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理财小故事
一位所有者或投资者,如果尽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着好业务的经理人结合在一起,也能成就伟业。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名人理财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理财小故事篇一:胡适
1917年,刚刚留学回国的27岁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时的月薪为280银元。1931年,胡适月薪600银元,加上他著作的版税、稿酬等,估算每月收入为1500银元(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5000元,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胡适住房也十分宽敞,雇有6个佣人,生活非常富裕。
但是,胡适不注重理财,经常吃干花净,长期没有积蓄(胡适日记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闻,总之小编是只记住了六个字,打牌、打牌和打牌……)。抗战爆发后,胡适的生活开始拮据起来。到了晚年,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年轻时,要注意多留点积蓄。”
胡适晚年流寓美国时,曾因其年老多病,又被美国“医保”拒之门外。这导致他心脏病复发入院治疗时,医疗费也成了难题之一。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过这样的话:“美国资本主义很坏,我这个年纪大了后,我想保险,他们嫌我年纪大,嫌我心脏病……”
名人理财小故事篇二:鲁迅
鲁迅极善理财,不准别人拖欠稿费,锱铢必较。《鲁迅日记》有他写的十分详细的日常生活各种收入与支出记录。
1929年8月28日,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设宴宴请鲁迅、林语堂夫妇、郁达夫夫妇等文化界名流。鲁迅因与李小峰的版税问题与众人争执起来,大喊:“我要声明!我要声明!”林语堂在日记中写道:八月底与鲁迅对骂,颇有趣,此人已成神经病。
名人理财小故事篇三:猫王ElvisPresley
冲动消费、挥霍钱财是猫王被大众熟知的习惯,他毫不吝啬地送亲朋好友贵重的礼品,每年要花$50万维持他的不动产Graceland……而且,他的商业顾问是做卡车司机、且曾因使用空头支票坐牢的父亲。
在猫王1977年去世时,只留下$500万元财产。而遗产继承人——他的前妻和女儿,则在若干年后以1亿的价格出售了这笔遗产的85%。
名人理财小故事篇四: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在其短篇小说《傻头傻脑的威尔逊》中有一句对投资者来说犹如当头棒喝的名言:“十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7月、1月、9月、4月、11月、5月、3月、6月、12月、8月和2月。”(意思就是说,每天都是危险的!)
那么,马克·吐温自己又是如何投资的呢?大体上可以概括如下:曾迫于还债压力而希望在股市中大捞一笔,但结果屡战屡败;曾热衷于投资各类新生事物,结果接连失败而心灰意冷……
马克·吐温发下“永远不在新奇玩意儿上浪费金钱”的毒誓后,某天一位名叫贝尔的年轻人登门造访,让他投资一个怪模怪样的新装置。而且,只需500美元就有一大笔股份回报。要说当时,那马克·吐温可是忍着泪拒绝的啊!然并卵,因为那年轻的贝尔胳膊下夹着的“新奇玩意儿”——就叫“电话”!
现在,你一定知道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是怎么写出来的了。一句话:那可都是泪换来的啊。
名人理财小故事篇五:卓别林
卓别林在自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在好莱坞拿到第一笔巨额片酬时,他欣喜若狂。此时,有个制片人对他讲,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步毁在对钱的贪婪上的。于是,卓别林就问,那怎么知道有多少钱就能毁了我呢?
制片人说:“当你还能理性地支配手里的钱时,就能获得心理上的最大自由,但如果你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花太多的钱时,那就离被金钱毁灭不远了。”
名人理财小故事篇六:丘吉尔
1929年,刚刚卸去英国财政大臣之职的丘吉尔和几位同伴来到美国,受到了投机大师巴鲁克的盛情款待。参观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后,在美国股民巨大热情的感召下,丘吉尔决定自己也投入10万美元玩股票。
然而不幸的是,1929年也是美国股灾和金融危机爆发的那一年——在该年10月24日一天之内,丘吉尔就损失了所有本金。那天晚上,巴鲁克邀请大约50名财界领袖一起吃晚饭,向丘吉尔祝酒时,戏称他为“我们的朋友和前百万富翁”。
名人理财小故事篇七:牛顿
牛顿的一生是极“牛”的,他是近代经典力学的开山祖师,也曾任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不过,他平生唯一一次炒股,却如同经历了2015年中国股灾一般……
1720年4月,牛顿投入约7000英镑购买了英国南海公司的股票,仅两个月就股价翻番,随后卖出。但到了7月,股票又继续增值了8倍,这让牛顿悔不当初——“恍然大悟”后,牛顿大概就开始变笨了,他随之决定加大投入,最终巨亏2万英镑——这相当于他当造币厂厂长十年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