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叙事文章
教学叙事是教师通过记录在教学实践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和发人深省的事件,分析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对教学的感悟一种文体,通过教学叙事教师可以找到教学研究的乐趣。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叙事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文章:小学数学教学叙事
记得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这个知识时,学生十分感兴趣,孩子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调查完本组学生的身高体重情况后,并要求孩子们完成统计图。这时教室里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出主意完成统计图,只见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开了。有的说:“用一个格子代表一个单位”。班长赵国阮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办法不行,145厘米那得画多少个格子呢!格子也太长了!”“一个格子代表两个单位”。“那也得画得很长呀”。教室里一下安静了下来。“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对他们说。孩子们开始思索……突然,小机灵朱鑫宇得意地说:“那还不容易,一个格子能代表10个单位或者带表20个单位就可以了。 “那你们就试着画一画。”大家开始画了起来。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觉得这样画很难直观直接地区分不同学生的身高相差几厘米。”这时我相机地说:“如果每格表示较小单位,画出的条形会很长,如果每格表示较大单位,又很难看出数据之间的差异,而我们统计的数据之间的差异又比较小,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小博士周泽站起来了,他慢条斯理的说:“我觉得最好用第一个格子表示较大单位,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此时令我十分惊喜,本来这个知识我打算直接传授的,可是没有想到在我的启发下,孩子竟然能自己探究出解决方法。我趁热打铁接着问:“用第一格表示较大单位,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怎么区分他们的不同呢?”孩子们纷纷议论,皱起了眉头,“可以把第一格画成其他颜色”。周泽又说。“如果没有其他颜色怎么办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哎,有了,可以包第一格用曲线来表示。”爱动脑筋的董湘玉接着说。这更令我震惊,原来传授的知识在孩子们动脑之后也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然后我顺势引导他们说:“请你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这种统计图?”孩子们开始讨论,不一会,很多孩子举起了他们的小手。
“我觉得跟统计的数据有关。”
“我想要先观察数据的特点,再确定一个格子表示几个单位。”
“对!我觉得还应该观察数据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格子表示的数量。”
“是的,我想,要确定格子表示表示的数量。应该先观察数的特点和统计数量的多少,还要想到涂的时候怎样比较方便。”
“你们想得真好,你们愿意自己设计一个统计图吗?请你们自己来设计这个统计图。”我趁机布置了下一个环节学习的内容。
孩子们在这堂课中表现出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让我也为之惊讶和感动。在数学学习中,孩子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不应该扫清孩子们学习中所有的“障碍”,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再讲授新课时多设计问题,给孩子们多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有意识的少说一些,将时间将课堂留给孩子,让孩子多发言多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文章: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学习了数字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生活中有趣的数字。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文章: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叙事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第一课时的内容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出示了二年级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的主题图。
师:在这幅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二(1)班36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
生:一共有两辆车,每辆车只能乘70人。
师: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有2辆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学生提出问题后,我试着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生: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二(3)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可行吗?
顿时间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
师:那我们现在就开始验证同学们的方法行不行。
其中,二(1)班和二(2)班是否可以合乘一辆车,为例1的教学;二(3)班和二(4)班是否可以合乘一辆车,为例2的教学,在教学例2的过程中,
师:二(3)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吗?怎么判断呢?
生:只要算出二(3)班与二(4)班2个班的人数是不是小于70人就可以了。
师:好。那怎么列算式呢?
生:35+34
师:同学们一起口算。
生:35+34=39
在例1的教学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去笔算,运用摆小棒的方法去说明算理,强调相同数位对齐,强调从个位算起。
师:我们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个位加起,还可以从哪位加起?
生:还可以从十位加起。
于是,我试着让学生从十位加起,由于不时进位加,从十位加起并不影响计算结果。学生们也都尝试着从十位加起。当学生都算完以后,正当我准备说:“为了方便,为了我们以后的学习,我们都从个位算起”时,一个学生举手了。
生:我认为不可以从十位加起。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我们从十位加起,如果进位的话,这样就不好计算了。
当时,我停顿了有1秒钟,因为我们没有想到会有学生说出这样的结果来。当时我给了这个学生很高的赞扬,也仅仅只是赞扬而已,草草的就收场了,但是课后,这件事却使我陷入了反思,这让我感觉到了我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也就是备学生这个环节,如果我在备课的时候能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话,我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适当的去渗透一下下一节课的内容,也就是两位数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这样就可以使前后两节课的内容更连贯。
我心里十分的感谢这名学生,因为他使我明白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备课过程中,备学生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课程标准,还要钻研教材,更要去了解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的增减内容,以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争取做到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在心中有数,合理安排。积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时效性。
知识是现成的,不变的,而学生是富有生命力的,是可变的,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在备课中务必体现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注重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径相同。要了解学生,但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集体对新知兴趣、期望值的大小、接受挑战的可能性和对困难的承受力就能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我们的预想值。备学生这个环节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