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画色彩感受的培养方法

2016-11-19

摘 要:根据学生在色彩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关于如何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和培养学生的彩色感受的方法,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减少在色彩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观察 分析 感觉 调色 写生

水粉画具有色彩艳丽鲜明,绘画时可干湿并用、可厚可薄且便于修改的艺术特点,有较大的表现空间和调整余地,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美术专业人士的喜爱和接受。如德国画家丢勒、英国画家桑德拉、瑞典画家左恩、中国画家董希文都曾使用过“不透明的粉质颜料”作画,对水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类高等美术院校把水粉画作为入学考试和大学色彩基础训练的重要课程之一。水粉画逐渐成为美术园地里一朵不可缺少的奇葩。

在水粉画色彩写生的开始阶段,画面色彩容易画的单调,或出现脏、火、花、粉、灰等很多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其实包含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对光色变化规律的掌握;二是不善于观察、区别不同物体间相似色彩的差异;三是不熟悉色彩的调配方法;四是缺少恰当的练习手段。

有光线才能看到物体,并能看到物体的颜色。颜色受光线的影响很大,我们在写生时应对光、色进行细致分析,才能充分的理解,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强弱或冷暖不同的光线下照射,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如:光线过强或过弱,会影响物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光线的冷暖直接影响物体受光部的色彩冷暖变化。物体因质地不同,反射光的强弱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这就构成了物体丰富的色彩,在观察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感觉。因此,在做画时首先观察光源的冷暖、方向、强弱是非常重要的。在一组静物中,物体之间颜色相互影响,要注意这些色调的联系性、统一性。我们学习色彩知识首先要掌握什么是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和掌握住物体色彩形成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对色彩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

对物体色彩倾向性的把握,最根本的就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式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去观察一组静物或风景每个物体的色彩。有比较就会辨别出差异,哪怕是最相似的物体之间的色彩,我们也同样会感觉出差异。但为了使这种生理上的直观视觉感受更加的准确,我们还需学习一些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明确色性、色相、明度、纯度这几个色彩要素的含义和要领范畴。在对一个物体的色彩倾向进行观察和把握时,潜在的色彩概念就会帮助我们去把握这个颜色具体的色彩定位。如:看到的几个颜色哪一个偏冷,哪一个偏暖,纯度、明度是高是低等。判断颜色时,可以用感受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感觉不明显的色彩可以通过色彩的规律进行分析,这样表现出来的颜色才更准确生动。

除了对色彩的理性分析,当然观察时也离不开感觉,色彩感觉是感性的,它的获得是快速的、短暂的、整体的,重在第一印象,不能用理智的分析来代替感觉。如苹果画的太绿显得太酸,画面没有重色显得太轻,瓷器没有光泽像是陶器,水果、蔬菜画得太干没有水分等,这些都可以用感觉很快的感知到。如果能够把这些细微的感受表达出来,你的画面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才能打动别人。要做到理性和感性相统一,让学生经常去感觉对象,激发出自己对色彩美感的感受,轻松自然地营造出色彩既丰富又协调的动人画面。

想调准颜色,一方面要对调色盒中的颜料必须熟悉,颜色之间相互混合知道会出现什么颜色,由于每个颜色的用量不同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二是面对一个颜色要会“拆色”,拆成调色盒里的“原色”,也能准确选择出最接近的“原色”;三是勤奋练习,开始可以试着调出单色彩纸上的颜色,进行调色练习,然后就是进行临摹和写生练习,在写生练习中,要注意整幅画面颜色的协调统一性,要懂得大统一、小对比,先统一、后对比的绘画规律,注意画面的色彩倾向,颜色之间要有联系,自然,和谐。尤其是物体的暗部和投影部分,一定要画的颜色明确、透明,沉稳,不能画的太脏。另外,在生活中也可随时随地进行,如:看到树木、房屋、衣服等在心里“默想”进行调色,长此以往,我们的色彩感受能力和组织、默写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色彩感的提高,由迟钝到敏锐,由模糊到鲜明,要基于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正确掌握色彩理论,并且进行持续的训练才能得到。

同时在写生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不要片面的追求色彩的丰富而破坏整体的色调;不要片面追求环境色而使固有色面目全非;不要只注意色彩的明度变化而缺少了色彩冷暖的对比与变化;笔触是为色彩服务的,不要本末倒置.

在绘画过程中,认真培养自己的色彩感受能力,使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方法,以减少在色彩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定能使自己的绘画学习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振山.当代水粉画家教学经典范画[M].华山文艺出版社,2003

[2]韦康.水粉画景物写生[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