切身体会我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音叉、泡沫塑料球等装置如右图所示音叉两侧各放置一只紧靠音叉叶片的泡沫球使悬挂泡沫球的细线保持竖直。传统做法只在一侧悬挂泡沫球实际上此种状况下泡沫球的运动并不能说明音叉在振动因泡沫球悬挂于音叉左侧时向左敲击音叉后音叉叶和泡沫球会一起向左运动即使我们握住音叉使其静止泡沫球与音叉撞击后仍旧保持原来的运动而改成两侧各悬挂一只泡沫球敲击音叉后两只泡沫球分别向左右摆动就能很清楚地说明音叉在振动请大家注意观察用塑料小槌敲击音叉时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敲音叉音叉左侧的泡沫球总是向左运动音叉右侧的泡沫球总是向右运动当我向同学们提出静止的泡沫球为何会运动为什么音叉左侧的泡沫球总是向左运动音叉右侧的泡沫球总是向右运动时同学们都能很好地回答出静止的泡沫球之所以会运动是由于音叉运动所引起至于为什么音叉左侧的泡沫球总是向左运动音叉右侧的泡沫球总是向右运动那是由于音叉左右振动所引起的。由此可见虽然仅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泡沫球就可以把不可见的音叉振动通过左、右泡沫球的运动放大后科学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将这一教学难点、重点较好地解决了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标。

在接下来学习声音的传播时虽然用演示实验“真空罩里的钟声”能使学生感受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正是传播声音的最常见介质。但空气和其它介质传播声音时是如何运动的由于看不到摸不着又让他们困惑了。此时我拿出装肥皂水的烧杯让大家取出带把的金属圆环在肥皂水里刮过后金属圆环上留下了肥皂膜再让他们将肥皂膜竖立仔细观察周围无声源时、分别对着正在发声的音响、说话的人嘴和被敲击后的音叉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四种情况下肥皂膜的运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思考加以总结。由于现象鲜明同学们认真讨论后很快有了自己的描述没有声源时肥皂膜静止音响发声时、人说话时、音叉被敲击后发声时肥皂膜都会前后振动。进一步的分析、归纳可知肥皂膜的振动是由声源振动、通过介质传播的结果肥皂膜的振动是把不可见的空气运动形象化、可视化了。并由此得出结论空气和其它介质传播声音时传播的是声源振动这一运动形式。至此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我也有了如释重负后的轻松和喜悦。

3、以“物理创新实验设计”为切点将“有效教学”落实于物理课堂内外盘锦市教育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制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它鼓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运用已有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对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既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物理教学又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有了展示的舞台还能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演讲才能更能将“有效教学”落实于物理课堂内外。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声的利用》中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去掉罐头盒两端的盖子给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对准烛焰敲橡皮膜烛焰跳动。当有同学对实验效果不太满意提出“敲槌灭火”的设想以便我们对声波传递能量有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印象时我及时给予鼓励并且从张嘴吹烛焰、喇叭等生活经验予以启发还介绍了“伯努利原理”。汤浩、王常昊等同学听后热情很高找来器材反复推敲、多次试验终于研制成了“声能灭火器”有效地展示了声音具有能量、声波传递能量。不但生动地阐明了物理原理还易于操作又能给大家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在盘锦市教育局开展的“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

4、在系列探究实验中找出规律认识现实物理世界本质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用细金属丝制作一个带把的直径约5cm的圆环将圆环在肥皂水里刮过后金属圆环上就留下了肥皂膜别看这个装置容易制作且其貌不扬可肥皂膜的作用还真不小颇为神奇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它我们完成了初、高中物理学习阶段的好些个实验

①声音具有能量用肥皂膜对着正在讲话人的口或是发声的音叉共鸣箱、播放音乐的音响都会看到肥皂膜在轻微地运动而当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时肥皂膜也会静止。因一切运动的物体均具有动能由此可见肥皂膜的运动是由声源发声的物体运动、通过空气这一介质传播引起的由此可以表明声音具有能量。

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还可将肥皂膜对着发声音叉的共鸣箱口或其它发声的物体注意观察肥皂膜的运动情况可以看见肥皂膜在平衡位置附近左右振动进而知道发声的物体将其自身运动形式通过空气传递给肥皂膜。肥皂膜的振动是把不可见的空气运动和声源的运动状态可视化了从而帮助我们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同时还可显示鼓膜的工作状态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

③声波是纵波我们知道最普遍的声波是由发声的物体振动通过空气做介质传播的。用肥皂膜不但可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还可方便地检验声波是纵波。具体方法是先让肥皂膜平面与声波传播的方向垂直放置可清晰地看到肥皂膜前后振动而将肥皂膜平面沿声波传播的方向放置时无论声源振动如何激烈振动时间有多久却始终看不到肥皂膜的振动可见声波振动的方向与其传播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根据机械波及纵波的定义由此可断定声波是机械波且是纵波。

④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在细金属丝制作的带把圆环上系一截略大于直径的细线将圆环在肥皂水里刮过后金属圆环上就留下了肥皂膜。此时被肥皂膜包围的细线呈现自然弯曲状未被拉紧且将肥皂膜一分为二当将细线一侧的肥皂膜划破消失后细线就会被另一侧的肥皂膜拉紧且弯向肥皂膜。由此可见开始细线受到两侧肥皂膜的分子力作用而平衡而当细线一侧的肥皂膜被划破后细线因只受一侧肥皂膜的分子力作用被拉紧向肥皂膜弯曲。此现象可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⑤光的干涉将金属圆环上的肥皂膜竖立时我们会看到本来无色透明的肥皂膜变成了彩色薄膜。这种彩色薄膜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是因为当金属圆环上的肥皂膜竖立时在重力作用下肥皂膜就会变成从上到下厚度逐渐增大的劈形膜。根据光的干涉原理光照射到肥皂膜的前后表面时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当从肥皂膜前后表面两次反射的光程差是光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反射光因反相而削弱或抵消而当两次反射的光程差是光的波长的整数倍时反射光因同同相而加强。因白光里含各种不同波长的彩色光故肥皂膜上不同位置会因不同的光程差使不同波长的某种色光被加强而显示对应的颜色整个肥皂膜也就变成彩色的了。当然若肥皂膜从上到下厚度均匀增大的话则形成漂亮的彩色干涉条纹。由此可见肥皂膜可帮助我们认识光的干涉。

不起眼的肥皂膜在我们的挖掘下竟然绽放开如此绚丽多姿的花朵。当来自几个年级的同学们看到共同努力的成果时无不相互道贺露出灿烂的笑脸。“肥皂膜尚且有如此大的潜力何况你们这些聪明能干的俊男靓女以后一定会前途无量啊”这句看似不经意的调侃不仅当时会在他们心中泛起涟漪更会成为他们今后前进道路上鞭策自己的永恒动力甚至可能会由此成就他们日后的辉煌。

以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创新设计实验为切入点去尝试、实施“有效教学”既加深了我对“有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也尝到了“有效教学”的甜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有效教学”显现出其强劲的生命力。多次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

在尝试、实施“有效教学”过程中我欣喜地找到了物理学科实施有效教学的一条好途径--以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创新设计实验为切入点。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我们都要发扬当年苏州大学物理系主任朱正元老先生“坛坛罐罐做实验”的艰苦奋斗精神将“有效教学”理念贯彻于中学物理教学全过程一切从效果出发想方设法把不可见的现象可视化既有助于学生的观察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其成效也坚定了我沿着“有效教学”这条路走下去的信心和决心。原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指出“学生有没有创造性关键在中小学中小学的关键又在教师教师学会启发学生很重要。”他还说“好的教育是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并注意发展个性的教育好的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把自己脑海中的火种点燃而不是把它扑灭。”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值得每个有责任感的老师深刻反思、认真实践。而要实施素质教育贯彻“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育理念教师本人更得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速自身专业化发展多思考、多思索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教育和教研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