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舟11号返回观感心得体会 看神十一号返回地球心得体会
11月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空中搜救分队的直升机转场至回收任务待命区。11月17日神舟11号航天员开启返回之旅。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神舟11号返回地球观后感心得体会。
神舟11号返回地球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早晨7点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神舟十一号”飞船主要任务为:
一、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二、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三、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的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神舟11号返回地球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第2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独立飞行1天后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至独立运行轨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技术试验,并等待参加天舟一号飞行任务。
目前,天宫二号运行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设备工作正常,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长征二号F 遥十一火箭与之前发射神舟十号的长征二号F 遥十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7次飞行。
神舟11号返回地球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
一走进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模拟器大楼的大厅,就能看到几个醒目的大字:从这里走向太空。
当飞行任务临近时,模拟器是航天员们待得最久的地方,他们后期的训练几乎都在这儿进行。
模拟器,顾名思义,就是在地面上尽量模拟与飞行器相一致的环境。用航天训练模拟器研究室主任晁建刚的话说,就是“航天员所能看到、听到的,全由数据仿真起来”。
在模拟器训练厅里,呈现在眼前的,有一个形似圆柱体的银白色舱体,它模拟的是天宫二号实验舱。晁建刚说,这个模拟器内部的布局、装饰跟天宫二号完全一样。
内部构造的一致,是模拟器最基本的功能,但它的迷人之处远不止于此。
再比如,航天员透过舷窗能看到太空场景,而晁建刚们根据实施的飞行轨迹,可以计算出在什么时间通过舷窗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从而为航天员模拟出来。
在模拟器训练厅里,依次陈列着3个模拟器,分别模拟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神舟飞船和天宫二号对接后形成的组合体,以及航天员进行手控交互对接的模拟器。
早在执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时,这3个模拟器就已经投入使用,但与此前相比,模拟器在此次神舟十一号任务训练时又增加了新的功能。模拟器中的程序、舱内环境和工作原理都已按照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状态进行了重新设定。
尽管模拟器的设计已经努力向实际环境靠拢,但还是难免会有细小偏差,而根据每次飞行得到的实飞数据,设计者们又对其进行调整,使它的仿真程度跟实际越来越接近,乃至近乎完全一致。
训练中,航天员曾在舱内连续生活五六天,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15立方米的圆形空间中进行。在训练过程中,还有心理医生为航天员做辅导,以便帮助航天员应对在狭小空间内长时间生活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晁建刚介绍说,长期驻留中需要做的实验,也可以先在模拟器中进行。
训练过程中,晁建刚和同事们要绞尽脑汁为航天员出难题,用以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情况,来提升航天员的应对能力。“通过模拟各种故障,把他们的胆子练大。”晁建刚说,“不能让他们上了天之后抱怨,说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我们要做他们最坏的敌人和最好的朋友。”他说。
模拟器虽然全面呈现了航天员在太空中可见、可听、可操作的场景,但有一点无法模拟——失重。而这也正是太空环境对人体最严酷的考验之一。
人们在乘坐过山车、跳楼机、海盗船等游乐设施时,会经历短暂的失重状态,但航天员经历的失重时间要比这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