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的故事,白求恩的故事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求恩的故事吧!
50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的故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1914年9月至1915年,白求恩曾参加加拿大远征军赴欧洲战场,在卫生营当战士,1936年10月又到西班牙支援那里的反法西斯斗争。1938年1月,白求恩受美国和加拿大共产党派遣,担任加美医疗队队长启程来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事业。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天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50岁的白求恩,从加拿大的温哥华率领医疗队于1938年1月初启程,经过22天的奔波,首先来到了武汉。
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白求恩见到了周恩来。白求恩从报纸上早就知道周恩来这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激动地握着周恩来的手,急切地说道:“我能不能直接到山西去呢?”
周恩来微笑着说:“你为什么要到山西去呢?”
白求恩认真地说:“我来之前就知道那里打了胜仗,是抗日的前线。我是个军医,应该到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
周恩来非常赞赏白求恩的想法,但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还是建议白求恩先到延安去,然后从那里再去前线。
白求恩在汉口等了将近1个月才出发去西安,从西安再到延安。
从汉口乘火车到山西临汾,在那里,白求恩遇到了日军飞机的轰炸。他眼看着许多老百姓四散逃跑,被炸死炸伤,他不顾安危,冒着炮火去救治伤员。
白求恩奔跑了一天寻找接应他的八路军,可是,八路军总部和卫生队已经撤走了。正在白求恩急得嘴上起泡的时候,特意留下接他的临汾站的民运科长认出了白求恩。很快,那位民运科长就集合了20辆大车,都装上了药品和医疗器械,护送着白求恩出发了。白求恩十分惊奇,怎么一夜之间就找来了那么多马车。民运科长笑着说:“同志,这里是八路军经过的地方,听说要送国际同志和药品器械去延安,都自动跑来了。” 白求恩感动、惊讶不已。
在去西安的路上,白求恩非常兴奋。他不在车上坐着,一会儿和车把式聊天,开玩笑,一会儿,跑前跑后照相。忽然,敌机飞过来,一颗颗炸弹飞过来,他的八路军军帽被气浪掀飞了,刚要去抓,他被气浪打翻在地。他亲眼看到,一位八路军战士为保护医疗器械而壮烈牺牲。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跋涉,白求恩经受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来到了西安,在八路军办事处,他见到了总司令朱德。朱总司令紧握白求恩的手,表示热烈欢迎。不久,白求恩到了延安,会见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一天傍晚,白求恩急急忙忙换上一身八路军的灰布军装,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皮夹,兴冲冲地来到延安的凤凰山下一座窑洞跟前——毛主席要接见他。毛主席身穿黑布棉衣,袖口和膝盖都打着补丁,神采奕奕的已经站在窑洞门口迎接白求恩了。
白求恩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快步走上前,向毛泽东行了一个西班牙的敬礼,毛主席紧紧握住白求恩的双手,微笑着连声说道:“欢迎你!欢迎你!”
白求恩走进简陋而整洁的窑洞,首先掏出那个皮夹,从中拿出一个小本本郑重地递给了毛泽东:“这是我的党证,一个加拿大共产党员向党组织报到!”
毛泽东庄重地接过党证,拉着白求恩的手高兴地说:“白求恩同志呀!你不远万里从加拿大大来到我们中国,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是一种可贵的国际主义精神啊!”
白求恩坐在毛泽东身边,在一盏油灯橘黄色的微光映照下,亲切而热烈地交谈了起来,直到深夜。白求恩一再向毛泽东要求让他尽快到前线去。他说:“前线的八路军将士在流血牺牲,那里最需要我。” 白求恩还向毛泽东提出组织一个手术队的建议。他说:“这支手术队要在战地附近对伤员进行初步治疗,这样可以减少75%的伤员死亡。”
八路军卫生部本来打算让白求恩留在延安到卫生学校工作,毛泽东觉得白求恩的意见有道理。
白求恩又追着问:“毛泽东先生,你打算批准我到哪儿的前线呢!”
毛主席微笑着说:“你知道中国有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吗?那里边有一个花和尚鲁智深非常厉害,曾大闹五台山。”
白求恩想了想,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五台山在山西。我早就知道,山西是抗日前线。”
毛泽东说:“对!我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晋察冀军区,这是八路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白求恩又说:“在武汉我就听周恩来说,晋察冀军区的司令员叫聂荣臻。”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笑着说:“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啊!这个聂荣臻可不得了,五台山,前有鲁智深,后有聂荣臻,聂荣臻是新的鲁智深啊!”
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白求恩怕打搅毛泽东,他知道,毛泽东有夜间工作的习惯,就起身告辞了。
夜,静静的,月光照得大地一片白。白求恩回到自己住的窑洞,久久不能入睡,心潮澎湃。他在那天的日记中写下了一句话:“这是一个巨人,他是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白求恩的故事:三次报到,两次被白求恩赶走
1938年5月的一天,当姚喜魁在八路军115师留守五台县松岩口村的一个刚刚建起的医院,带着几个民工日夜不停地照料一些重伤员时,又接受了一个新任务。那天,按领导的要求,他手端洗脸盆,肩上搭条干净的白毛巾,和其他战友一起迎接从延安赶来的外国客人。其中一位客人头发花白,谢顶,大约四五十岁的样子,一米八几的个头,消瘦但很有精神。这个外国人看见姚喜魁端来脸盆,就把手洗净,用毛巾擦干,不管别人怎么招呼和安排他休息,坚持让人带着到医院里去,查看伤病员病情。他表情严肃,边看病号嘴里边呜哩哇啦说着什么。看到不顺眼的地方,更是一脸不满,指手划脚,声音很大……。大家就对这个瘦高个的外国人有点怕。当时才十六岁的姚喜魁也有点怕,但是,领导又偏偏安排他跟着这个脾气有点大的外国老头工作。
姚喜魁奉命到白求恩那里报到。当时白求恩正在给伤员疗伤,屋里没有别人,白求恩看到一个满脸孩子气的小兵竟然跑进了病房,当下就赶他走。小姚想解释但由于没有翻译,只好回去。
第二天,姚喜魁又来找白求恩。白求恩认出他就是昨天来“闲逛”的小兵,还是挥着手,呜哩哇拉地赶他走。姚喜魁心想:是领导派我来的,你为什么赶我?我不走。
姚老说到这里,双手比划着:“白求恩的个头高大,手上也有力气。他见我不走,就一把将我拽起,从屋里提到外面,像扔东西一样丢了出来,很生气。我那时小,也不懂事,觉得这个外国人真怪。事后才明白:白求恩对伤员很关心,就怕外人来造成污染,害怕影响伤病员休息。”
姚喜魁第三次又来到医院。这次白求恩身边多了个翻译,将原委说了,白求恩恍然大悟,歉意地看着姚喜魁,又是握手,又是拍肩膀,表示误会。
白求恩的故事:一个幽默的老头,一些愉悦的笑话
白求恩不会说汉语,和周围的人交流就靠眼神、手势。平时记人名只记姓,他称姚喜魁“药”,翻译姓董,他常常念成“桶”……闹出过不少笑话。
白求恩和翻译分住两间房,白求恩常常自己出去到村里各处查房看望伤病员。一次,他在巡查中可能发现了问题,就有点发火,翻译不在身边,姚喜魁和医护不知道他对什么不满意,愣在那里看着他。白求恩一边挥着胳膊一边连声喊“桶”,姚喜魁赶紧拿来一只木桶。白求恩见状,一脚把木桶踢到了一边,嘴里仍然喊着“桶、桶”,姚喜魁一看不对,马上又拿来一只铁桶,又被白求恩踢到了一边。就在大家不知所措时,董翻译来了,这才弄明白白大夫为什么发火、踢桶。董翻译说,他说“桶”,就是找我,你们以后记住就行了。
一次,白求恩到一分区巡查伤病员,临走时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为他开欢送会。讲话的台子是用门板和凳子临时拼起来的,一次只能上去一个人。白求恩和战士们坐在台下听杨司令员致词,由翻译翻给白求恩听。轮到白求恩致答谢词时,他忽然好像站不起来了,接着招手让翻译和旁边的指导员架着他的胳膊,将他搀上台。上台后,他弓着腰,哑着嗓子断断续续地说话,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大家看着都有点吃惊。忽然,他猛地一下直起腰,用洪亮的声音对大家说:“我虽然快50岁了,但身体很健康,我是来抗战的,不是来享福的!谢谢杨司令的关心,但是不要照顾!”大家明白过来,立时掌声一片。
看了50岁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抗日的故事_白求恩的故事还看:
1.名人故事白求恩的故事
2.白求恩的亲赴前线救治伤员的故事
3.寓言故事典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