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看看父母美文

2017-05-26

在外工作同志们要常常回家看看,多点打电话回家,父母还在家等着我们。其实,父母的期待也许很简单,只是想我们常回家看看而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回家看看父母美文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回家看看父母美文篇1:回家看父母

作者:李一

连续几天的阴雨,心里莫名的烦躁。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着每周回父母家一次,这次由于工作原因连续十几天没有回家看父母。早上十一点左右,给母亲打完电话,悄悄溜出单位,带上妻子女儿一路直奔父母家。

雨后初晴,天空蓝的纯净,道路两旁的松树经过夏雨的洗礼显得分外惹眼,绿的爽朗清新,田间的玉米已有半人高了,玉米叶随风摆动,犹如清水梳妆后的新娘轻舞腰肢,不知名的小鸟在中啼鸣飞翔,不时飞进玉米从中。妻儿不自觉的随着车子的音响唱起了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不觉间,已到家门口,父亲早已等候在大门外,虽说我们几乎每周回家,但是看着我们三口的归来,父亲还是显得异常兴奋,拉着女儿的手,问长问短,问女儿的中考成绩,要女儿在家住几天,执着的女儿这会可能还不会理解老人的心情,后来父亲又坚持要午饭后和我们一块回城,说给女儿买辆自行车,女儿上高中时方便,也许只有我会理解老人的坚持,理解“隔代亲”效应。看着桌上,一壶浓茶正冒着热气,家的感觉如此亲切。

母亲照例在厨房里,又是炒,又是煎,又是炖的,搞出了一大桌子菜。天气热,厨房里温度更高,平时就爱出汗的母亲脸上满是晶亮的汗珠,薄汗衫的后背都湿透了。我说就是自家人吃饭,没必要搞这么多菜,太辛苦了。不过说了也是白说,哪怕只有我一个人回家,母亲也总是要搞好几个菜,俗话说“娘肚子里十个崽”哪怕这个崽也是做爷爷、奶奶了,做娘的还是习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心意。

母亲指着桌子上的菜,告诉我这些菜都是她种的,现在菜园子的的菜他们两个已经吃不完,早上还送了邻居一些,剩下的长豆角、黄花菜等全部晒了,等入冬以后煎菜吃,妻子连忙夸赞母亲的精明能干。母亲愈发高兴了,“老小老小”,人老了跟小孩一样喜欢听好话。不过,谁又不喜欢听好话呢,何况妻子说得一点也不夸张,今年六十四岁的母亲只字不识,却总结了好多生活经验,她凭借着自己的勤劳节俭,养育了我们一家人,即使在困难时期,我们也经常能吃到母亲的变样饭。母亲的勤劳、节俭是我们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父亲端过一盘杏子,招呼我们尝尝,这是他从自家麦场边栽的杏树上刚摘下来的。谈起父亲在麦场边开辟的小果园,父亲来了兴致,父亲说今年他又新栽了草莓,明年就可以结果子。父亲的果园里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苹果、梨子、杏子、核桃各类时令水果,几乎全被父亲收集齐了,等到收获的季节,父亲就开始挨个给我们姊妹四个打电话,这周杏子熟了,下周梨子黄了,在下一周枣子红了。每每这时也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看着我们姊妹几个说说笑笑,连吃带拿,父亲总不忘告诉我们,回家多分邻居一些,记着下周回来吃梨子。

吃完饭,父亲坚持要到园子给我们摘一些水果和蔬菜,父亲蹬上小木梯,几下就爬到了木梯的顶端,父亲坚持说,顶端的杏子甜,看着父亲攀爬在木梯的顶端,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已经六十六岁的老父亲,依然攀高爬低,每天骑着摩托车,在水泥厂打零工,劝说父亲多少次不要再做零工了,父亲坚持说,“庄稼人要坚持劳动,干了一辈子了,如果一旦歇下来,会百病缠身。”我也只好作罢。

从我聆听父亲的教诲到每次回家我都要提醒他时刻注意安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与父亲转换了说话的角色,看到那个拉缸换粮,力量无穷大的父亲,逐渐成了耳笨眼花温和的小老头。想到曾经认为总是安然地守候在老家的父母,终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心里就酸酸的,眼睛也湿湿的。生命的延缓与交替就是这样残酷,我们做子女的只有趁父母健在时多回家看看,陪二老多拉拉家常,给不肯退居厨房“二线”的母亲打打下手,与父亲一起在菜地里松松土、拔拔草。在我们给予父母亲情看顾的同时,我们收获着更多的亲情的温暖与心灵的踏实。

———————2014年7月11日

回家看看父母美文篇2:常回家看看

昨晚,我做了个梦。

那是怎样的一个梦啊!我梦见了我的母亲。起初她的身影有些朦胧。她得了重病,她和我一起过家乡的小河,到了河边,母亲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像小时一样,把我背在背上,很艰难地过了河。母亲再也支撑不住,一下子倒在了地上。我赶忙抱起母亲就往家乡的医院狂奔,那速度快得惊人,但当我气喘吁吁赶到医院门口时,就听到母亲断气的声音。我奔进医院,向医生求救。医生全都来了,但检查后,他们表示已无力回天。我抱着母亲使劲摇晃,不断亲吻着她的脸,不停地用悲切的声音呼唤她,希望能把她摇醒唤回,然而,母亲不再理我了。这时我才看清母亲的脸,那是一张我从未见过的年轻、漂亮的脸,一头瀑布般的秀发把她衬托得更加美丽。然而,这张脸不再生动,因为她不再对我笑,那双动人的眼睛不再注视我,我该说的话还没有说,还什么都没为她作。我觉得母亲是背我累死的,我后悔不已,悲痛不止。当我悲伤、绝望地睁开眼睛时,才知道那是一场梦,我不由转悲为喜,但还是心有余悸,立即打电话回家询问母亲的情况,当得知她一切安好时,我才彻底放下心来。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自己是个对一切都很冷漠的人,包括对自己的父母,然而内心深处,对家乡却有着浓浓的深情,对父母十分地依恋。在梦中,总是无数次地梦见小时的那个家,那个低矮、陈旧的家,以及绕在母亲膝前的种种欢愉场景。尽管我早已建立了一个新家,但我一次也没梦见过,我真正意义上的家永远都是那个有父母,有哥哥姐姐,有弟弟妹妹,虽然穷,却很欢乐的家,那是我的根啊!

“你身在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这一首《母亲》震撼着我的心灵。作为母亲,自儿女出生那刻起,她就把全部的精力花在了她(他)的身上,对儿女倾注了全部的爱,宁愿自己不吃、不穿,也要让儿女吃好穿好,为了儿女她甘愿奉献一切,包括生命,就像我梦中的母亲一样。然而作儿女的对父母亲又怎样呢?

不久前,我遇到过一位老人,她一个人拄着拐杖艰难地往好几里地之外的集镇上走,过渡船时,她见我们有车,问我能否把她搭到街上,我们车上有许多空位,加之对老年人有一种由衷的敬意,我爽快地答应了她。把她扶上车,然后与她拉起了家常。从中我知道她已八十多岁,有四个儿子,现全都在外谋生,家里就剩下她和老伴。她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每个儿子一年给她拿一百元钱。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没办法,她只好靠养猪、养鸡换点钱来用,没想到她的儿子们居然还问她那么多钱用来干什么了。我听了不由从心底升起一股悲凉。这样的儿子,不但不管老人的死活,更别说照顾老人了,作为老人有什么想头呢!但仔细想想,与这样的儿子相比,我又好得了多少呢!我一年四季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交际应酬,很难得回家看望父母一次,即便回去了,也只是买点东西拿点钱,吃一顿饭就走了,是来也勿勿,去也勿勿。不说照顾,就连母亲的絮叨也没时间听,这哪算是孝顺呢!

母亲很唠叨,她有很多话题,有关于婆婆的,有父亲的,有邻里的,有我们儿时伙伴的,一说起来没完没了。她的记忆力很好,很多年以前的事在她看来犹如发生在昨天,因为每一个细节她都记得很清楚。有的在我们面前已说过无数次,但见面后,她仍会像第一次讲一样,一个细节一个细节给你慢慢道来,就像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里的小品《粮票》一样,我们都能把她的故事倒背如流。后来,我觉得她老说旧事没有新意,就失去了兴趣,正当她要准备讲的时候,就岔开话题或借故走开。每当这时,母亲那历尽风霜的脸就会立即黯淡下来。

其实,母亲年轻的时候很漂亮。我曾看到过一张她年轻时候的照片,长长的辫子,苗条的身段,白皙的皮肤,水灵灵的大眼睛,简直是个美人。只是母亲三十多岁才生的我,加之繁重的农活,繁琐的家务,儿女的拖累,我醒事后看见的母亲就是满脸风霜了,因而在我的印象中她就从未年轻过。尽管如此,我却从未听母亲道过后悔二字。因为她把养育儿女当成了自己的义务、责任。这样的爱还有什么能与之相比呢!我们作儿女的又该怎样对待父母呢?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厚葬之风,其实很多都仅仅是在父母去世后才痛哭流涕,又是烧钱又是化纸,又是包坟,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但这些老人在世又得到怎样的孝敬呢?

从梦中醒来,我觉得自己确实醒了,千万别等到父母真的离开自己时才去悲伤流泪。“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何等的悲哀啊!对待父母,不同于做有些工作,走走过场,做做样子就可以应付检查,这是要用心去作的,而且真心诚意地去作。我要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常回去看望他们,多抽时间陪伴他们。因为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物质,他们更需要的是无私的亲情,是真诚的爱。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父母美文篇3:常回家看看父母

“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是孔老夫子站在江边,望着滔滔奔涌的江水而发的感慨。是的,时间就这么如流水般日夜不停地离我们而去,每一个人的装满时间的盒子里面都在一点一点减少,最后空空如也,那时就是此生的尽头了!想到这些真令人“不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上学的时候读《匆匆》,更多的是欣赏文章的文采,对于主题思想感悟并不是太深,那时实在是太年轻了。虽然也知道时间的可贵、无情,也为浪费时间的方式叹息,感到无可奈何,但是却没有太多的紧迫感。因为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现在再重温此文,感触就不一样了。若问世间最强大最无情的是什么,我说是时间!因为任何的因素也阻止不了时间前行的脚步!

每次回家,见到双亲,都会有新的感受。年轻的时候回家,没什么别的想法,只是觉得有空闲了,在家呆着也是呆着,就回家看看父母吧。那时的父母还不老,身体也还健康,所以也没太多的感触。渐渐地,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回家再见到父母时,心里会有一种酸楚:年迈的父母身躯已不再挺拔,步履已不再矫健,熟悉的容颜已不再明朗,沧桑写满了面孔,苍苍白发让人感叹岁月之无情!虽然,仍旧如以往一般为我张罗这个,操心那个,和我唠叨一些琐事。但是,我分明感觉到,他们思维已不再敏捷,记忆力已明显减退,常常是想起这个忘了那个,一件事会反复说几遍,总以为自己没说过......是啊,他们已步入耄耋之年了!现在每次回家,没有了从前的轻松,心中常怀忐忑:他们不会有事吧?这一次走后,还能见多少次?以至于二十四小时开机,最怕半夜铃声响起......明知道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希望,企盼在自己的亲人身上发生奇迹。想想看,今生能做他们的孩子,他们能成为自己的父母,在茫茫人海中是多大的缘分?而且,父母的养育之恩又怎可计数?只要是有点孝心的子女心里都会千百遍地想过要报答父母,可是怎么报答得了?没时间?没机会?没实力?或者想:等下一次吧,还来得及!就是这“下一次”让多少人失去了尽孝的机会而抱憾终身!毕竟,我们与父母拥有的时间不一样啊。当我们自己觉得还有时间等的时候,岂不知他们却没有时间等了!“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与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是的,也许在一个猝不及防的刹那,冰冷的铁门就会在我们的身后戛然落下,温暖的目光折断了翅膀,掩埋在黑暗的那一边,当我们在悲痛中想尽孝的时候,一切都已是徒劳,留给自己的,是那痛彻心扉的永远遗憾!所以,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尽孝的方式很多,也许是一座舒适的豪宅,也许是一片遮雨的瓦砾,这一切全凭个人能力,父母在乎的是这份孝心!我想,这么做一是努力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另一方面也是表率吧!生命在延续,我们也有了后代;时间在流逝,我们也有衰老的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己做好了,孩子也会跟着学的。

世界上最不容忽视的就是父母!无论何地,无论何时;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就是尽孝,无论什么理由,无论什么借口!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