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毒蛇

2017-06-05

谈及蛇的话题,难免让人胆寒。想要知道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毒蛇是什么那就更加要注意了。

世界上体型最小的毒蛇——纳米比亚侏膨蝰

纳米比亚侏膨蝰(学名:Bitis schneideri):是最小的蝰科咝蝰属蛇类,体长约为18至25厘米,最长达28厘米。身体短粗,头三角型。和所有蝰亚科的物种一样,眼与鼻孔之间不具有颊窝。眼位于头顶部,瞳孔纵置,鳞片厚实具强棱,身体土黄色,和沙漠融为一体,并有大块的淡褐色斑点,尾部黑色,可以引诱猎物。夜间出来活动捕食,白天躲在沙层下或植物阴影下,眼睛露出沙面。为剧毒蛇类,毒性很强。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如小沙鼠、鸟类和其他小的脊椎动物。卵胎生,每次产4-10个幼体。该物种适合极其干旱的生境。分布于纳米比亚和南非的沙漠地区。

形态特征

纳米比亚侏膨蝰是最小的蝰科咝蝰属蛇类,体长约为18至25厘米,最长达28厘米。身体短粗,头三角型。和所有蝰亚科的物种一样,眼与鼻孔之间不具有颊窝。眼位于头顶部,这是蛇类中唯一有此特点的就是纳米比亚侏膨蝰,这样的眼睛构造有利于他在沙层下观察。爬行方式很特殊,在流动的沙丘上做对角向侧行运动,留下J字形状的痕迹,非常迅速,并可以迅速地把身体埋在沙中,隐蔽自己,只把眼睛露出观察周围的动静。瞳孔纵置,鳞片厚实具强棱,身体土黄色,和沙漠融为一体,并有大块的淡褐色斑点,尾部黑色,可以引诱猎物。

具有空心獠牙,在咬住猎物时会注射毒液进入受害者的躯体,不使用时,这些尖牙可以折返,并靠在嘴的上颚处。

生活习性

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罕见的物种。夜间出来活动捕食,白天躲在沙层下或植物阴影下,眼睛露出沙面。为剧毒蛇类,弱毒性,毒液注入细胞会引起疼痛和肿胀,因生活在偏远的沙漠地区,一般不会对人造成危害。白天采用伏击方式捕捉路过的小蜥蜴,晚上主动追捕猎物,主要捕食蜥蜴、石龙子和壁虎,也吃小型哺乳动物,如小沙鼠,及鸟类和其他小的脊椎动物。卵胎生,夏季繁殖,每次产4-10个幼体。平均寿命10年。

毒性研究

学者胡瑞尔(Hurrell, 1981)曾因左手食指遭纳米比亚侏膨蝰所咬,而作出相关的毒性研究。被纳米比亚侏膨蝰所咬后的即时症状包括伤口疼痛、肿胀、肌肤褪色、流血等。被咬一天后,伤口附近会出现一块宽约5毫米的血肿。根据胡瑞尔的情况,约于3至4天后,其伤口肿胀及痛楚均明显开始平复;两周后伤口痊愈。除了伤口肌肉组织的损伤外,没有任何身体内部系统出现受创的现象。尚未有专治此蛇毒素的血清。

分布范围

分布于纳米比亚和南非的沙漠地区,该物种适合极其干旱的生境。主要生活在纳米比亚海岸沙丘地区和纳米比沙漠,亦分布于南非纳马夸兰的海湾。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199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