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歉深处很痒怎么回事

2016-12-06

到了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有网友称“阴道歉深处很痒、而且好像里面有脓流出来”,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治疗阴道歉深处痒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

阴道歉深处痒的问题分析及专家建议(1)

问题分析:你的情况多见于阴道炎的问题,建议检查白带常规。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因为阴道炎的类型不同所用药物是不同的。

意见建议:内衣裤禁止与鞋垫袜子同时洗涤,最好内衣单独用一个洗衣容器,内衣裤洗好以后最好在太阳下曝晒;夫妻最好同时治疗,以免因同房反复互相传染,造成疾病缠绵不愈。治疗期间禁止同房。

阴道歉深处痒的问题分析及专家建议(2)

问题分析: 如果瘙痒症状严重,且伴有白带异常、腹痛等其它症状,就很有可能是炎症感染,需及时去医院妇科进行相关检查,针对性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去医院做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炎症的性质后,对症治疗,要注意外阴的清洁,用清水洗外阴,勤换内裤,经期要及时的换卫生巾和护垫,治疗期间不要同房,避免交叉感染。

阴道歉深处痒的问题分析及专家建议(3)

问题分析: 阴道瘙痒主要是由霉菌或滴虫感染所致,共同的临床表现是阴道瘙痒,白带增多,但两者也有所区别。典型的霉菌性阴道炎的白带呈豆腐渣,较稠。

意见建议:建议去医院做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炎症的性质后,对症治疗.

阴道歉深处痒的问题分析及专家建议(4)

问题分析:你好,从你的症状分析来看,考虑感染了阴道炎,引起白带异常,阴道及外阴瘙痒的情况。

意见建议:建议,可以使用妇炎洗液清洗阴道及外阴,并结合使用保妇康栓阴道用药,可以外用涂抹达克宁药膏,坚持治疗一阶段,治疗期间,禁止同房,以免反复交叉感染。

阴道歉深处痒的治疗方法

【预防与调养】

1、保持外阴清洁。

2、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

细菌性阴道炎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止带。方药: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2、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治法:健脾利湿止带方药: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各15克,陈皮、欠实各10克 中成药:白带丸

3、肝郁脾虚: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或腥臭,阴中灼热坠胀,心烦口苦,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治法:疏肝清热,健脾利湿。方药:丹皮、白芍、白术、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栀子、泽泻、黑芥穗、车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中成药:加味道遥丸

阴道歉深处痒的饮食保健

细菌性阴道炎食疗方(仅供参考)

1、双蛸汤 制作:将桑螵蛸8克,海螵蛸、关沙苑、鹿角霜、金樱子各15克,白术10克,水煎,一次服。 按语:温肾健脾,固精止带,主治细菌性阴道炎,证届肾虚,症见带下增多,清稀透明,伴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大便溏薄等。

2、白果乌鸡汤 制作:将乌鸡1只(约500克)活宰,去毛、内脏,洗净;莲子肉30克、糯米15克、胡椒少许洗净。把白果10枚、莲子肉、糯米、胡椒装入鸡腹腔内,封口后,放至炖盅内并加盖,隔水用文火炖2-3小时,至鸡熟烂,调味供用(可分2―3次食,饮汤,食肉、白果等)。

3、马齿苋饮 制作:将鲜马齿苋50克洗净,冷开水再浸洗一次,切小段,搅拌机搅烂,榨取鲜汁,加入蜂蜜25毫升调匀,隔水炖熟即可,分2次饮用。 按语:清热解毒,利湿止带,主治细菌性阴道炎,证属湿热或热毒内盛者。马齿苋又叫瓜子莱,性味酸寒,功能清热解毒,化湿止带,对志贺杆菌、宋内杆菌、斯氏杆菌、费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马齿苋因能抗炎,故对生殖道炎症所引起的白带增多有治疗作用。孕妇禁用。

4、大蒜鲤鱼 材料制作:鲤鱼1条去内脏、洗净,放大蒜50克,同煮食。 按语:《古方今用》介绍,可用大蒜30克煎洗患处。

另外,《中药大辞典》记载:50。

阴道歉深处痒的预防护理

【预防与调养】

1,保持外阴清洁。

2,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

细菌性阴道炎的饮食禁忌

患本病后饮食要多食清淡的食物,不饮酒,不抽烟,不食辛辣之物,多食具有淡渗利湿的食物,如冬瓜,西瓜,赤小豆等有利于本病的康复,下面介绍两首食疗方,供读者参考。

(1)鲤鱼赤豆汤(《外台秘要》)

组成鲤鱼1尾,赤小豆60g。

用法鲤鱼去头,尾及骨头,取肉与赤小豆共煮至豆烂,分2次服用。

适应证用于白带多,湿热有毒者。

(2)茯苓粳米粥(《家庭食疗手册》)

组成茯苓30g(研末),粳米30~60g。

用法先将粳米煮粥,半熟时,加入茯苓末,和匀后,煮至米熟,空腹服用。

适应证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重者。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