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论文

2017-03-17

马克思说:我们的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不但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一切腐朽丑恶现象,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而且公开宣告要推翻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压迫制度。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相关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全文如下: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纵观社会主义实践,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科学与否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否,当今,在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意义更加重大。

一、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人类思想的最优秀成果,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前提。

第一,我们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反映世界,以实践为认识的基础,全面地、发展地、历史地看待当今世界的各种复杂矛盾。唯物史观地创立解开了人类的“历史之谜”,社会发展的动因,既不是前人所说的英雄豪杰,也不是政治斗争或政治变革,而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披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表达出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社会主义历史趋势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但鉴于资本主义还在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必须要通过长期性和曲折性来实现。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而这个党最重要的是保持先进性,“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此外,马克思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其主要精力是用于对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规律的研究,醉心于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他在探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规律中,对未来社会发展作出了某些预测,这就是他的共产主义论。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这是同一生产方式内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后来列宁将前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后一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他还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未来社会中,人是社会的主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二,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和认识工具,是一个博大精深、严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科学的特征和理论品格。首先,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说:我们的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不但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一切腐朽丑恶现象,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而且公开宣告要推翻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压迫制度。

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性质的确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这都说明马克主义将革命性和科学性作为其重要属性,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精华,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它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永不过时。最后,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完整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最全面、最详细、最深刻的理论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从而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是这个学说的“核心”内容。这三大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三位一体、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统一于为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对待,着重把握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本原理,而不应把个别论断绝对化、神圣化,割裂和歪曲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终落脚点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们党和国家目前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实践目标相结合,将普遍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体化、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现存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如果将其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践证明,什么时候“结合”得好,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发展和胜利;什么时候“结合”得不好,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现在一百多年以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时代条件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条件也不断增强,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其随着历史地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解决当今中国的复杂问题,不可能期望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也不可能仅仅依据马克思说过什么,没有说过什么,来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只有结合当代的情况和中国的实际,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如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主要是根据当时的现实需要和科学研究成果,从制度分析和经济关系本质分析中,来揭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目的是为无产阶级解放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和行动指南,推翻资本主义旧制度,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今天,时代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如果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考虑时代背景,不考虑历史条件,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搬硬套,就理论来研究理论,是根本没有出路的。

三、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经过长期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但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能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这种认识,启发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时,强调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始终要求人们不要机械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不要僵化地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作为教条,而是要把一般原理同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条件和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今天,我们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都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是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进程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科学。

因此,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邓小平同志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新话才能解决现时的新问题。发展有两种,一种是充实和丰富,一种是创新和突破,后一种是更大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包括经验总结、科学概括等环节。总之,坚持才能发展,发展才能坚持;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又遇到历史的挑战。国际方面,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开始有所复兴。

在国内,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各种的矛盾和问题;在党内,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面对这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立足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放眼全球,面向未来,扎根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