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异同点有哪些

2016-12-02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文化由于历史上的交流,尤其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异同点。

中日两国茶文化的相同点

1)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都注重精神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强调“中庸”、“禅茶一味”、“天人合一”的思想,并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中国人饮茶注重“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地优劣,还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茶文化把茶看作人与自然融合过程中的媒介,把饮茶当做实现天人合一的途径之一。

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是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与自然、人和物、物与物相融合的意境。

2)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都与本国的民族文化密切相关,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道的实体活动中。

中国茶文化讲究在品茗的同时进行赋诗、赏花、品画、听曲等文艺活动,由此,与茶事相关的诗画多不胜数。同样,日本茶道则将书画、建筑、工艺、烹饪、宗教、礼法等一同导入茶事,使之成为日本文化的结晶与代表,成为最具美丽的日本传统文化体系。

意大利学者马里奥·佩徳凯斯认为:“茶道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因此我们可以说,不了解茶道,便无法理解日本的文化。

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不同点

两国茶文化的背景文化不同。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药用,因此,它与中国道教的养生思想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中国茶文化初步形成的唐代,茶多与神仙思想相关联,并由此升华到精神文化领域。而日本茶道的形成在于禅学的渗入。

在完全形成后的日本茶道里,“禅”成为其思想的内核,茶人被看作是在家的禅者。因此,较之讲求茶地药理成分、强调饮茶的健身效果的中国茶文化来说,日本茶道更注重茶文化中的禅味,善用暗喻的方式来表现禅境,追求内省、修炼的禅者风范。

两国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不同。

中国茶文化是从其食用价值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而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却经历了相反的过程,即首先得到确立的是其精神文化,而后普及至实用。中国茶最早是用于药,然后才用于饮用,780年陆羽著《茶经》才给茶注入了文化的内涵。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茶文化却截然相反。日本高僧将茶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带到日本,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15、16世纪成立的日本茶道更强调了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而不是茶地实用性。

两国茶文化的载体不同。

中国近代出现的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而日本茶文化的载体主要是茶室。

随着中国近代茶馆业的兴起,更是将饮茶与文化联系到了一起,有评书茶馆、京剧茶馆和曲艺茶馆,老舍还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特点,创造出经典剧作《茶馆》,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茶文化的大众性。而日本的茶道有严格的程序,在日本讲究的人家中都设有茶室。茶室注重古色古香,摆设极为讲究,关于日本茶室的古典建筑亦是一门学问。

两国对于茶文化的规范仪式不同。

中国人认为“道”是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和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说道,在中国众多的饮食娱乐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但它不像日本茶道有着严格的规范的仪式,所以我们更多的把中国的茶道称作“茶文化”。

日本茶道规则为“四规七则”。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七则”指用于接待客人时的准备工作:“茶要提前准备好;炭要提前放好;茶室要冬暖夏凉;室内插花要像野花一样自然;遵守规定时间;即使不下雨也要准备好雨具;一切为客人着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民族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