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谑曲是什么

2017-05-16

谐谑曲又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其主要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与戏剧性的特征。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谐谑曲的相关知识吧!

谐谑曲的介绍

谐谑曲原来是一种非标题音乐,但后来的标题音乐,也常常采用谐谑曲的体裁。标题音乐就是附有标题以说明内容的器乐作品。如法国作曲家杜卡的《小巫师》,就是一首谐谑曲体裁的标题音乐作品,作品的标题取材于歌德的叙事诗。在谐谑曲的引子中,慢板和快板交替出现,表现一种神秘的气氛和小巫师淘气的性格。圆号和小号用阻塞音吹出咒语主题,扫帚站起来准备取水。谐谑曲的主要部分是三拍子的,快板,描写扫帚取水、大水泛滥和小巫师急躁的心情。

音乐不仅速度很快,而且用了“三小节的节奏”,显得分外活跃。所谓“三小节的节奏”,就是每三小节有一个强拍。这在贝多芬的谐谑曲中,曾用作一种增加动力的手段。谐谑曲是一种生动活泼而富于诙谐和戏谑情趣的器乐曲,是在小步舞曲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谐谑曲沿用了小步舞曲的三拍子节拍和复三段式的结构。复三段式就是一首乐曲分为三大段,而每一大段又各自含几个小段落,第三大段是第一大段的重复。谐谑曲比小步舞曲速度快,节奏活跃,并且常用独特的音调、不常见的节奏型、出其不意的转调和强弱对比、突如其来地反复前面的主题或引进新的主题、突如其来地结束一个段落或结束全曲等手法,造成一种幽默和风趣的效果。

谐谑曲的特点

谐谑曲是舞曲的变种。它的前身是三拍子的小步舞曲。因此,谐谑曲常常和某些三拍子或三进拍子即六拍子、九拍子等舞曲结合起来,构成双重的体裁。如柴可夫斯基有一首小提琴和钢琴合奏的曲子,就叫做《圆舞曲-谐谑曲》,它既有圆舞曲的律动,又有谐谑曲奔放活跃的性格。

“谐谑”是指用音乐来表现诙谐,幽默的情趣。作为乐曲,它的特点是3/4拍,快速、活泼的节奏。因此,它和小步舞曲有点相似,但速度要快一点。

谐谑曲的代表作

曲式结构与小步舞曲相同,采用带三声部中段的三部曲式构成;但展开手法常带有动力性发展的性质,再现部分多变化。后在肖邦、勃拉姆斯的作品中演变为独立器乐曲。肖邦所作四首钢琴诙谐曲规模较大、内容深刻;勃拉姆斯作有钢琴曲《降e小调谐谑曲》(Op.4)。诙谐曲还常与其他器乐体裁相互结合,如德伏夏克的管弦乐曲《谐谑曲-随想曲》(降D大调,Op.66),夏布里埃的《谐谑曲-圆舞曲》,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进行曲与谐谑曲》等。

海顿作曲

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中的有些乐章,名义上是小步舞曲,实际上已经具有了谐谑曲的性质。例如,他的G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6之1)中的第三乐章,名为小步舞曲,但音乐轻盈跳荡、气势奔腾,和小步舞曲清新欢畅、优美蕴藉的性格是很不相似的。小步舞曲的典型速度是小快板,而这个乐章是急板,第一部分分为两段:第一段中不断向上跳进的顿音,由弱而强,形成突然的力度对比;第二段中顿音和连音的交替也表现了戏谑的情趣。这些都是谐谑曲的特点。中间部分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流畅的旋律,其他弦乐器拨弦伴奏,旋律线上下跌宕。显得生意盎然,和小步舞曲的中间部分强调恬淡幽静也有所区别。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

巴赫作曲

巴赫的《谐谑曲》采用了二部曲式,a小调,快板,2/4拍,位于b小调第二管弦组曲的最后一段(作品编号BWV1067,第二组曲由7小段组成),主要主题具有明显的快速舞曲特点,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旋律,长笛明快、轻巧的演奏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情绪,滞缓的弦乐在低音区与之呼应,使乐曲显得诙谐而轻快。曲子对演奏技巧的要求不高,因此成为许多业余长笛演奏者十分喜爱的曲目。

贝多芬作曲

贝多芬最早在交响曲、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大型器乐套曲中,用奔腾活跃的谐疲劳曲取代典雅的小步舞曲,作为套曲中一个固定的乐章。贝多芬不仅丰富了谐谑曲的表现力,使它成为能够表现多方面音乐形象的体裁,而且使谐谑曲从表现外在形象的舞蹈性体裁,提高到成为能够表现在矛盾冲突中变化发展的心理现象和精神境界的戏剧性体裁。

猜你感兴趣:

1.超好听的笛子纯音乐

2.轻音乐排行榜

3.适合婚礼的歌曲

4.十首好听的励志歌曲推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