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收藏的价值_瓷片的选购方法
瓷片先前并未受到太多关注,但2001年以来,行情却年年看涨,由于升值空间巨大,受到不少藏家热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瓷片收藏的价值,一起来看看。
瓷片收藏的价值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陶瓷收藏爱好者人数的增加,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古瓷片收藏市场逐渐形成。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在北京的报国寺,每周四都有20多个瓷片摊位;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每周六,这里有七八个卖瓷片的固定摊位,琉璃厂、爱家市场内一些古董店中也常有瓷片交易。瓷片价格有的几元、几十元,有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天青月白梅子青,青花五彩单色釉,宋元明清历代瓷片,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古陶瓷爱好者,推动了瓷片收藏市场的发展。北京甚至还有一个睦明唐博物馆——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
七八年前,一块画面好的明代嘉靖官窑瓷片两三元钱就能买到,现在少则五六十元,多则五六百元。五年前一块清代康熙斗彩龙纹片,在工地上可能以五角钱就能拿下,现在花上几百元也不好找了。目前的市场上,块儿比较大的元青花、明永宣青花开价已到万元以上。
瓷片市场价值何在.古瓷片价格的大幅飚升有诸多原因。
北京瓷片收藏家许渭认为,古瓷是历史珍品,不可再造。由于年代久远,保留到今天的名窑名品瓷器少而又少。市场上很难收集到完整而又品相好的古瓷名品。有眼光的收藏者往往收藏历史上的名窑瓷片,以慰嗜爱之心。如宋汝窑、官窑、哥窑的瓷片,自宋代起就一直是收藏家寻觅的珍品,所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这句话讲的就是珍稀瓷片的价值。
北京睦明唐古瓷标本博物馆的白明馆长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层次的不断提高,收藏和喜欢古瓷器的人数也就不断增加,这就使古瓷片价格“水涨船高”。在瓷器收藏中,一般人很难见到珍贵古瓷真品,即使在博物馆能看到一些,也不能拿在手上仔细把玩研究,这就是行内人所说的“上手”难,而瓷片却可以让人以较少的代价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从而方便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古瓷的各种特征,以提高“眼力”。 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张庆玉说,残破的瓷片把胎釉断面一览无余地显现出来,内涵丰富,信息量大,使收藏者不但能知其表,还能察其里,通过“上手”古瓷片,收藏者对古瓷特征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和全面。他说,古瓷片还具有量大品全、价格便宜、真品率高、风险性小等优点,是普通人从书本到实际学习古瓷鉴定的捷径。
据白明介绍,北京市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大规模土建工程使很多珍贵瓷片破土而出,吸引大批专业人员和古瓷器爱好者到各建筑工地捡瓷片,而且也真有人捡拾到十分珍贵的瓷片,到1996年左右,参与工地拣拾瓷片的人越来越多,由于需求增加了,瓷片便逐渐有了市场价值,价钱由一两角的捡拾“辛苦钱”开始,逐渐上涨,现在一块普通的明末清初的民窑青花残片也要三五元钱才能买到了。中国收藏家协会陶瓷收藏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陶瓷馆馆长陈士龙认为,我国古瓷历朝历代窑口众多,品种极为丰富,是其他任何藏品无法比拟的。他说,古瓷片能反映出整器的艺术信息,“残而不失其美”。胎骨、器型、釉色、色彩、装饰、款识、光泽等要素都能显示出瓷器的制作工艺之美;瓷片上的人物、花鸟、山水、动物、书法等图案不仅具有艺术情趣,还能反映出历史信息,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渔樵耕读、携琴访友、元宵观灯、清明踏青等图案,使古时的民风习俗跃然“瓷”上,这本身便是一种美。越是名窑名品瓷片,这种美的含量越大,品位越高,价值自然也就上去了。
哪些瓷片升值潜力较大
行家们说,初涉古瓷片收藏者应该了解一些市场规律:从年代上看,各个年代的精品如宋代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元青花、清三代官窑升值潜力极大。晚清、民国新粉彩、浅绛彩中的一些有名头的作品的瓷片也颇具升值潜力。 从器型上看,一般情况下,观赏器瓷片的价值要高于生活器的价值;那些数量上相对少、制作上相对精、器形上相对异的瓷片,在收藏市场更受青睐。
同时,要尽量收藏能反映整器特征的瓷片,所谓有“天”有“地”的(带口沿和底足的),信息量大,研究价值相对高。
瓷片的选购方法
1.“听”:用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瓷砖一角,轻松垂下,另一手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涩浊为次品。
2.“水”:将水滴在瓷砖背面,水散开后浸润得慢的瓷砖密度大,视为上品。
3.“切”:看瓷砖断片的断裂处。断裂处细密,硬脆,色泽一致的为上品。
4.“看”:在充足的自然光线或日光灯照射下,将砖放在1米远处垂直观察,应看不到明显的釉面缺陷 图案应细腻、逼真,没有明显的缺色、断线、错位等缺陷;背面的底纹、商标等清晰、完整,少有釉迹或缺损;将一批产品垂直放在一个平面上,看看有没有参差不齐的现象;选择一个表面平整的玻璃板、塑料板、桌面或陶瓷砖,把砖的侧边和正面分别平行地紧贴在该面上,观察边的平直程度和面的翘曲程度。也可将两块砖的边紧靠在一起,看看有没有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