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经典散文

2017-02-11

董桥不会打字,拒绝学习电脑。他说:“我对新世界没有兴趣。”却也有一只iPhone 4,他笑说不是为了潮流,而是因为漂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董桥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董桥经典散文:故人沧桑如梦

从前写老陶我说世道莽苍,俗情冷暖,萦怀挂心的尘缘恒常是厚朴的寻常人家,没有高贵功名,没有风云事业,大半辈子浮沉在碌碌生涯之中,闲时醉心的无非半窗绿荫,纸上风月。我说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计较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那段日子我在写一组念人忆事小品,深宵伏案,满心故人,惊觉流年似水,沧桑如梦,他们跫然的足音恍如近在咫尺,几乎轻轻叫一声,那人自会提着一壶龙井推开半扇竹门跟我细数别后风尘,连年悲欢。写那段文字那年我才六十,转一个身古稀过了,早春生辰那天收到云姑寄来小幅《心经》,洒金旧笺,蝇头工楷,眼力腕力恢复从前不输从前,连那两页长信的行楷也像林海音先生的字那么漂亮。云姑喜欢林先生的书,喜欢林先生的字,林先生写给我的一叠旧信我曾经影印寄给她观赏。她说林先生心情开朗,文笔明媚,读林先生的书读出了一线晨曦,温润亮丽。林文月先生的著述云姑也读遍,林先生给我的信我也影印了一些给她留存。她说这位月下的林先生神清心静,笔下和暖,读她的书恍如亲近一盏灯影,惹起万般思念。云姑说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她在大陆从来没有读过两位林先生这样的文字:“老民国才有,新中国没有。”她说林海音先生在老北平成长,《城南旧事》写得多么好看。林先生信上追忆老北平云姑最爱读,说三言两语唤回多少历史的背影:

你们走后,收拾收拾便睡到次晨,又休息两天才缓过来。想要再找你们就来不及了,因为我想请你们带两本书便中送给牟润孙先生,台湾故宫印的《古都文物略》,是抗战前北平市政府出版的,那时还是袁良和秦德纯做市长。是四开大本子,内容很有保存价值。是亲家庄严先生的存本交给故宫印的。我常买来送给跟北平有关系的人。还有两本是先翁夏仁虎(枝巢子)先生的《清宫词》及《旧京琐记》,这两本是否都送过你?以上三本书你问问牟先生有没有?大概没有,我即寄奉……

夏承楹林海音伉俪来香港我常请他们和牟润孙先生上馆子吃北京菜,那时候还有上好的京菜馆,牟先生熟,最会点菜,样样好吃。夏先生和牟先生都是老北平,一顿饭从头聊到尾,林先生信上于是迸出一句:“北平是他们开的”,旁边小字说“写到这里大笑”!林先生一辈子秀美,笑起来更秀美,风采不输老电影里的大明星,长年用心妆点,淡淡敷设,不露痕迹,像她的文字。都说林先生京腔文章行云流水,其实国学功底深得很,读她原稿几处涂改过的字句猜得出她多么用心。有一阵子坊间找到日本自来墨汁毛笔,林先生高兴,来信都写毛笔字,说:“陈之藩我送了他这笔,他夫妇俩立刻就写了一天,写信又告诉你,可见有多么喜欢,你来信既然提起,就随函寄上两枝吧!”那两枝小楷毛笔我用了大半年,写稿写信签大版都用,用干了请台北友人再买,还寄两枝到美国给云姑也试试。那种毛笔后来还出了各种颜色,我一度爱用绿色,给林文月先生写信用过,林先生吓一跳。那些年写老北平的书新的旧的遇到了我都寄给林海音,有一回她回信说:

……你们送我们的书好极了,我和承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