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成功的标准的事例

2017-06-06

成功是甜果,那么失败就是酸果,甜果在最初却是酸苦的,也有不少甜果会甜得发苦发烂。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衡量成功的标准的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衡量成功的标准的事例篇1

大学时,何先声组织班上同学出去旅游时认识了旅行社的经理,从此何先声做起了旅行社的校园代理业务。事后,他组织了60人游世纪欢乐园,每人5块钱提成,这300块钱是他赚得的第一桶金,如今他已是郑州一家照明工程公司的总经理。

大一暑假,何先声进入河南一家网络公司打工。后来,何先声自己想开家网络公司,但要投入十几万,还要有懂技术的人。

可当时,这两样他都没有。何先声说,他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告诉了在网站打工时认识的一位老总,希望他能投资,然后又找了位技术人员,两人都答应了。就这样,公司就开起来了。

他认为,大学生要用自己的头脑赚取第一笔原始资金,而不是盲目投资,“投资不是我们干的事,我们要做的是让别人给我们投资”。

衡量成功的标准的事例篇2

谢玲万,是该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大一刚进校时,谢玲万带的钱还不够交学费,那时,他就决定以后要自己挣钱交学费,养活自己。

“很多人都想创业,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从何入手。”谢玲万说,他的创业是从校园中的“小买卖”做起的。谢玲万发现学生喜欢看《英语周报》,他就通过努力当上了校园代理,最终做了700份左右,挣了六七千元,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

后来,一个偶然机会,谢玲万看到教务处贴的征订下学年教材的通知,学生可自愿购买,他从中发现了商机。他就跑到书城、旧书市场联系资源。由于自己卖的教材便宜,很受学生欢迎,“做得最好时,一年能挣八九万元”。

衡量成功的标准的事例篇3

胡敏,永远穿一件灰色或淡黄色的衬衣,衣领紧扣,讲课条分缕析,令人沉醉。1995年,他在国际关系学院任英语系副主任时,就开始去新东方“客串”.讲的是最枯燥,最不讨好的阅读理解,却让许多学生喜欢。1999年被公派到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从1995年到1999年,他创立了四六级和考研培训等热门培训项目,从基层教师做到了中层、高层,拥有了自己的部门,培训教材更是绵绵不断。

1999年,胡敏在新东方第一次领工资的情景富于戏剧性。创业时期,新东方学校所有教师的工资都是校长俞敏洪亲自发,有的在办公室发,有的则被请到家里发。叫到家里发是一种特殊待遇,表明他对该老师有特别的期待。那天,校长俞敏洪把他请到家中,指着小区140平方米的房子对他说:“你肯定能有这一天。我这房子不算什么。”

真正让胡敏在“江湖”上名声远扬的,当属1999年的一场“雅思风暴”.1999年8月,他利用暑假自费赴英,拜访英国文化协会及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遍访当年留学时的校友,考察雅思发展前景,给出的建议使胡敏信心百倍。“托福是个帝国!”英国文化协会雅思总裁肖恩·海德给他重重的一棒,“不,雅思会异军突起,成为一个耀眼的明星!”胡敏心中已在构建另一个“帝国”.在英国期间,他走遍了几乎所有相关书店,购买了大量雅思考试书籍。离开英国时,他已经掌握了雅思的核心资源。

1999年冬天,胡敏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专家团队编写雅思教材。那时,他在国际关系学院担着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还兼着新东方学校的四六级考研、托福、雅思项目。偏巧那段时间得给生病住院的妻子送饭,得送岳母大人去西苑医院药检,还得送小孩去北大附小上课。5个月时间,他一边编写教材,一边带学校的研究生。他不断探索,自主研发,一举开创雅思体系的先河。2000年他正式来到新东方。2001年1月,教材正式出版。2月,胡敏开始在全国巡回推广雅思,所到之处犹如巨星莅临,很快,雅思风靡全国,图书市场供不应求。他一刻也没有停歇,继续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编写第二代雅思教材。2002年,雅思考生比上年增长了一倍,达到9万人。

2004年胡敏放弃安逸的教授生活,创办北京新航道学校,成功打造了“中国雅思梦之队”,成为中国雅思培训产业化的开创者和领路人。后来,他不断对教材进行升级,先后推出第三、四、五代系列教材。雅思成绩得到美国900所大学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2007年中国雅思考试人数与托福考试势均力敌。“胡雅思”版权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购买,在中国掀起了英语史上最强劲的风暴,由他率先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英语培训教材及专着达百部之多,成为目前我国英语培训业内出书立着最多的英语测试专家和着名学者,被媒体称为“中国雅思之父”.

一件事情,不能做得尽善尽美,别人也许会为自己开脱,胡敏却宁愿“用钢铁般的意志硬扛着”.胡敏常说:“做一个迅速蹿上去的人是我的性格。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信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锲而不舍,才会最终成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