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历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期末检测试题

2017-06-19

初三是迈向中考的一年,那么,在这一年,对于历史的复习要怎样做好练习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期末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期末检测试题

选择题

斯大林逝世于(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67年 B.68年

C.69年 D.70年

在苏联“八一九事件”后掌握国家大权的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总统( )

A.勃列日涅夫 B.瓦文萨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

A.勃列日涅夫 B.赫鲁晓夫

C.安德罗波夫 D.契尔年科

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对后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D.给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

戈尔巴乔夫上台是时间是( )

A.1964年 B.1975年

C.1985年 D.1989年

填空题

斯大林逝世后, 担任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面临的 局面,首先把 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 。此后,苏联的 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 ,国家权力分散。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在经济领域,主要是对 进行改革。在政治领域,在报刊上开始批判 和 的某些理论观点。

1956年苏联共产党召开了“ ”,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 ”,这份报告错误地全盘否定了 。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1987年,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新思维中,他主张国际关系人道主义化,引导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和“一体化”,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根本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且以推行“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作为改革和发展政治体制的战略方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戈尔巴乔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实行政治改革?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3)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判断题

苏联的解体,表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

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后,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

转变为多党制。( )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政治改革作为重点,后又把重点转移到经济方面。( )

1964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被迫下台。( )

问答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