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活的乌贼
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乌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乌贼的养殖技术
乌贼,本名乌鲗,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与鱿鱼不同的是,乌贼有一船形石灰质的硬鞘。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春末把卵产在木片或者海藻上。乌贼会跃出海面,具有惊人的空中飞行能力。
乌贼的生活习性
乌贼喜栖息于远海的海洋深水中生活。每年春暖季节由深海游向浅水内湾进行产卵,4~6月间产卵粘附于海藻及其他物体上,9月下旬开始,当年孵化的幼体双游返南方越冬。
可在洄游中捕食甲壳类,软体类及其他小动物。
捕食特点:因为稳定的结构肌红蛋白是乌贼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条件,乌贼热衷于吃螃蟹、鱼、贝类动物,甚至大王乌贼不惜与抹香鲸拼个你死我活,就是为了争夺虾青素(英文称astaxanthin,简称ASTA)资源,虾青素是最强的抗氧化剂,是保证肌红蛋白结构稳定而不被氧化必要条件。根据2008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布达(Francesco Buda)教授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通过精确的量子计算手段发现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部分贝类肉等呈现出诱人的鲜红色的原因,是因为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部分贝类肉等都富含虾青素,熟透的虾、蟹、三文鱼为代表鱼类等的天然红色物质就是虾青素。
食物:乌贼主要吃甲壳类、小鱼或其他软体动物。主要敌害是大水生动物。
乌贼体内的墨汁平时都贮存在肚中的墨囊中,遇到敌害侵袭时,它们会从墨囊喷出一股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得墨黑,然后乘机逃之夭夭。而且乌贼的墨汁中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人。储存这一腔墨汁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它们是不会随意释放墨汁的。
天敌:一般的海鱼要想捕猎乌贼是不容易,乌贼的墨汁还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海豚是乌贼的天敌之一,海豚绕过烟幕,穷追乌贼,只吃头,不吃身,海豚能吞下成百只乌贼的头。抹香鲸也是其天敌之一。
乌贼的长繁殖
自然繁殖
实拍乌贼交配(10)每年春夏之际,乌贼由深水游向浅水内湾灯产卵,此谓生殖徊游。产卵后的乌贼在近海大批死亡。乌贼喜欢把卵产在海藻或木片上面,像一串串葡萄似的挂在上面。因此,沿海的渔民常把树枝之类的东西捆成一束一束的,投入海中,引诱乌贼来产卵,待成群的乌贼游来产卵时,再张网捕捞,获益甚厚。
据青岛附近情况,产卵时适宜温度为15℃~20℃,盐分为30%以上。产卵前雌雄交配,即雄性以茎化腕将精荚送入雌体外套腔中,精荚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精子,精卵在外套腔内受精。交配后不久,雌性即排出受精卵,圆形,一端稍尖,长径10mm许,成串聚积一起,表面黑色,粘于外物上俗称“海葡萄”。乌贼卵含大量卵黄,属端黄卵。经不完全卵裂(盘式卵裂)以外包法形成原肠胚,直接发育。孵化出幼体与成体相似。
现知的乌贼仅有一种乌贼会照顾后代——玛瑙乌贼。母乌贼会抱着含有数百颗卵的大卵囊游动。孵卵期会持续六到九个月,在此期间,母乌贼完全不进食,只是守护着卵,等到卵孵化以后,它的任务完成了,它也就死去了。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会照顾后代的乌贼。
乌贼乌贼为雌雄异体,外形上区别不明显。生殖为体外受精,直接发育。雌性具卵巢一个,由体腔上皮发育形成,位内脏团后端生殖腔中。卵成熟后落在腔内,由粗大的输卵管输出,管末端细,雌性生殖初开口于鳃基部前方外套腔内。输卵管近末端处有一输卵管腺,其分泌物形成卵的外壳。直肠两侧内脏囊壁上为一对大的产卵腺,开口于外套腔,其分泌物也形成卵的外壳及一种遇水即变硬的弹性物质,可将卵粘成卵群。缠卵腺前还有一对小形副缠卵腺,功能不明。生殖季节时,卵分批成熟,分批产出。雄性有精巢一个,位体后端生殖腔中,来源于体腔上皮。由许多小管集成,精子成熟后,由小管落入生殖腔中。输精管长,曲折一团,管上有贮精囊和前列腺,端部膨大成精荚囊(spermatophore sac),末端为阴茎,雄性生殖孔开口于外套腔。精荚囊内有极多的精荚。精子到达精荚囊内,包被一层弹性鞘而形成精荚。
乌贼的人工繁殖
乌贼产卵场及增殖保护区的海域环境与生产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加之气候变迁对渔业资源的巨大影响,乌贼资源再生能力难以承受与日俱增的捕捞强度,致使金乌贼资源明显衰退。因此开展大规模金乌贼人工增殖已成当务之急,这不仅可以促进日益衰退的金乌贼资源逐渐恢复,而且也将取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乌贼又称墨鱼。海洋软体动物,属头足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尤以浙江省产量最高。越冬场位于东南海域,每年春季向浅海近岸作生殖洄游,并深入岛礁周围进行产卵,此时即可开展乌贼资源的人工增殖。
产卵场条件 乌贼喜欢在近海外围岛屿附近产卵。要求水质新鲜,溶氧量高,饵料生物丰富,产卵时平均水温15~18℃,盐度24~29‰。在浙江以南北麂列岛、渔山列岛、中街山列岛和嵊泗列岛为主要产卵场所。
附卵器投放 乌贼产卵是用它的头足把卵子一颗颗附着在硬枝的海藻上。人工制作附卵器可以用铁丝、竹丝、树枝、塑料枝等,以柠檬黄色的淡竹为最佳。做成笼式或枝状式均有较好的附卵效果。附卵器要投放在乌贼产卵的岛礁周围50米范围内,以水深2~10米为最好,10~20米以下附卵效果就差。具体投放在哪些岛礁上还要根据底质、地形、海洋生物生长等情况而定。一般以石质为好,硬砂泥次之,以潮流较缓的内侧地形较合适;在长有珊瑚枝的地方附产卵量最多,长有羊栖菜、吴蚣藻的地方次之。附卵器投放时间以自然海水温度、水中浮游生物量等情况来判定。通常海水温度上升到14℃时,产卵场海域就有较多的浮游生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夜光虫可作为乌贼渔汛的直观指标,即在夜晚取1立升海水放在容器里,以手轻击容器能见水面2~5个夜光虫放出的光点时乌贼汛期开始,光点数量达到10~15个时为乌贼旺汛期已到。
卵子孵化与幼体培育 从海上取回附卵器可采用水养运输法,运输途中要避免阳光直射,数量多时应充氧或经常搅动海水。在室内水温18~19℃下,孵化时间为28~30天;自然海区平均水温17、5~17、8℃下,孵化时间为30~40天。发育前期耗氧量低,后期耗氧量高。通常情况下胚胎发育在20天前,水体不得少于每颗卵子20毫升,20天后应加大水体量,每颗卵子不少于40毫升新鲜海水。孵化和培育过程中能充氧效果更佳。乌贼刚孵化出幼体即能摄食浮游硅藻、圆筛藻、角毛藻、夜光虫、丰年虫等,以后转食箭虫、桡足类、枝角类等,小乌贼能捕食鱼虾幼体,大乌贼食性较杂,乌贼的摄食强度以每天上午8~10点钟为最高,午后食量下降,夜里最低。生殖期摄食强度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