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是我们高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2.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有人问我,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吗?我要说是的。我对人生的三个真谛——价值、目标、宗旨都很清楚,我知道我要往哪里去,所以我很快乐。无论怎样,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比如我,就很珍惜我的‘小鸡腿’,不要放弃,爱别人,每天向前走一小步,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的目标。”——尼克•胡哲。这一观点体现了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4.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将在北京举行。100多年来,历届世界哲学大会一直在不断反思、研讨关于科学、文化、宗教、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
①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
②哲学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人聪明
③哲学能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每个具体问题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5.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
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6.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了
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
7.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下列观点与之相对立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吾心便是宇宙
C.天地为万物之本 D.存在就是被感知
8.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如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③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
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星座”这个词在中学生中很流行,部分中学生把星座运程与考试、情感和今后的工作挂钩。从哲学上看,他们的行为体现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11.《庄子▪外篇•秋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2.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13.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顾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世界观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③物是观念的结合 ④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4.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有人因此总结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以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的是
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 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必然宽 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气者,理之依也”与“物是观念的集合”的分歧是
A.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B.围绕着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而形成的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
16.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下列表述与此观点蕴含的哲学思想相近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③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④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予少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7.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源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的原因在于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19.恩格斯曾经预言:“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运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19世纪的预言,正在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永恒不变的
②批判吸取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与费尔巴哈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
③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的产生始终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1.习近平多次指出,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在实践基础上坚持了辩证法与可知论的统一
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③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迎来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先导作用。这种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②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据此回答23-24题。
23.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一论断强调了哲学的地位和作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②哲学是现实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具体知识
③哲学具有批判的功能,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并推动时代进步
④哲学具有反思的特点,真正的哲学引领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
①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体现改革开放新的时代精神
②突出中国文化特色,全面传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③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
④弘扬革命批判精神,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一切研究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2015年初,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做事情一定会取得成功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关于地震的预测,地震学家指出“震动”是地球的常态,目前只能依靠地质、统计以及地震前兆等综合因素来判断某一地区在某段时间是否可能发生地震,但不够精准。这说明
①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世界上还存在尚未认识之物
③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存在的 ④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7.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8.在哲学史上,对于“运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物质是惰性的,它的运动仅仅在外方作用下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这一观点
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唯一的特性是运动
B.看到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正确指出了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D.看到了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29.东晋僧人僧肇在《物不迁论》中说:“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①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②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飞矢不动
④“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归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0.“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
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 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
C.理论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 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
31.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B.创造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人们可以为所欲为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32.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人口3386的挪威小镇Rjukan并不能享受到多少阳光。那里的人民一年之中有一半时间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黑暗的冬日说再见,工程师安装了三个300平方英尺的定日镜,将冬天的阳光转射到山谷,将城镇广场变成日光浴场。这表明新$课$标$第$一$网
A.人可以改造规律和物质世界
B.人的意识活动是无所不能的
C.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33.右图漫画“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启示我们
①成功离不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只要个人努力了就能取得成功
③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们有没有意识
④尊重规律利用条件才能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近期,我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其数量比大熊猫还少。食物资源锐减、长江航运、污染物排放是长江流域物种消亡的三大“杀手”。如果长江流域的顶级物种相继消亡,就意味着一个有生命的河流的“行将就木”。这充分说明
①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②实践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对自然的破坏难以避免
③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然会对自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④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35.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Ⅱ卷(3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36.(10分)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2分)有什么历史局限性?(4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定义物质的?(4分)
37. (8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抗拒的历史进程。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8分)
38.(12分)L县气候宜人,农业基础雄厚,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号召中,全县干部群众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部分干部观念陈旧,在“现代化即工业化”思想的引导下,盲目引进工业项目,结果远离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导致耗费巨资引进的项目因成本过高倒闭、破产;县政府常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无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策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本质”的有关知识,评析L县的发展思路。(12分)
高二月考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B 6.D 7.C 8.A 9.D 10.B
11.C 12.D 13.C 14.B 15.B 16.C 17.C 18.B 19.D 20.D
21. C 22.B 23.D 24.B 25.D 26.D 27.A 28.B 29.B 30.A
31.D 32.C 33.B 34.A 35.B
36.(10分)(1)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2分)。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2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2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4分)
37. (8分)(1)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分)经济全球化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发展,就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抗拒这一进程。(2分)
(2)客观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2分)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趋利避害,促进自身发展。(2分)
38.(12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L县脱离本县实际盲目引进项目,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应立足本县特色、优势,科学发展;(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错误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教育阻碍作用。L县的错误发展思路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3分)
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L县政府片面强调行政干预,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3分)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L县政策朝令夕改,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决策应做到可持续发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