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起源是什么

2017-03-17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那么,匈奴的起源是什么?

匈奴的起源

中国境内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在战国以前,先后曾出现过“荤粥”(音:勋育)、鬼方、“猃狁”(音:险允)、“戎”和“狄”的氏族或部落。春秋战国时候,他们相互之间及他们和华夏各族之间,曾不断发生过战争,有的部族消失了,有的部族被华夏各族的诸侯国兼并,有的则发展壮大起来。到战国后期,我国北方许多氏族、部落,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部落联盟。其中之一就是匈奴族,又称胡。

匈奴是我国古代民族。战国时分布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势力强盛,统治大漠南北,建立奴隶制军事政权,曾屡与中原王朝征战。汉高祖七年(前20O ),匈奴大败汉军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迫使刘邦缔结和亲之约。汉武帝即位后,多次进军漠北,扭转了屈辱忍让的局面。后匈奴内部纷争,于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分裂为南、北两支。南匈奴人居内地,南北朝时成为逐鹿中原的“五胡”之一,曾先后建立前赵、北凉、夏等国。北匈奴屡为东汉和南匈奴所败,部分西迁,引起欧洲民族大迁徙,导致了罗马帝国的崩溃。

然而,这样一个对于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民族,学术界尚未能确论其起源和来历,从汉魏以来,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见解。歧异产生于《史记。匈奴列传》的一段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一部分学者据这段文字的前半部分认为,匈奴是夏之后代。《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近代学者吕思勉、金元宪等,也持类似看法。

另一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犬)戎、猃狁、荤粥。《孟子》赵岐注、《毛诗》郑玄笺等持此说,到近现代,关于此说的论述更为精密。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梁启超、方壮猷的意见也与王国维一致。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上述看法,在近现代学者中并未取得统一。蒙文通、黄文弼认为,鬼方、荤粥、猃狁是古代披发左衽的羌族,林胡、楼烦、义渠才是胡服椎结的匈奴的前身,这两者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民族。还有一说,以岑仲勉为代表,认为匈奴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可混为一谈,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秦始皇之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部。

由于匈奴的起源问题不能解决,匈奴的族属(蒙古族、突厥族,还是斯拉夫族?)、匈奴的语系(蒙古语系、突厥语系,还是伊朗语系?)等问题,也都成为悬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