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2017-03-22

每年都有那么多交通事故发生,你是怎么理解交通安全这个问题的呢?请看小编为您整理的对交通安全的认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文章一

在我国,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情况,确实比较严重。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很大,许多统计数据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严重的车辆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最痛心的是,许多几秒钟前还鲜活的生命瞬间因此而停止,还有更多的伤残者,日后过着艰难的生活。距离我们远的事例可以找到许多,周围近的实际教训也是不少。看到这些交通事故,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些教训,感悟一些东西,使我们把车辆驾驶的更好更稳。

其实,我自己是个喜欢激情驾驶的人。而且客观说,感觉自己驾驶技术或天赋确实很好。年轻一些时也是喜欢飚车的,甚至想当赛车手。感觉、观察、反应、速度和协调性都很好。自己总感觉的,周围一切尽在自己掌控之中。经常有机会就撒撒欢,较较劲什么的。我觉得,这种感觉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喜欢车的人可能都会有,无可厚非。随着时间推移,听说的越来越多,见到的越来越多,考虑的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对自己就不放心起来了,也就越来越爱聊安全驾驶话题了,可能也是借此经常敲打提醒自己吧。

一般来说,多年驾车的人,小的刮蹭追尾等事故,要是没有几乎不可能的。而较大的交通事故,最好一次都不要发生。对于我来说,相对自己较大的交通事故,也是有过一次的。车子撞的几近报废,很神,人还好好的,一点儿事情居然没有,还可以马上下来和对方理论。当时情况本人属于正常驾驶,是对方全责的事故。可是对方全责又有什么用呢,不过就是修车赔偿之事吗。就是自己认为驾驶技术很成熟的,可感觉当时就像天降灾祸一样!事后一直认为是运气好,人没有事情都算是小事吧。可是,开车可是不能总靠运气好来驾驶啊。

关于公路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我还有个观点,就是一直认为,有些事故是有运气成分,不一定对啊。就是说,有些因素有些方面我们可以控制,而有些因素可能又有些运气问题(此观点纯属个人的,不一定十分正确)。不过我想说的是,有些我们控制不了的因素(深入琢磨可能也是一些可以控制的因素)暂且不说;但能控制的部分因素,我们为什么不好好控制呢?

个人觉得,几乎所有出了交通事故的每个人,我想在他出交通事故前,都一般不会想到自己可能要出事故,一般都是在认为自己出不了事故情况下出的交通事故。甚至有的出了交通事故以后,还搞不明白,还在犯晕当中,还觉得自己如果怎么怎么就怎样怎样呢。可是,客观就是这样残酷无情的,许多血淋淋的事故就是这样发生了。

在我周围,甚至有很亲近的人,就出过大交通事故,特大交通事故的,这些情景实在不愿回忆,细节就不说了。简单说,实在是太惨了!当事者的惨状,亲人朋友的伤痛,无法言表。现在每每想起这些,都会令心震颤的。主持人说得对:“即便是有的人存在过错,生命的代价也未免过于严重,更不要说无数的伤者和被毁灭的财产”。到了那个可恨的时候,谁对谁错又有何意义呢。

说着讨论着这些交通安全话题,不是说就不敢开车了,而是应该好好开车,安安全全的驾驶,该种庄稼我们还是得种庄稼嘛。如何安全驾驶,我们可以考虑很多。首先做到我们力所能及的控制,经常绷紧安全这根弦,经常提醒自己甚至朋友,把这些风险降到最低点。安全问题确实是说着容易做好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应该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这里,我深深祝愿我所有的亲人、朋友,以及每一位在路上跑的人,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顺顺利利。

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文章二

一、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可以说,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和长远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交通安全教育属于智育、德育和纪律教育的范畴。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国在50年代就通过法律明文规定,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还在全国设立了400余所交通公园,对儿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和参与交通活动的模拟训练。日本制定了一整套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在全国设立了1.8万个交通安全俱乐部,从幼儿开始就进行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每年还要举行交通安全运动会,让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交通规则、安全常识以及交通事故的应急措施。美国从保育院、幼儿园就开始对儿童进行交通安全启蒙教育,小学、中学则进行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重视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并在相关法律中作了明确规定,使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成为社会和学校的法定义务。

按初略的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都在十万左右,在这些惨死车轮的亡魂中,中小学生的比例接近20%以上,这些每日数次往返于家庭、学校之间,以步行、自行车为基本交通方式的中小学生,由于涉世浅,判断能力、行为支配能力低和心理生理素质未成熟等特点,极易诱发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后果,不仅直接造成中小学生的人身伤亡,而且使无数个幸福家庭片刻间支离破碎。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望车生畏,家长提心吊胆,忧心忡忡,不仅威胁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还影响学生家长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不顾自己单位的规章制度,迟到早退到学校送孩子;有的家长甚至放弃工作,离岗退休陪读。因此,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紧迫性

近年来,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从现状分析,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仍显得非常薄弱。一是教育缺乏系统性。交通安全教育没有真正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没有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教育规划,现有的教育活动也只是小范围的短期行为,有的是一种临时活动形式,有的是为配合某项运动,往往是公安交管部门一厢情愿的被动灌输,教育活动零敲碎打,毫无系统性可言。二是教育活动经费短缺,一些地方领导不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难以保障。职能部门没有此项开支,不得不硬着头皮东拼西凑,做“无米之炊”,教育活动也只是作作表面文章,起不到教育学生系统掌握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作用。三是学校和职能部门心存顾虑,怕增加学生负担,怕冲击文化课教学,影响升学率,致使交通安全教育的社会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甚至出现交警部门去学校联系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往往以学习任务重、课程安排紧为由借故推辞,有的甚至对组织的小交警活动认为是不务正业。以上种种表现,都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交通安全教育的紧迫性极不相称。

三、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主要特点

1、活泼好动,自控力差。中小学生精力充沛,一举一动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种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他们在通行公路和街道时,或互相追逐戏嬉,或蹦蹦跳跳,或在马路上踢足球、溜旱冰、踩滑板、捉迷藏、做游戏,行走路线变化无常,不顾前后左右,不理车辆行人,任意穿行,极具突然性,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

2、好奇心强,喜欢冒险。中小学生思维简单,思想单纯,参与社会活动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但求知欲望强烈,什么都敢接触,什么都想尝试,尤其对错综复杂、纷繁变换的大千世界感到新奇,富于幻想和敢于探索。这些心理特点,易于产生盲目的冲动和冒险行为。如会引起攀登险径,穿越隔离障碍,与车辆赛跑,追车扒车,骑车追逐戏嬉,胡钻乱窜,截头猛拐,骑车撒把等行为,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3、交通行为活动频繁。中小学生交通活动的路线虽不复杂,但是每日需数趟往返通行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街道和公路。另外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还经常上路嬉耍,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就一天而言,几次交通高峰都与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息息相关。

4、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中小学生处在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知识面窄,加之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不懂得机动车辆的行驶特点,不明确行人的行走规则,不知道自己违反交通规则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对违章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预料。在交通活动中,往往充满幼稚的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过马路就立即横穿,令正常行驶的车辆防不胜防。因此,中小学生是交通活动中非常危险的一个群体。

5、交通活动特点明显。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性强,且基本上都是集体行动。放学时蜂涌而出,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迅速充斥特定路段;上学时,怕迟到而抢时间,三五成群,你追我赶,行走匆忙,甚至于走捷径。中小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又正逢机关单位上下班,是车辆行人的最高峰期,机动车流、自行车流、人流和学生群迅速交汇,交通环境立刻复杂起来。近年来中小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急剧上升,他们骑车技术不熟练,上路晃晃悠悠,往往还三俩一组并排骑行或追赶赛车,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四、建立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必要性

我国中小学生近2亿,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面对复杂的交通现状,短期行为和临时陛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社会工程,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的参与和支持,必须走社会化道路。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加强协调和指导,形成政府挂帅、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将其纳入全民普法教育体系,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

为了中小学生平平安安健康成长,进行科学系统的交通安全教育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一要认真贯彻以法治国方略,制定全国性的交通安全教育规划,以法律形式保障实施。二要教育部门应在教育大纲中列入交通安全教育,编写适合国情的教材,保证课程设置和相应的师资力量。三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建设一定数量的模拟设施和场所,为教育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四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都来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家长和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同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交通活动,促进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行为习惯,使交通安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

五、交警部门如何做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结合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突出抓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要通过一堂交通安全课、一场交通安全报告会或一次法制教育达到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效果。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授课时间要“短”。我国现行的课堂教育,中小学校一般是45分钟为一课时,孩子从入学第一天起,养成了45分钟学习的习惯,超过了这个时间,一些学生便开始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有的干脆一趟趟地往厕所跑,消磨时间。掌握了这个规律,把授课时间控制在45分钟之内,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开场语言要“酷”。交警给学生上安全课,不像教师给学生上课,学生对老师比较了解,老师不需要每节课都有开场白。交警和学生之间则不同,互为陌生,开场白要达到宣传介绍自己,缩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达到“统领全篇”的效果。精彩的开场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并能自如地引出所要讲的话题,使整堂课显得很紧凑。开场白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现编现讲,最好是活动前对所要去的学校和班级进行了解,不能讲外行话,否则弄巧成拙。

授课形式要“活”。学生最反对“填鸭式”教育,学校最忌讳上安全课时一条条地念法律条文。要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就要求安全教育课必须生动活泼,变“我要你听”为“你要我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安全知识。给学生上安全课不能板起面孔空洞说教,念法律条文,念案例,给学生造成台上坐的是威严警察的印象。一般说来,一堂安全教育课要讲清《条例》及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法规是不可能的,学生也记不住条条款款。不能贪大求全,每次只就一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授课以“以案说法”和“倒金字塔”形式为主。

授课内容要“鲜”。目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无统一教材,有些地方编了一些读本,质量参差不齐,授课内容随意性大。一般授课内容是讲讲交通事故案例,法律条文,认识一些交通标志标线。讲课人要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计划,使安全课按计划地进行,避免无序状态。授课内容要“三新”。一是各种统计数据要新。如:全国、全省、全市、全县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机动车拥有量、道路通车里程等等,用数据说明问题。二是选用的案例要新。不能年复一年重复几个案例,说服力不强。三是授课语言要新鲜活泼,忌陈词滥调。授课民警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讲授一些新的东西和国外一些好做法,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使安全教育课发挥应有的效果。

结束语言要“特”。一堂交通安全课仅有好的开场白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还不够,应有一个好的结尾。结尾是鼓励学生去行动的开始。结束语不宜过长,一定要在简明扼要总结所讲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挥,富有启发性和号召性,唤起学生的热情。结束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结合所讲内容以及会场的气氛和环境而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