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20世纪世界最尊贵的夫人

2016-11-12

宋美龄,是一位以自身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界,让全世界为之倾倒的中国女性。

她是一位中西合璧的伟大女性。

她是一个传奇、一个美丽的神话。

她是一位以自身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界,让全世界为之倾倒的中国女性。

她是唯一的。男人不知道她,就不知道何谓女人;女人不知道她,就不知道何谓美丽。无论在她之前还是之后,都不会有第二个中国女人会有她那样的魅力。

她的存在昭示给我们一个真理:中西文化一旦真正结合,可以绽放出怎样惊人的美丽!

她,就是宋美龄。民国时期的国民都称她为“夫人”或“蒋夫人”,她自称“蒋宋美龄”。

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世纪,也是一个风云人物际会的世纪;随着20世纪的落幕,这个世纪的伟人们也都走进了历史。

2003年,宋美龄也走了,享年106岁。谁也想不到,为那一代风云人物画句号的,竟会是她。而她,是有资格画这个句号的。

由于人所共知的政治的原因,长期以来,她的形象在中国大陆一直是负面的,是被矮化、丑化的。但一个真正伟大的人物,其光芒是不可能被掩盖的。

一、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半抗日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地甘冒失败的风险,比卑鄙可耻地接受失败,要更为明智。

宋美龄(1897-2003),原籍海南文昌,出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曾经担任美南监理会(今卫理公会)的牧师,后来经营出版业致富;母亲倪桂珍,出身上海本地的富裕家庭,其中倪桂珍这一支母系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宋美龄兄弟姊妹共六人,两个姐姐宋霭龄、宋庆龄分别比她年长八岁和四岁,哥哥宋子文比她年长三岁,两个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则分别比她年幼二岁和九岁。她幼年即赴美求学,拥有美国十几所大学荣誉博士头衔。1927年与蒋介石结婚,任蒋介石秘书及英文翻译,活跃于外交场合,向蒋介石多方面介绍西方文化和政治,推动蒋介石亲美。1936年出任全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积极扩建国民党空军,被称为“中国空军之母”。”西安事变”中,极力主张和平解决,推助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宋美龄以第一夫人和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去上海劳军,因日机扫射车速过快,汽车翻入水沟,三根肋骨折断,当场昏迷,并留下后遗症,直到1942年到美国才彻底治愈。南京保卫战开战以后,宋美龄始终陪伴蒋介石在南京督战,奔走于南京街头,充当“国际播音员”,在外国记者面前宣传中国人民英勇抗日事迹和揭露日军暴行,直到南京沦陷的前5天,才随蒋介石离开南京。随后参与武汉空战,并组建了饮誉中外的“飞虎队”。 抗战期间,任全国妇女指导委员会指挥长,并主持全国战时孤儿收容会,后与宋庆龄、宋霭龄在重庆共同致力于创办工业合作社,抚恤孤儿,组织战地医疗救护等。1943年赴美访问,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演讲,呼吁美国各界支援中国抗日战争,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人物。1943年随同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谈,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夫人兼翻译,出色完成外交任务,被誉为开罗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以外的另一巨头。在台期间,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妇女工作会指导长等职。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长期居住美国长岛。1983年10月,应蒋经国邀请返台,频频约见并安抚党内元老及军方人士,化解革新阻力,终致开放党禁,在台湾民主进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88年1月蒋经国逝世,因担忧出现台湾人担任总统兼任党主席而力阻李登辉出任党主席。1995年美国为了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再次邀请宋美龄到国会演讲,作为二战唯一健在的领导人,宋美龄再一次在美国国会山刮起了“美龄旋风”。2003年10月24日,106岁的宋美龄在纽约的寓所于睡梦中过世。

宋美龄一生曾三次(一说11次,待考)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也是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同时也是唯一的三次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女性。她在世界上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第一次是在1931年10月26日,她与蒋介石同时登上了时代封面,并当选为年度人物。封面上的小字说明是: President of China & Wife(中国总统与夫人)。在九一八事变之后,这标志着美国给中国新的领袖人物及其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夫人的祝福。

1938年1月3日,宋美龄与蒋介石夫妇再次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这次的标注是Man & Wife of the Year.,两人身着便装,宋美龄靠在栏杆上,蒋介石一手搂着宋美龄,一手拿着帽子,两人显得轻松随意。《时代》周刊把蒋中正和宋美龄作为1938年第一期的封面人物,评选他俩为1937年“世界风云人物”,说明辞是:“1937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国家是中国。在陆地,在海洋,在天空,中国人同入侵的日本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尤其是在上海,中国军队连续13周阻止了日本人的前进。在这个关键时刻,领导这个国家的是一位最能干的领导人蒋中正和他的杰出夫人宋美龄。”

第三次是1943年3月1日,这一次宋美龄在访美期间单独一人登上了封面。那是她生命的高峰时期。封面下面小字的大意是:“蒋夫人——她和中国懂得何谓坚忍。”字面意味比较悲观,因为当时美英在太平洋战场上并没有占上风,欧洲战场也呈胶着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命运也不容乐观:日军有可能打通印缅,进攻云南,这对国民政府的最后大本营重庆是严重的威胁。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宋美龄来到美国,意在争取美国更大的支持和对中国战场的了解,可以说责任重大。

以宋美龄登上1943年3月1日《时代》封面为最高潮的“亚洲第一夫人外交”,是中国现代史上最绚丽、最为中国人长脸的外交篇章。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这一华章。

那是1943年2月18日,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172名新闻界人士挤进了罗斯福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人们正期待着观看一场精彩的演出,演出的主角是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就在前一天的国会,他们就已经被宋美龄女士的口才所倾倒。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和宋女士一起进来了。罗斯福总统带着一种叔叔怜爱美丽的侄女的神态,把宋女士介绍给大家。他说,蒋介石夫人是“与众不同的特使”。他还特别要求记者不要问她“难以回答的问题”。

记者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专栏作家雷蒙德•克莱伯承认这场记者会使他眼界大开。他说:“也许有一天应当让影星海伦•海斯来演蒋介石夫人这个角色。不过,她演得再好,也比不上活生生的蒋夫人。”

接下来,这位中国的第一夫人走过参议院会议大厅的过道,参议员们的目光全都盯着她。她没有表情的脸上生着一双大眼睛。她身材清瘦端正,穿一身黑色旗袍,上面点缀着用作装饰的小片玉石和圆形闪光的金属片。她走上主席台,向台下的参议员们微笑颔首。她因事先没有拟好讲稿而向大家道歉,然后发表了一次倾倒参议员全体与会者的即兴演讲。

她说,杜里特尔将军领导的美国飞行员1942年4月率队轰炸东京后,返航时一位飞行员被迫降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许多中国农民一边欢呼,一边向他跑来,嘴里呼喊着他能听懂的唯一中国话:“美国!美国!”(她介绍说,“美国”的中文字面意思是“美丽的国家”。)

她说,“中国人欢笑着拥抱他,就像久别重逢的亲弟兄一样。”然后,她讲了自己的一次衡阳之行。那是去参观“磨镜台”。相传2000多年前,有个年轻的小和尚一连数日在那里盘腿打坐,口中吟诵:“阿弥托福!阿弥托福!”这时,寺院住持拿起一块砖头在附近一块石头上磨了起来。小和尚不解地问他在做什么。住持说在磨一面镜子。

”那不可能。”小和尚说。

“是的,不可能。这就像你天天什么也不做,只在那里吟诵‘阿弥托福’,不可能成佛一样……”

蒋夫人说:“因此,朋友们,我认为,我们不仅要有理想,并声明我们有理想,还要有实际行动来落实。”

议员们全体起立热烈鼓掌。美国参议院从来没有起立鼓掌的习惯,但那一天,大家都起立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她的成功。

数分钟后,她来到众议院会议大厅。众议院主席萨姆•雷伯恩走上前来介绍说:“今天是美国人引以自豪的一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世界上杰出的女性代表……”

她开始了她的演讲。她的开场白用了一段巧妙的恭维话,因为她知道国会里缺的就是恭维,而她的恭维绝对会让人听了舒服:“美国人应当为自己在世界各地奋战的军人感到自豪。”……演讲结束时,她的一番话更是博得了满堂喝彩。她说:“我中国人民根据五年半抗日之经验,确信:光明正大地甘冒失败的风险,比卑鄙可耻地接受失败,要更为明智。”话刚一讲完,会议大厅里立即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她演讲时挥动着手中的手帕,不时地用手砸在桌子上,以强调演讲的内容;她闪光的眼神流露出她人生经历的深刻内涵。经过她的努力,美国人开始了解中国。

这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国会演讲之一,宋美龄是登上了这个讲坛的第二位女性,美国朝野为之震动。演讲结束后,议员们全体起立热烈鼓掌。一位议员说,从未见过这种场面,感动得差点儿掉眼泪。她的演讲通过收音机在全美转播,每天有数百封来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到白宫,收件人都是宋美龄。写过《林肯传》的诗人兼记者卡尔·桑德堡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她所要的是什么?是为了整个地球上的人类。她在答记者问时甚至“将”了罗斯福一把,让其保证“要以上帝允许的速度向中国运送军火”。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宋美龄遍访了多个州举行演讲,在美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宋美龄轰动”,由此美国民众也更加关心支持中国的抗战进程。当时美国朝野正在推动废除排华法案,她的活动也有助于有关法案在国会顺利通过。她和罗斯福的会谈还就战后中国和亚洲的不少问题取得了共识,为后来的开罗会议作了铺垫。难怪《时代》杂志称赞她为亚洲第一夫人。她发动“夫人外交”攻势,为中国拉到了几十亿美元的援助。这对风雨飘摇的中国军队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参、众两院的演讲结束后,她回到了她的母校韦尔斯利学院。学校在她 四年级时 曾住过的“塔园”宿舍,专门为她准备了一套宿舍。她举行了有30名1917届同学参加的非正式招待会。会上,大家像中学生一样开心地有说有笑。在她身穿一条海军蓝长裤漫步走过校园后,韦尔斯利学院的校长做出让步:“她的长裤打扮毁了我们的反对长裤运动,教职工突然之间都改变了原来的立场。

什么叫做女人的美丽?什么叫做女人的智慧?什么叫做女人的魅力?什么才叫风华绝代?恐怕只有当你读了历史的这一华章,你才会对此有深刻的理解。

宋美龄的“夫人外交”仪态万千,但在涉及国家尊严时却极为强硬。不过虽然强硬,却总是彬彬有礼,文明得体,为国家挣足了面子。这一点在1939年8月8日代表蒋介石会见希特勒的特使冯·戈宁时表现得极为充分。

冯·戈宁是来替日本人劝降的。

当蒋介石与冯·戈宁简单寒暄离开后,宋美龄站起身,小步转到蒋介石刚才坐的那弹簧椅子前,坐了下来,这全部动作都出奇地缓慢,仪态万千。“我首先申明,我不是外交官,不会,也不惯于使用外交辞令。一切实话直说。倘有失礼,请勿见怪。但我并不希望你在向希特勒元首回禀时,把我的话加以修饰、美化。”对方表示尊重。接下来她便节奏铿锵地说:“敝国领袖蒋中正,我本人,敝国的全体政府官员,全体将军、军官、士兵,以及全国国民,万众一心,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一定要把侵略者全部赶出中国国土。现在、将来,都绝不和侵略者——日本强盗讲和。如果日本打不下去了,要求结束战争,则必须全部撤退他们的侵略军,将汪精卫、伪满洲国的皇帝、大小汉奸,一齐引渡给我们,以接受国民政府之审判……”

“恕我冒昧,”戈宁说,“你们靠什么打赢这场战争?比如说,武器,靠英美?不一定靠得住吧!” 宋美龄回答道:“我们靠自己,靠全国上下精诚团结,同仇敌忾!是的,我们需要武器,但是我们并不完全指望英美……”

“那么,指望谁呢?”她稍稍提高嗓门:“如果必要,我们随时可以接受俄国的军事订货!”戈宁说:“夫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不能不想起,在贵国,还有共产党夺取政权的问题。你们不是同中共打过好几年吗?中日战争以来,中共发展迅速。你们不考虑这个心腹之患吗?”

宋美龄眼睛睁得更大了:“我们中国有一句奉行了几千年的成语——‘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说的是,两弟兄在家院里斗殴得很厉害,可是外面来了强盗,弟兄立刻停止斗殴,同心协力,去抵御强盗。今天,日本侵略者乃一江洋大盗、要亡吾人之国家,灭吾人之种族,我中华之全体国民,包括本党与中共,除了弘扬弟兄手足之情,同心同德,共御日寇之外,别无选择!”

戈宁讪讪然:“大概,也许,唔,只能这样吧!”

宋美龄对戈宁说:“我们还是考虑贵国元首的盛情,给你准备一架直飞昆明的军用运输机,下午4点,在机场等候阁下。阁下既非正式外交使节,格于国际惯例,本人、敝国领袖都不便设宴款待,还请谅察。本人还该致以口头之备忘:吾人并未明文宣布先生为不受欢迎之人!”戈宁力求语气缓和地回答:“是,夫人!我保证将贵国此一口头备忘转呈敝国元首。我想,我们伟大的元首将会非常惊讶:想不到贵国处今日之困境,仍有如此强硬之态度!”

宋美龄不等他说完就回答说:“希特勒元首有此惊讶,毫不足怪。因为轴心三国之当政者,一概对于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之伟大气概毫无所知。”

丘吉尔曾对罗斯福说:“这个女人可不是弱者!”这位以骄傲著称于世的英国首相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宋美龄是他在世上最欣赏的少数女性之一,她的骄矜和妩媚,都让人极为心动。

丘吉尔生发如此感慨,当然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