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元曲鉴赏试题解析

2017-05-27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元曲鉴赏也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常考内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高考元曲鉴赏试题解析,希望能帮到你。

高考元曲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①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

【注】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⑴请赏析“月落山容瘦”的“瘦”字的妙处。(3分)

答:

⑵请赏析“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所蕴涵的思想感情。(3分)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①。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①大白,酒名。

(1)联系全词,说明首句中的“天涯客”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2)词的下阕“霜花强弄春颜色”句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这首词的末句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①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夜凉,枕凉,不许离人强。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工乐府,善音律。著有《中原音韵》。是我国音韵学力著。其散曲现存小令三十一首,套数三套。

(1)“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4分)

(2)试分析“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的妙处。(4分)

4、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①,有白衣劝酒杯②。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注:①泼醅:没有滤过的酒。②“有白衣”句:引用陶渊明“九月九日有菊无酒,适逢友人遣白衣童子送酒”的典故。

普天乐

滕宾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花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1)滕曲中的“蜗角名”和“蝇头利”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试分析这两首元曲所流露出的共同的思想倾向。

答:

高考元曲鉴赏试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1.⑴示例: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天草木凋零,月落时分山影斜长显得清瘦的姿态。(3分)

⑵示例: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面对衰柳寒蝉的满目秋景,却无人作陪的淡淡哀愁。(3分)

2.(1)孤独惆怅(1分),浪迹天涯的游子(2分)

(2)用了拟人的手法,用霜花强颜,表达虽有美景,却难抵心中孤寂的情怀;用了对比(反衬)手法,把“霜花”和春色作对照,表达内心孤苦。(两种手法各1分,解说各1分)

(3)鲛人滴泪成珠;表达的是羁旅天涯的孤苦和对友人的思慕。(典故1分,孤苦、思慕各1分。)

3、答案:(1)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山川掩映的壮丽图景。(2分)去气和水光弥漫(交汇)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1分)红色的晚霞、青色的山峦相互映照(映衬),浸染远处的天空。(1分)

(2)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1分)却仍想振翅高飞,(1分)表达了作者虽已年老,(1分)但内心依然追求远大抱负的旷达情怀。(1分)

4.答案:(1)面对如此美景,今日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他觉得分外冷清,感慨万千。(2分)抒发了作者对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感慨。(2分)

(2)①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前两句写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婀娜多姿;后两句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诗人孤零零地站在过去繁华的洛阳桥上,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盛衰的感慨。(2分)②对比: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历史豪奢与正在消逝的对比,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感慨,对现实的关注。(2分)③兴的手法:以园中柳的美姿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但实际上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此题答出以上任两点即可得4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理解诗的内容,抓住“何堪”“独上”这些达情的词语,结合景物描写,揣摩诗人的感情。艺术手法即诗歌的表现技巧,可以从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歌的写作手法、诗歌运用的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