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精神分裂有什么实用方法
精神分裂是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那么治疗精神分裂的方法有哪些呢?不如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治疗精神分裂的措施吧!
治疗精神分裂的实用方法
1、急性期治疗
急性治疗,从小剂量的药物开始,逐渐加大剂量至有效治疗量,一般来说在用药治疗的头2周内达到有效剂量,要达到控制症状的效果,一般需要6~8周。本期的治疗目标是尽力减轻和缓解急性症状,重建和恢复病人的社会功能。
2、稳定期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即维持治疗,药物维持治疗的目的为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减少副作用。
3、恢复期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也称为巩固治疗,本期继续急性期治疗的有效剂量,巩固治疗一般要3~6月。恢复期精神病治疗的目的是减少对病人的应激,降低复发可能性和增强病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表现
(一)妄想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部分病例中妄想可非常突出。内容上以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最为常见。此外,还可见疑病、钟情、自责自罪、嫉妒等妄想。
(二)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
幻觉见于半数以上的病人,有时可相当顽固。最常见的是幻听,主要是言语性幻听。病人听见邻居、亲人、同事或陌生人说话,内容往往是使病人不愉快的。最具有特征性的是听见两个或几个声音在谈论病人,彼此争吵,或以第三人称评论病人(评议性幻听)。语声常威胁病人、命令病人,或谈论病人的思想,评论病人的行为。病人可以清楚地听出议论他的每一句话,因此十分痛苦。
病人行为常受幻听支配。如与声音做长时间对话、发怒、大笑、恐惧,或喃喃自语,作侧耳倾听状;或沉醉于幻听中,自笑、自言自语、作窃窃私语状。幻听可以是真性的,声音来自客观空间,外界。也可以是假性幻觉,即病人听见脑子里有声音在对话,在谈论他。
幻视也不少见。精神分裂症幻视的形象往往很逼真,颜色、大小、形状清晰可见。内容多单调离奇。如看见一只手、半边脸、没有头的影子,灯泡里有一个小人等。幻视的形象也可在脑内出现,病人说是用“内眼”看见的,即假性幻视。
感知综合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并不少见。人格解体在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特点,如病人感到脑袋离开了自己的躯干,丧失了体重,身体轻得好像风能吹起来,走路时没感到下肢的存在等。有时此类的体验较复杂抽象,如病人诉述丧失了完整“我”的感觉,“我”分裂成两个或三个,自己是其中一个,只有部分精神活动和肉体活动受自己的支配等。
(三)紧张症综合征
此综合征最明显的表现是紧张性木僵:病人缄默、不动、违拗或呈被动服从,并伴有肌张力增高。病人的姿势极不自然,如病人卧在床上,头与枕头间可隔一距离(空气枕头),也有日夜不动地闭目站立。可见蜡样屈曲,病人的任何部位可随意摆布并保持在固定位置。有时可突然出现冲动行为,即紧张性兴奋:病人行为冲动,动作杂乱,做作或带有刻板性。
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方法
1.加强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家庭护理中的重要方面,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偏见,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常表现为自卑、抑郁、绝望等,有的病人会因无法承受压力而自杀。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病人生活在家庭中,与亲人朝夕相处,接触密切,家属便于对病人的情感、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病人的思想活动也易于向家属暴露。家属应掌握适当的心理护理方法,随时对病人进行启发与帮助,启发病人对病态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以积极的心态好地回归社会。
2.重视服药的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庭护理的关键就在于要让病人按时按量吃药维持治疗。如果不按时服药,精神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很高。精神病人在医院经过一系统的治疗痊愈后,一般需要维持2~3年的持续用药,甚至要终生服药,对病人以后的康复有很大作用,达到遏制病情反复的作用。但不少精神分裂症病人对长期吃药有抗拒心理,这时家人一定要经常向病人灌输坚持服药的必要性,鼓励患者按医嘱服药。
3.生活技能训练的护理
康复期病人常由于阴性精神症状的影响而少动、懒散,使得患者越来越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家人应鼓励病人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病人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尽量由病人自己料理生活,家属可给予督促实施。逐步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做到起居有节,饮食如常,睡眠良好,注意仪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年轻力壮者可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切忌整日卧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无所事事的生活。督促病人自己整理被褥、床铺和打扫屋内卫生。培养其良好洗漱习惯,早晨洗脸刷牙,饭便后洗手,梳理头发,睡前洗脚,不随地吐痰。保持衣着整洁,督促其按时洗澡,更换衣服、床单、被套,督促其理发及修剪指甲。
4.人际关系的恢复和发展
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淡漠、行为退缩、孤僻、依赖性强等不利于人际关系恢复的因素,周围人群也以新的目光看待病人,其中不乏偏见和误解。家人应帮助病人恢复原有的人际关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家属、同事、邻居给以关心、帮助和理解。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实行人际训练,使之具有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减轻社会心理应激,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防止复发。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设立合适的目标,明确生活目的,鼓励病人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帮助病人恢复兴趣和爱好,使其逐渐树立自我价值观念,并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价值感,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