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情志养生

2017-02-22

您想知道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志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法

精神调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其中提出了“恬惔虚无”、“志闲而少欲”精神调节的两个具体养生理法。“恬惔虚无”,恬淡为安静之意,虚无指不存杂念,即避免情志过激。“志闲而少欲”,闲,本义为木栏类遮拦物,引伸为控制、限制,即控制、约束自身,减少各种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内经》还进一步举例,指导人们从具体的生活方式上来调摄精神,即“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上古时代会养生的人,心态平和,有吃的无论粗细都觉得很可口,有衣服穿无论美丑都觉得很合身,各种风俗习惯都让人舒坦,这样以来,大家没有人在乎地位高低,没有争权夺势,没有嫉妒心理,大家都过着纯朴无华的生活,在心无妄求妄欲的状态下,内藏于五脏之中,如此一来形神和睦,就不会受到外界刺激的侵扰,达到“不惧于物”的精神境界。

《内经》精神调节给予当代人的养生借鉴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提示人要正视现实,将生活、工作目标定得近期一些、可操作性强一些,不可好高骛远;其次,不要与他人攀比,不可欲望过分强烈,嗜欲不止,则会扰动神气,破坏神气的清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过度的不良欲望,做到心情舒畅,陶冶情志,静心寡欲,有利于怡养精神。其次,因为人有欲望不可避免,我们为了追求健康,就要降低欲望值,如果欲望值过高,一旦达不到目的,会产生忧愁、悲伤、苦恼、思虑太多,从而伤身致病,因此要把精力用在事业和工作上,淡化名利,多做好事,多做奉献,必然心地坦然,精神高尚,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健康。再次,要寻找正确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中体味生活的乐趣。乐趣的选择最重要是力所能及,不可强迫自己。

情志调节

《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种正常的对精神刺激的情绪反应。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人的七种不同的情感反应,不仅不会引起疾病,还可以调养精神。《内经》强调开朗、乐观的性格是调摄情志的基础,云:“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说明乐观的情绪是调养精神,舒畅情志,防衰抗老的最好的精神营养。精神乐观可使营卫流通,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身心健康。要想永保乐观的情绪,首先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因为乐观的情绪与开朗的性格是密切相关的。心胸宽广,精神才能愉快。其次,对于名利和享受,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要体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这样可以感到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再次,培养幽默风趣感,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生笑意。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不良情志刺激,超过人体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直接影响有关内脏而发病,其基本规律是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因此《内经》调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调控不良情绪。

郁闷大怒:《内经》非常重视大怒对人体的伤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大怒不仅伤肝脏,怒气还伤心、伤胃、伤脑等,导致各种疾病。可见怒气伤身的严重危害性,故戒怒是情志养生的一个重点,戒怒之法要以理制怒、时常排解郁闷。提倡个人以理性克服感情上的冲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虽遇可怒之事,但想一想其不良后果,可理智地控制自己过激情绪,使情绪反映“发之于情”,“止之于理”,如发怒必须反省,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再犯错误。另外在心情不快、愤怒不解时,可以到环境优美的公园或视野开阔的海滨漫步散心,可排除郁闷的情绪,产生豁达明朗的心境,所以日常所见愤怒之人出去走走就会宣泄一下愤怒情绪,使心情平静下来。

悲哀忧愁:悲哀忧愁也是不良情绪之一,如《灵枢·本神》云:“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亦如《灵枢·百病始生》云“忧思伤心”,因为心藏神,所以悲哀忧愁最终结果会导致心神的损伤。保持情绪稳定,维持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必须重视宣泄心中之悲愤情绪,可以直接宣泄,如当一个人遇到不幸时,心中万分悲痛,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让眼泪尽情流出来,会觉得舒服一些。《灵枢·五癃津液别》云:“悲哀气并则为泣。”哭出来是悲哀发泄的最好方式。另外,《内经》认为“喜胜悲”,所以常悲之人必须常以喜乐之事做伴,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忘记悲伤。

过度思虑:思虑也是一种不良情绪,对心神的损伤较大。除此之外,《内经》还指出经常思虑人有自身特点,如《灵枢·口问》云:“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鉴于思虑对人体的损害,我们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因为《素问·举痛论》云“思则气结”,所以对于思虑之人,当以疏导为先,运用正确、巧妙的语言,进行劝说、鼓励。正如《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就是说劝说要针对不同人的精神状态和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另外,《内经》认为“怒胜思”,《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思则气结。”人的情绪出现郁怒之后,气血上行,易于调节思虑引起的气结之象,所以说人发怒之后,思虑过度可以得到缓解。

大惊大恐:惊恐也是对人体有害的一种不良情绪,惊、恐是两种不同的情绪异常表现,惊是受外界侵袭所引发的,恐是自身心理滋生的。惊可以转化为恐。《内经》认为除“恐伤肾”外,还可以波及多个脏腑,如《素问·经脉别论》云:“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素问·血气形志》亦云:“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可见惊恐对于人体损害还是多方面的。对于惊恐的治疗法则,《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惊者平之。”用镇静安神之法,或使人对其习惯以之为平常后,而不觉惊恐。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疗法”,如果一个刺激引起的惊恐在人体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可以经过多次有意的反复呈现,习以为常后不会再对该刺激感到惊恐了。另外,《内经》认为“思胜恐”,可以通过对其他事情的思考、思虑来摆脱惊恐的感受,所以正确的思维引导对于惊恐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

由此可见,《内经》以调摄精神情志为养生第一要义,从调节精神活动,避免情志过激和保持精神守持于内等方面,在方法上进行了概括,并为后世所遵循。

情志养生之道

乐观愉悦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愉快,不因物欲影响心情。如能做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就可保持形体和心理健康,达到百岁。现实生活中,高寿者大多性格开朗,情绪乐观,而急躁、焦虑、忧郁等性格常是产生疾病的土壤,甚至是早夭的原因。因此,常保持乐观心境,忌心浮气躁是情志养生的第一要务,所谓“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非常符合中医的养生之道。

与人为善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高下不相慕”,显示出上古圣人与人为善、追求良好人际关系的思想境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多种需求。

《灵枢·通天》将人的体质分成了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和阴阳和平五种,其中以阴阳和平者最佳。“婉然从物,或与不争”,表现了阴阳和平人在情志方面的特点,并能“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说明与人为善,人际关系良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

以情胜情

《内经》以情胜情的养生方法主要基于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与怒相应;心属火,与喜应;脾属土,与思相应;肺属金,与忧相应;肾属水,与恐相应。按照五行生克规律,人体可以主动调控七情,以维持体内阴阳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提出了主动调控七情的原则和方法。金元医家张子和根据此原则提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虚浪戏狎之言娱之……”并附以病例佐证。

志闲少欲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少欲、安,才能保证体内真气正常运行,强调志不贪,心知足。“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要做到不为物欲所累,心无妄念,无论人的天赋如何,均符合养生之道。

《内经》对“欲”的认识包括物欲和性欲,并描述了放纵性欲所带来的后果,如《素问·痿论》谓:“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指出纵欲太过可造成阳痿、遗精等生殖系统疾病。如果“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则可造成“半百而衰”。

中医学认为性欲应以适度为原则,谓“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

凝神敛思

凝神指精神集中专注,不散乱;敛思是集中精力,从事适度脑力劳动。《内经》强调要在“少欲”基础上“凝神敛思”,做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长期保持“精神专直”状态,可达“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的效果。实验证明,钓鱼、气功 等清静养神的自我调节方法,能保持神经系统不受干扰,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血压降低和心脑功能恢复,故中医有“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之说。

御神有节

在《内经》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中,或多或少蕴含了儒家中庸思想,即凡事不走极端。反映在情志养生理论中,表现为“少欲”而非空虚;“凝神”而非过劳。既主张“精神专直”,又反对劳神太过,强调“御神有节”,适度愉悦。若不能恰当调控精神情志,“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也可造成“半百而衰”。并且,过分追求“凝神敛思”,又可能走向“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的另一个极端。因此,《内经》情志养生的最佳状态应是:恰当御神,劳逸结合,以不过劳,不伤神为度。

顺时调神

关于情志与四时的关系散见于《内经》多篇文章,但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表述最为集中完整:“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季戒暴怒,忌情怀忧郁,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使情感随春天生发之机而生,与自然界阳气萌动的规律一致。夏季万物茂盛,情感也应随盛夏而充盛饱满,但夏日炎热,易致心绪烦躁,应静神宁心,不急躁,即“使志勿怒”,以防止加重热邪。秋天气候渐转干燥,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易有凄凉心境,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应精神内守,不受肃杀之气影响,不躁不急,收敛神气,“使志安宁”。冬天寒风凛冽,万物蛰伏,为保证冬令阴气伏藏,人的情感也应伏藏于内,以求精神安静。

疏导宣泄

妥善发泄不良情绪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灵枢·师传》中“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都属于语言疏导的范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指出,医生有两件宝物,一件是语言,一件是药物,强调语言在心理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气郁体质者,解释、聊天、暗示、疏导、祝由等语言开导尤其重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