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教学设计

2016-11-08

相信很多人都不熟悉《戴震难师》这篇文章吧?接下来的部分小编为您准备的部分你可能会感兴趣,希望你能够喜欢!

《戴震难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2、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学会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3、了解有关戴震、段玉裁的常识。

4、疏通文意,整体把握短文的中心,明确其中蕴涵的道理。学习戴震勤于思考、积极质疑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戴震勤于思考、积极质疑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疏通文意,整体把握短文的中心,明确其中蕴涵的道理。学习戴震勤于思考、积极质疑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教学策略:

1、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释疑难,教师只作适当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只学不问,并非学问。”如果求学只一味相信书本,相信老师,缺乏怀疑

精神,那么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一个成功的学者决不墨守前人的旧说,而是有所怀疑,有所创造。

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可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于读书,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

我国清代的戴震就是不迷信书上已有的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时的戴震读书塾时是如何质疑、反驳老师的。

(出示幻灯片1)

二、朗读课文。

1、解题: (出示幻灯片2、3)戴震难师,难读nàn 质疑、反驳、论说、争辩等。

2、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语气、语调。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此非/常儿也。

(2) 教师订正读音,分男女生读。

三、知晓作者。

(出示幻灯片4、5)

1、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乾隆举人,官至四川巫山县知县。所著《说文解字注》是研究文字训诂学的重要参考书。本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这是一部按年月记载戴震生平事迹的书籍。

2、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四库全书》的纂修官之一。段玉裁是他的学生。

四、疏通文意。

(出示幻灯片6、7、8、9)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每组推选一人为组长,一组长为主,看哪组最快而且准确。每组推选出一名分角色朗读的人选。)。教师巡视,解答疑难。

用“△ ”符号标记出需要重锤敲打的词语。

日数千言不肯休(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

教师对有关字词进行讲解。

全班齐读。

五、分角色朗读。(出示幻灯片10)

小组讨论角色和朗读方法,推举三人分角色朗读,其中一人旁白;

要求仔细揣摩角色特点,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

六、问题探究:

1、“戴震难师”表现了少年戴震的什么精神?(出示幻灯片11)

明确:戴震才刚会说话,在学习中就能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前人的结论,表现了少年戴震善于质疑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2、文章用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少年戴震的这些特点的?

明确: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3、你对这位老师有何评价?(出示幻灯片12)

明确:这位老师实事求是,对戴震予以高度评价,是位好老师。

4、戴震能把老师问得“无以应”,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出示幻灯片13)

明确:学习要开动脑筋,要多问为什么,才能真正学出成果。

5、如何正确看待“戴震难师”所提的问题?(出示幻灯片14)

明确:这篇短文写了戴震读私塾时向老师提出疑问,难住老师的故事。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确切的记录,后人是不可能知道前人发生的事情的,尤其是不可能知道前人发生的事情的细节。戴震以此为出发点,来问老师有关孔子的事情。对于一个尚处于启蒙的儿童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老师也称他为“非常儿”。我们学习本文,重在学习戴震的质疑问难的精神,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七、课堂检测:(出示幻灯片15)

八、教师小结:(出示幻灯片16)

戴震难师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要勇于发问、善于发问、勤于发问。作为学生,我们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九、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17、18)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收集关于质疑的名言。

3、收集由于质疑而得到好处的故事。

4、你有由于质疑而得到好处的经历吗?说出来给大家借鉴借鉴。

《戴震难师》原文欣赏

先生(戴震)是年(这年戴震十岁)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老师)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朱熹)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戴震难师》的译文

戴震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积累积得太久的缘故吧。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熹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戴震追问道:“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那么朱熹怎么知道?”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答,说:“这不是一般的孩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