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级职称论文目录
相关话题
目录就是把你写的论文的小章节的标题写上,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级职称论文目录,希望你们喜欢。
2017年高级职称论文目录
1 癌变·畸变·突变 汕头大学医学院
2 癌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3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
4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大学
5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6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
7 安徽医学 安徽省卫生厅
8 安徽医药 安徽省药学会
9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10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学会
11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安徽中医学院
12 按摩与导引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13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14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5 蚌埠医学院学报 蚌埠医学院
16 包头医学院学报 内蒙古科技大学
17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京大学
18 北京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20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北京医科大学
21 北京医学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22 北京中医 北京中医药学会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
23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4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5 滨州医学院学报 滨洲医学院
26 病毒学报 中国微生物学会
27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长春中医学院
28 长治医学院学报 长治医学院
29 肠外与肠内营养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30 成都医药 成都市医学信息所 成都医学会
31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成都中医学院
32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成都中医药大学
33 承德医学院学报 承德医学院
34 川北医学院学报 川北医学院
35 创伤外科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 大坪医院 野战外科研究所
36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大连医科大学
37 大连医学院学报 大连医科大学
38 单克隆抗体通讯 全国单克隆抗体研究协作组 第四军医大学
39 当代护士 湖南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
40 当代医师 湖南省卫生厅
41 当代医学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42 地方病通报 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3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
44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
45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
46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四军医大学
47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军医大学
48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
49 东南国防医药 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55 儿科药学 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56 儿科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儿科药学专业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57 耳鼻喉学报 山东医科大学 山东省耳鼻喉科研究所
58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国医师协会 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
59 放射免疫学杂志 同济大学
60 放射学实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61 肺癌杂志 中华医学会
62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福建医科大学
63 福建医学院学报 福建医学院
64 福建医药杂志 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
65 福建预防医学杂志 福建省卫生厅 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66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福建中医学院
67 福建中医药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学院
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大学
69 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 复旦大学
70 腹部外科 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71 腹腔镜外科杂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72 甘肃中医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
73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甘肃中医学院
74 肝胆外科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
75 肝胆胰外科杂志 温州医学院 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
76 肝脏 上海市医学会
77 感染病杂志 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78 赣南医学院学报 赣南医学院
79 高血压杂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80 高原医学杂志 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
81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北京医科大学等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内固定学组
82 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基础与临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
83 光明中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
84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光学学会
85 光学技术 中国兵工学会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北方光电工业总公司 86 光学学报 中国光学学会
87 广东解剖学通报 中国解剖学会、广东解剖学会
88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广州地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
89 广东卫生防疫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90 广东牙病防治 广东省口腔医院 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组
2017年高级职称论文
论中国建筑之意匠
摘要:通过一个学期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基本了解了中国各代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对比西方建筑和东洋建筑,中国建筑历史的悠久是他们不可比拟的。但是他们的建筑的历史延续性是我们更应该着眼的。本文通过浅述中式建筑的三个精神特点来谈它的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式建筑在现代该怎么延续古代的辉煌……
关键词:中式建筑人本主义氛围和谐
人类历史上的一些很基本的技术正是从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只要深入发掘,还可能找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李约瑟
死生是相对的,不知生,焉知死,反之亦然。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建筑史,因为无古不成今。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长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从未中断的存在。中式建筑从《易经》记载的“上古巢居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发展成现在人们心中固有的中式建筑的形象。不论是大屋顶、木结构、中国红的皇家建筑,还是小青瓦马头白墙的江南小品,经历了数以千年的进化,中式建筑让人惊叹的形体和结构,已经成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一种文化地位的体现。
然而,中国古式建筑的发展止步于清代,现代建筑又很快遭受外国建筑风格的入侵。近代外国设计师有发起一次中式建筑复兴的热潮,也随之崛起产生了中国固有形式——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平面按功能要求设计,外观以大屋顶、斗拱等表现的建筑形式,造就了一批现代主义和古典主义结合的产物。大出檐和斗拱似乎成了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随处可见。对这些我虽然不能全盘否定,期间也确实诞生了许多的好作品,但是那形式上的相似我相信并不是最好的。
中国建筑那么多年发展出来的绝不是只有外观,它所包含的精神层面的意义应该更被人们重视和理解。
一、人本主义
全世界的建筑者都越来越欣赏中国式的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各种方法的水平方向上相关的较小空间的重复比获
取巨大宽广空间合适得多。
——李允鉌《华夏意匠》
中国历史上少有神本主义,物本主义的出现,而常有人本主义。中式人本主义不同于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外国人本主义喜欢拿人体比例作为设计依据。中式建筑不高大,铺开面却很广,平面上追求小而丰富的空间变化,特别是中国园林对于空间趣味的探索到达了极致。我们所熟知的留园就是玩味空间的高手,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各种形式的空间几乎都能在留园中找到。这就体现了中式的人本主义。外国建筑给人的感觉很开阔,什么都一览无遗,就如同外国开放的个性。而中式建筑很矜持。步移景异,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中式建筑给人最强的感受。建筑随时给人不同的感官,就是一种人本主义。内敛相对于开放并不是不好的,相反,更有意境。就建筑学来说,这种中国特有的谦虚内敛的品质就应该通过现代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来传承。把建筑做得具有人的性格,这也是人本的所在。
现在建筑多提倡以人为本,它与让人们更好的使用建筑有关,更与让人们更好的体验建筑有关。所以通过研究过去的建筑的内涵,才能启发建筑人本主义的进化。
二、氛围营造
上古时代崇尚天,人们对于未知的茫茫苍穹感到敬畏。古代研究星宿,研究天象,为建筑物该建在哪里找到了充分的理由。然而现在这种理由少了,被更多的理由取代。但是却少有跪在天坛可以感受宇宙万物,默默聆听天语的那种氛围存在了。
行走于武则天陵的神道上,会让人产生对逝去皇帝的崇敬与心悸。神道依山势而上,坡度虽缓,爬起来却很是让人疲惫,道路两旁高大石像再加以烘托,一种让人窒息的肃穆氛围就产生了。近代南京中山陵对古代陵墓的形式进行了模仿,石牌坊、神道、宽大台阶和建筑主体,掩映在两旁暗绿色的松柏中,显得十分庄严。虽在建筑主体上有异于传统的改造,但是那种氛围完好保存,精神意义更胜于物质意义。
好的建筑,就是应该站在其中就能感受到它带来的感情倾向。在园林中可以感受出园林的轻巧可爱,让人心情舒畅,在故宫太和殿前可以感受到一股雄伟庄重,让人为之臣服。氛围,并不是中式所独有,但是中式建筑无疑是无人能出其右的,应被我们所沿用。
三、和谐
学习建筑史经常提及天人合一和物我一体。中式建筑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筑要融入自然之景,使人与自然可以产生对话。古代建筑修建要择址,为什么避暑山庄要修建在承德,那是因为那边风景独好。然而风景优美,如果建筑产生在其中而破坏了它那不是可惜。所以,建筑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和谐,得益于双方,自然不必受到破坏,人也可以享受自然的美。我们总羡慕外国有流水别墅,不曾想我们有那么多的经典。去武夷山走一趟,任何一座建筑无非都像是从山中长出来一样。中式建筑的特点在于此,和谐,是一种精神态度,也是一种十分值得建筑师借鉴的状态。现在讲的和谐不止是狭隘的拘束于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而是应该放大到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城市。时代变迁得太快,这种态度和状态是应该保持的。
四、结语
外国人在设计上海金融中心的时候,受到中国密檐式塔的启发,情不自禁地说:中国人有那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会用呢。在中国古代就有因为建筑只是一门经验学科,没有书籍记载,而使桁架、大跨度拱结构的雏形——叉手和拱券,长期停滞在它们的最初形态上的遗憾。在现代我们应该着眼于为数不多的建筑遗迹和文献来延续中国建筑的命脉。不要让遗憾重演。
确实,中国建筑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时期。一方面,新的功能要求,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层出不穷。要使中式建筑在这样快的发展潮流中从重新生长出来并不容易。另一方面,现在学生大多学习的是西式的建筑方式和风格。要在对中式和西式风格都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新的思潮,产生这样的人才也不易。可是这并不代表不可能。
已经有人能做到知死知生。死生包含的意思并不只是古代与现代建筑而已,而是一种传承和进化。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齐康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很多作品都在人本主义,氛围和和谐方面到达并超越了以往的建筑。不再是对西方一味模仿的方盒子,也不是没有灵魂的混凝土。为何它们能有灵魂,因为设计师了解了过去,了解了“死”,了解了传承的含义。它们是中式建筑的“生”之所在,必为我们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华夏意匠》李允鉌.
[2]《中国建筑史》潘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