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的作文加评语
老师,是您,指导我该怎么走人生路;老师,是您,教会了我读书认字;老师,是您,我有不会的,下了课您都细心讲解……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关于老师的作文加评语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老师的作文加评语一
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认识了这样一位尽心尽职的老师,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陈老师。
她教我们语文。她个子高高的。大概是由于她以前看书看的太多,所以戴了一副眼镜。
在四年级开学的时候,老师为了让我们看书。她用了很多时间来熏陶我们读书品书。她在我们班级里建立了一个小图书馆。从图书馆建立的那天起,我们班上的同学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去借书。时间一长,我们班大多数同学都喜欢上了书。我也是如此,以前我不是很喜欢看书,可我在陈老师的潜移默化下,也喜欢上看书,同时也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
陈老师的教学水平非常好。以前我一点也不喜欢语文,总觉得语文太难了无法掌握。可是,从陈老师教我们语文起,我就喜欢上了语文,因为她总是教我们学习方法,而不是照本宣科,因此我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陈老师还让我与书本成为了好朋友;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她总是耐心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当我们退步的时候,老师就会鼓励我们,让我们重拾信心。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老师比我们自己还要高兴。
陈老师不仅关心我们学习,更时刻提醒我们学做“正人”。她要求我们在道德品质不能犯任何错误,说:人一定要有的德,那么“才”才能得以发挥。
老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教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育人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我们的老师正是这样一位以学生发展为己任的好老师。
批改评语: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小作者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班主任陈老师的尽职尽责,从陈老师的外貌、教学水平高和育人等角度来描写,详略安排得当,结构完整。
关于老师的作文加评语二
人们常说“做一个学生是幸福的”。是啊!我们在学校,每天能接收到新的知识,还能跟小伙伴一起玩耍、嘻戏,非常开心、高兴。
老师,还记得刚上学时,您走过我的身旁,总是摸着我的头,轻声地提醒:注意坐姿,抬头写字。
老师,每天清晨来到课室,总能看到您温柔的笑容,在您亲切的关爱中,我们开始了一天愉快的学习。
老师,每当我走过您的办公室,透过门缝总能看到您伏案忙碌的背影,那时您肯定在为我们准备上课要用的辅助材料和精美的图片,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掌握课本里的重点和难点。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您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我们搞懂为止。
老师,在假期里,总能收到您发来的阅读书单,从此我知道了图书馆,进入了图书馆,并爱上了这个地方,现在,每当我有空,我都会到那里度过我的欢乐时光。
老师,如果我们是一棵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那您就是背后默默地植树人;如果我们是春天刚刚发芽的春笋,那您就是滋润我们的雨露和阳光。
从我上学以来,您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三年的美好时光,您不仅教会了我们许多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更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现在,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也进入了四年级的学习,在您的陪伴下,我们一定会开心学习,快乐成长。感谢有您陪伴的每一天!
批改评语:本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运用第二人称,面对面地进行感情交流,显得亲切,便于抒发对老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记忆中的一个个片段,浮现在脑海,字里行间饱含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关于老师的作文加评语三
敬爱的老师:
老师,我有无数感激的话想对您说。
因为您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总是苦口婆心的解释,您讲起课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您分析问题简明扼要。您必是蜡烛。
因为您关心学生学习,抚育学生成长。我们读书不努力时,是您谈古论今,用古往今来学有所成的典范激励我们。有同学生病时,是您嘘寒问暖。有时同学心情不愉快时,是您洞察一切,找学生交流心声,让学生感受到您像母亲般的慈爱。您便是春蚕。
但谁会曾留意过,这么多年来,学生们一批一批地走了,而老师们的美丽容颜也随着岁月的痕迹在悄悄地隐退,皱纹爬上了额头,黑发也在无声无息地慢慢变白。岁月的流逝,改变着老师们的外貌,却改变不了老师们那颗无私的心与博大的胸怀!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育我们道理,教会我们做人,我们又怎能忘记您?时光一去不复返,但同学们对您的崇敬与爱戴将永不变!
敬爱的老师,我永远也忘不了,您为同学的糟糕成绩而担忧的神情;我永远忘不了,同学们考得好成绩时您脸上那欣慰的微笑;我永远也忘不了,您为了我们呕心沥血备课的情景……一幕幕往事历历在目,您对我的谆谆教导,我将铭记在心间!
网当蜡炬成灰时,你就是不朽;当蚕丝吐尽时,你将会永恒!蓦回首,串起春秋的脚步,我的人生,在你的期待的目光里继续向前、向前……
我多么想把那经久不息的掌声再次送给您,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对您的深深敬意,我多么想对您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此致
敬礼!
批改评语:这篇写给老师的书信,全文感情真挚,热情饱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语言表达非常好,比喻和排比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