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决策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论文
循证决策的基础是知识管理。要提高企业的循证决策能力,就要把企业打造成善于管理知识的机构。今天小编将与大家分享:基于循证决策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
基于循证决策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和多变,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使中国企业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同时也面临着持续不断的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挑战。复杂的外部竞争环境使企业决策的难度不断加大,传统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1]。循证决策作为一种新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决策模式,它的出现适应了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文献正在逐步增长。循证决策是依据证据进行决策,证据就是知识,知识管理是循证决策的基础。因此,企业循证决策的过程本质上是知识管理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要提高循证决策的水平,最核心的内容是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
1 循证决策的本质是基于知识的决策
循证决策(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源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发展,是循证医学的决策模式[3]。循证医学是为了弥补传统经验医学不足而诞生的新的疾病诊疗模式。传统经验医学以个人经验为主,医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高年资医师的指导、教科书和医学期刊上零散的研究报告为依据来进行临床决策,其结果是:一些真正有效的疗法因不为公众所了解而长期未被临床采用,一些实践无效甚至有害的疗法因从理论上推断可能有效而长期广泛使用。经验医学在处理单因素疾病问题上更有效率,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因素疾病逐渐成为人类疾病谱的主体,传统经验医学的弊端日益明显,无法适应复杂疾病诊疗的需要,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循证医学。
与经验医学不同,循证医学实践既重视个人临床经验又强调采用现有的、最好的研究证据,认为两者缺一不可。循证医学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曾将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治疗措施”。根据这一定义,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认真、明确和合理应用现有最好的证据来决定具体病人的医疗处理,做出准确的诊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争取最好的效果和预后。最近,Sackett教授本人修正了循证医学的定义,使之更为全面、更令人信服。循证医学的最新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显然,现代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既要努力寻找和获取最佳的研究证据,又要结合个人的专业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和演变的病理生理学理论以及个人的临床工作经验,结合他人(包括专家)的意见和研究结果;既要遵循医疗实践的规律和需要,又要根据“病人至上”的原则,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和实际可能性,而后再做出诊断和治疗上的决策。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4]。
卫生部前副部长殷大奎曾明确指出:“循证医学是一场将知识转化成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革命。”[5]根据知识管理的理论,可以把循证医学中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性知识,比如研究证据、病理生理学原理以及病人的检查检验结果等。这些知识以硬数据的形式存在,容易交流和共享。另一类是隐性知识,包括医生的经验、技能、价值观等,这些知识的特点是高度个体化而且难于格式化。以这些知识为基础,结合患者的意愿和病情的实际从而做出临床决策。临床决策是这样,对于企业的决策来说同样如此。在企业决策中,决策的质量要受到决策者的价值观、决策的经验和技巧以及所能获得的研究证据和各种数据、信息的影响。决策者的价值观、决策的经验和技巧是知识管理理论所认为的隐性知识,而研究证据以及从各种途径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则是显性知识。决策者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结合,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所以说循证决策是基于知识的决策。
知识管理理论认为,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过滤和传递的过程[6]。在这一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要经过多次转化。对于基层决策来说,对显性知识的依赖可能较大,但越是到高层决策,隐性知识的比重就越大。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越是隐性的知识越有价值。隐性知识是建立在很多信息基础之上的,在与大脑的耦合关联之上建立起来的,决定了对显性知识的获取与应用能力。现代企业的竞争,难度和风险较大,最关键的是战略层面的竞争。在战略决策过程中,隐性知识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述和传播,对决策的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
2 证据是知识管理的成果
循证医学的实施一般分为5个步骤:提出问题、获取有关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解决问题、效果评估。因此,获取证据是实施循证决策的核心。循证医学中的“证据”,是以某一具体临床问题为基础,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并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的出现及时更新。证据产生过程的本质特征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知识和信息的二次定量综合,是数据和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管理的过程。
虽然企业决策中的证据与临床决策中的证据在形式和获得途径上并不完全相同,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证据是知识,是从数据和信息转化而来的,是知识管理的成果。不论是在医疗机构还是在企业中,证据的产生过程都可以通过信息的纵向价值链理论来进行解释[7]。信息纵向价值链主要由4个层次构成,即: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信息的增值,即把数据转化为知识,为企业员工的决策和行动服务,最终转化为员工的能力,即智慧。
一般来说,数据和信息不会自动转化为知识。从数据到知识增值的关键要素是人,增值程度主要受人的隐性知识的影响。隐性知识的投入比例越大,信息的增值幅度就越大。从数据提升到信息,主要是在数据之间建立相关性,使之有序化和结构化。从信息提升到知识,主要是在信息与用户需求之间建立联系,根据用户的需求,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从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信息相比,知识与用户的需求是高度相关的,直接为制定决策和行动方案服务。越到信息价值链的顶端,隐性知识的含量越高。
在企业循证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证据的产生即从数据提升到知识需要经历4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发现决策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由于知识是与人的决策和行动密切相关的,在数据提升为知识的过程中,对数据的选择、分析和评价始终都应该紧紧围绕着决策者的需求,这就需要知识管理人员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引导决策者表述自己的需求,并在交流中不断深化对自身需求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激发出对潜在需求的意识,这样才能使知识管理过程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第二个环节是对现有的信息源进行选择和评价。由于知识主要用来服务于人的决策和行动,主要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信息的获取要更多地依赖于对实际环境和状况的考察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获取图书、期刊中的数据和资料,更要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大量非正式出版信息、灰色信息、人际交流信息以及日常积累的原始数据等都是重要的分析对象。
第三个环节是过程分析和问题诊断阶段。知识管理者在收集和处理大量第一手信息和第二手信息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程序和分析方法,识别和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这一阶段,知识管理者主要调动自身的隐性知识,包括专业技能、经验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对现实给予解释和说明。
第四个环节是将信息提升为知识的最关键的环节,也就是信息增值潜力最大的环节。在这一阶段,知识管理者要在准确把握决策者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其决策和行动提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意见,即证据。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汇总和归纳的过程,而是根据信息中所提供的信号和依据提出自己创见的过程,即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管理者要凭借自身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对决策者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看法。这是在大量采集和分析已有客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主观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管理者所具有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他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
通过这4个环节的知识管理活动,数据转化为知识,即循证决策所需要的证据。决策者把证据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根据应用的效果对证据的科学性进行评价和改进,以便在后续相关决策中继续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数据得到了增值,转化成为了知识,知识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决策经验和能力等隐性知识(即智慧)也得到了丰富和提高,为以后获取数据、研究证据和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因此,循证决策的过程既是知识创新的过程,也是知识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能力和素质提高的过程。
3 基于循证决策的企业知识管理对策
循证决策有利于提高企业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重要决策模式。既然证据的本质是知识,知识管理是循证决策的基础,所以要提高企业的循证决策水平,首先要提高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
3.1 树立循证决策的理念,增强知识管理的自觉性
当前,在管理、经济、教育等领域,循证决策的理念还十分淡薄,成为阻碍循证决策实施的首要因素。理念的本质是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人的行动都是在理念的支配下进行的,所以要实施循证决策,企业首先要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循证决策的理念。企业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循证决策是一种科学决策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循证决策是企业必须采用的模式,任何其他的决策模式都将会变得不合时宜。企业的管理层尤其高级管理者要率先垂范,在决策时做到主要以证据为基础,而不是主观臆断或者进行经验决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其他员工。企业要积极营造循证决策的氛围,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或者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进行循证决策,使循证决策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为。
此外,企业还要增强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和行动的自觉性,使员工充分认识到循证决策和知识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如国内对知识管理比较公认的定义所表述的:“知识管理是对一个组织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所以,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契合了循证决策实施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3.2 提高员工个人循证决策的知识水平
决策都是由人作出的行为,在理想情况下,知识管理人员可以帮助决策者搜集证据、协助进行决策。然而,有时候决策者必须在未事先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决策,有时候必须在极不便利的条件下做出决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决策者往往要独自实施循证决策。要实施循证决策,企业首先要提高员工的循证决策能力。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人的能力是由人所掌握的知识构成的,所以提高员工循证决策能力的重点是提高他们循证决策的知识水平。这里所说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隐性知识。
循证决策的显性知识主要指关于循证决策的系统的理论知识,比如循证决策的概念、产生过程、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价值或意义、实施的步骤、主要的影响因素等。学习显性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员工了解循证决策的基本情况、价值和实施的必要性,提高员工实施循证决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循证决策的隐性知识主要指员工实施循证决策的各种能力,包括提出和确定问题的能力、检索信息和证据的能力、制作和评价证据的能力、应用证据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主要体现为处理特定问题的经验、技能、技巧、认知方式等。
循证决策显性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者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即通过正式学习的方式进行。而循证决策隐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进行。通过实践学习,就是借助工作中决策的实际问题,应用和强化学习到的理论,然后再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由于隐性知识不容易表达和交流的特点,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由经验丰富的员工指导年轻员工学习相关的经验和技巧,在长期共同工作的过程中,把师傅丰富的隐性知识传授给徒弟。
3.3 建设支持循证决策的知识管理系统
企业能否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为决策者提供决策需要的数据、信息或者知识,以便研究和应用证据是实施循证决策的关键,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方便高效的知识管理系统。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图书或者期刊等文献,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如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相关的证据库等,国际互联网,电脑及保存和管理文件的软件,知识管理人员等。没有这些人力、物力的支持,任何个人和团体都难以在循证决策上真正有所作为。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独自建立完善的文献或者电子数据库支持系统既十分困难,也没有必要。企业可以通过与拥有相关资源的高等学校合作,或者通过企业间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解决相关文献或者信息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在管理、经济、教育等领域高质量的证据较少且十分分散,因此企业应努力建设自己的证据库。一方面,应对已有的证据进行全面的获取、保存、合成和共享,另一方面要对新创的证据进行查重纠错、及时评价。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仍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8],通过对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的企业合作所获取的证据进行整合分析和相互印证,可以为企业的证据库增加更多高质量的证据。
3.4 建立支持循证决策的知识管理机构
循证决策的基础是知识管理。要提高企业的循证决策能力,就要把企业打造成善于管理知识的机构。知识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技术的应用问题,还涉及人员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知识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组织结构的调整等多方面的问题。为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的顺利进行,应成立专门的知识管理组织,具体负责知识管理工作的实施。由于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当前绝大多数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建立了知识管理机构。企业的知识管理机构一般包括知识管理的高层领导即知识总监(Chief Knowledge Officer,CKO)、知识管理的职能部门和知识管理业务人员3部分。
CKO是企业高层领导的耳目和左膀右臂,他不仅要参与企业的决策工作,使知识管理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同时还要总揽企业的知识资本,并洞悉哪些知识资本能够给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除此之外,CKO的责任还包括制定审核企业知识资本的程序、确定评估不同知识产品价值的标准、制定运营企业专有知识的方案等工作。
知识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企业的日常知识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对企业内部显性知识的调查、统计、搜集、整理和编目,知识库的设计、建设和内容录入或者导入,隐性知识的识别、确认、记录、结构化和录入知识库,企业外部网络知识的发掘、获取、过滤、组织和入库,在此基础上绘制专家网络和知识地图;再有就是负责企业知识资产管理、知识服务管理和规划研究与管理支持等。
企业知识管理的业务人员是指在企业各个科室中具体负责知识的搜集、整理和上报的工作人员,可从各科室的业务骨干中选择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人员,对他们进行知识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培训,由他们来负责自己所在科室的知识管理工作。
3.5 建设基于循证决策的企业知识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并得到共同认可的群体意识,是形成企业管理风格的文化基础,其主体是隐性知识。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人的自主能动性、知识共享心态以及管理者的引导起着决定作用,这些都需要全体企业员工能够共同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高度重视个人经验、专业技术和创新,从而为知识的交流、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
支持循证决策的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文化、学习文化、合作文化、虚拟文化等特征。企业要尽量创造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共享知识的环境,鼓励员工勤奋学习、积极思考,促进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企业的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树立榜样去影响员工,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如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等正规教育,并在企业中组织各类业务知识的学习,或开展各种经验交流会等。另外,还要注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通过午餐会、企业发展沙龙等方式鼓励员工交流、共享隐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