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致富经案例

2017-03-22

创业是一本书,每个人的创业故事都是书中的精彩篇章,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残疾人创业致富经相关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致富经案例相关文章。

案例1:残疾人创业,一双大脚赢得财富迎来她

吴晓凡:这是那边那个新鸡舍,我给它做一道门。

记者:你做这些事没有困难。

吴晓凡:没困难,这都挺正常的,习惯了。

记者:捶到脚怎么办?

吴晓凡:捶到脚它就疼了,现在还是不容易捶到脚了,以前捶得到。砸两三次有可能就把脚指甲给捶掉了。

眼前这个用脚钉钉子的人叫做吴晓凡,他三岁时候失去双臂,此后就用脚代替手生活。一年四季无论多冷,他都只穿一双拖鞋,记者发现,他的脚跟别人的很不一样。

记者:这个刀痕,这个还记得什么时候割的呢?

吴晓凡:这个好像是去年给鸡加料的时候,被铁网给刮伤了。

记者:我看你脚上伤还不少呢。

吴晓凡:都没事。

记者:这边皮好硬。

吴晓凡:是挺硬的。

记者:比这边(左边)要硬多了,右边要硬。

吴晓凡:对,这边经常拿东西,拿那些东西去割草,还有去做事,都是用这只脚。

记者:我看你翻过来后面有茧吗?

吴晓凡:还没什么茧子。

记者:你的脚比正常人宽好多。

吴晓凡:是。

记者:比正常人宽好多。

吴晓凡:自从用脚,用脚做事的时候,它就慢慢地就比那些皮肤要粗糙多了。

吴晓凡平时用右脚干活,用左脚撑着地,在记者好奇这样能站得住么,他非要和记者比试金鸡独立的功夫。

摄像:晓凡能把脚伸出来。

记者:我也可以。

吴晓凡:我也可以。

记者:那我不可以了,我伸不到。

现在,吴晓凡的这双脚不仅能钉钉子,还能钓鱼,就算穿蚯蚓都很轻松。甚至,他还可以用脚抓鸡。

这个习惯用脚做事的男孩现在拥有三个养鸡场,成为了涪陵区知名创业人物,同时他还和一位女大学生拥有一段远近闻名的爱情,至今都让周围人惊叹不已。

吴晓凡的表哥罗春龙:反正有点不可思议的感觉吧,真的。他比我早成家,他成家孩子都一岁多了,我才成家的。

四川省重庆市涪陵区增福乡延寿村村民李克全:你说平常想起来的话手都没有了,这样两只手一点都没有,哪里能讨老婆,你看人家还讨了大学生,是不是。

吴晓凡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靠脚生活的男孩,如何在四年内拥有三座养鸡场,他与女大学生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1993年,3岁的吴晓凡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福建,在一个闷热的午后,他和小伙伴们来到一个电压房前玩耍,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

吴晓凡的父亲吴仕华:那个老乡他说谁家的孩子被电打了,我出去一看,这些指头都没有了,这几个都像这样子。这些都全部是光的。

记者:烧焦了。

吴晓凡的父亲吴仕华:烧焦了。

记者:那为什么把整个手臂都截了?

吴晓凡的父亲吴仕华:那个骨头烧黑掉了,全部烧黑掉了。

吴晓凡因为被电击而截去了双臂,年幼的他并不能理解失去胳膊的意义,只是从那以后他开始用脚来代替手。渐渐地,他学会了洗漱穿衣,不仅如此,吴晓凡还能用脚做很多事情,甚至还能用脚帮村里人修电视。这不仅让村里人称奇,也让父母感到欣慰。

吴晓凡的父亲吴仕华:全部都佩服他,不管哪家的电视,手机,打不通,电视看不了都来找他。

四川省重庆市涪陵区增福乡延寿村村民李克全:亲眼看见他上网,那个脚上网,脚趾上网比手指还快,还在田里面抓泥鳅,人家用手都抓不住,他那个脚趾,一下就夹起来了,就这么厉害,你说厉不厉害。

吴晓凡的朋友陈俊杰:我们不会的,他会的,像电视,我们老家安的那种锅,一般不会的话就打电话给他,他自己帮你,他用脚帮你调方向,直接看到为止。

吴晓凡上到三年级就退学了,除了帮帮邻居,他就靠闲逛打发时间。这样的日子一晃就到了18岁。对于今后的路,吴晓凡也不知道该怎么走。

吴晓凡:因为我毕竟没手,我可能也是只能做到这一步了吧,太小了,你让我做什么,肯定都不实际,我也没想的太多。

事情却在2008年起了变化,一天,吴晓凡下楼接水,碰巧看到打工回来的父母在厨房吃饭,两人只有一小盘白菜和咸菜下饭,甚至一口咸菜都要就着好几口米饭吃下去。母亲把白菜夹到父亲碗中,却又被夹了回来。一顿饭下来,本就不多的一盘菜还剩了半盘,这一幕,触动了晓凡。

吴晓凡的母亲宋荣美:吃榨菜的时候,那个时候一包榨菜才1毛5一包,我们就吃一天,煮稀饭吃,就是这样子节省出来的。

吴晓凡的父亲吴仕华:那个时候我打工,他四个人赚钱赚不过我跟我媳妇两个别人下了班了反正我们都要去做。

吴晓凡:他们太辛苦了,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把这个家撑起来。我一直在家里面这样玩着,我觉得就不行了,我一直玩着,以后玩都不可能,我就想点做点什么事吧。

养兔子是吴晓凡尝试的第一个项目,2008年,他买了20只兔子带回家悉心照料,还给它们做了兔笼,并且每天都要早起去山上割草。

记者:这个练了多久像这种?

吴晓凡:这个应该练了好几个月了吧。

记者:现在还会割伤吗?

吴晓凡:现在有时候还是会。

记者:你看你割的时候完全看不见你割的是哪儿,全都被草盖住了。

吴晓凡:是,我凭感觉割的。

记者:这个万一比如说草丛中遇到有什么玻璃渣子会怎么办?

吴晓凡:那个就可能会钉伤。

记者:那你平时就直接光着脚割。

吴晓凡:那我只能光着割,这只脚要把草根拉住,我才能割。

一年多之后,兔子繁育到了500只,吴晓凡被镰刀割伤的次数可能比他的兔子还要多,尽管他每天都很辛苦,但是却没能换来回报。由于缺乏饲养兔子的相关专业知识,在兔子出现问题后吴晓凡并不能及时解决,因此这些兔子相继死掉了。

创业以失败告终,吴晓凡十分难过,但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他没想到自己竟会迎来一场爱情,而这份爱情也成为了他之后创业最中坚的力量。

吴晓凡:初恋的感觉真的不一样,挺完美的想着。我都不敢想象,现在想着还,还有点,感觉挺幸福的吧。这就是爱情的力量,真的不敢想象。

重庆市涪陵区增福乡,当地有着丰富动植物资源和耕地资源,增福土鸡在重庆也小有名气。2010年,吴晓凡觉得养殖兔子技术难度太高,他打算养殖土鸡。

吴晓凡:养鸡吧,好管理一点,去喂养它,就放在桶里面给它倒进去就可以了,又小,又好抓。

吴晓凡筹划着盖鸡舍的事情,没有多余的钱请工人,他就自己用脚干,搬砖、钉木头、搭围栏,一个多月,坐立在半山腰的鸡舍终于建好。吴晓凡买回来100只鸡苗,为了方便照顾,他便直接住进了鸡棚。

记者:这是你床吗,你要住这儿吗?

吴晓凡:对,我在这里升温,就在这里住着。

记者:你为什么要住这啊?

吴晓凡:因为我好给鸡舍升温,用那个柴火给它升温,你给它加一次柴火就只管20多分钟。要是这个鸡苗来的话,我们在4点多差不多才能睡觉。

小鸡苗抵抗力弱,怕寒,吴晓凡便在这间屋子里垒了一个火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每天都睡在这儿,哪怕夜里也都要每隔20分钟起来加温。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半年之后,小鸡成长了起来,全部卖出去了,4千多元钱,吴晓凡又进了500只鸡苗。他还总结出了养鸡秘诀。

吴晓凡:养鸡哪里很困难啊。

记者:不困难吗?

吴晓凡:不困难。不管你养什么,你一定要把它对待像自己一家人这样对待它,它喝的水你人也能喝,它的卫生,它能住的你也能住,那它肯定就干净了,它生病就肯定没有那么高了,生病率。

这个嘴上口口声声说养鸡简单的吴晓凡,准备大干一场,但接下来命运的走向却充满戏剧性。

吴晓凡悉心照料着500只鸡苗,闲暇之余他开始用手机上网聊天,还因此结识了一位姑娘。从来不敢奢望爱情的他,却爱上了这个女孩,但他却不敢有一丝非分之想。

吴晓凡:没想过,不实际,因为自己都没手,谁会认可你。

和晓凡在网上聊天的姑娘叫吴金平,是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土木工程的一名学生,2010年认识吴晓凡的时候,她正在上大二。

晓凡与金平在网上互相分享着彼此的生活,两个人的感情随着对对方的了解而加深了。一天,当女孩提出要见面的时候,晓凡却傻眼了。

吴晓凡:她不知道。因为我们开始聊天,她不知道我没手。

在聊天时,吴晓凡从来没有提到过自己没有双臂,如果实言相告,他怕自己很快就会失去这段爱情。可思来想去,吴晓凡还是决定说实话。

吴晓凡:我就说,我没有手,反正我的家庭条件什么的,全部都给她讲了。我害怕她不理我,但是我也得说,我不可能骗她,我觉得我骗她,我就对不起我自己。

吴晓凡用脚把这些话敲出来发给了金平,对方却迟迟没有回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天一夜也过去了。在过了几天煎熬的日子后,吴晓凡终于等来了答案。

吴晓凡:那会儿的心情很复杂,完全没想到我们有可能,结果她还同意了。

金平居然答应吴晓凡做他的女朋友,这让晓凡受宠若惊,他每天都给金平打电话,还兴奋地告诉别人自己交到了女朋友,但是周围没有一个人相信。

吴晓凡的表哥罗春龙:刚开始我们都不相信,打电话那是猜的,肯定别人是不愿意的那种。

吴晓凡的母亲宋荣美:我们都不相信,哪里会相信。他大姑爷还说,可能吗,他说我是不相信的,这样会不会是骗钱的。

吴晓凡:他们是这样想的,我没有这样想。

记者:因为这在外人看来,这事确实挺不可思议的。

吴晓凡:是挺不可思议的,但是我们是真实的,是这样,我们互相的感情是走到这一步了,我肯定很相信她。

为了打消众人的疑虑,也为了让家人对自己放心,吴晓凡邀请金平放假的时候来家里玩,金平答应了。这对于吴金平来说,可是第一次出远门,之前从未独自离开过家。

记者:什么促使你害怕也要过来呢?

吴金平:我就想看一下他。聊了这么长时间吧,总该看一下吧。

吴晓凡:那次我去火车站去接她的时候看到她,反正两个人一看到就笑了一下,还挺投缘的就感觉,她过来就拉着我的袖子,我们就坐了个公车,就坐到我姐姐那里去,挺正常的,真的挺正常的,就像很久很久就认识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晓凡带着金平参观了自己的鸡舍,她被晓凡的努力打动了,两个人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日子,临近春节,吴金平才回到了家中。这次回家,却使他们的关系陷入危机。

吴金平:反对的,肯定不同意,要我和他分手。

记者:你跟父母有没有坐下来好好谈谈这件事情。

吴金平:想谈的,可是一谈他们都有点情绪激动。

吴晓凡:是那会儿闹得挺凶的,也没办法,肯定都是本能反应,不管是谁,站在谁的立场,看到这样的情况,都是这种感觉,我站在他们的那种立场去也是一样的,遇到了一个男朋友是这样的,没手,怎么能接受。

记者:那会儿想过放弃吗?

吴晓凡:没想过放弃。我能给她幸福,因为她真的挺幸福的,和我在一起。

即使这样,吴金平还是对晓凡说了分手,但是这个无臂男孩没有放弃,每天依然坚持给金平打电话,心情烦闷的时候,他就同他的鸡呆在一起。然而,一个意外却突然发生了。他悉心照料的鸡不久之后也出了问题。

吴晓凡在声声鞭炮中迎来了2011年的除夕,过完年三十,他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盛好饲料之后,吴晓凡向圈舍走去,刚一推开门,他就傻眼了。

吴晓凡:往常一样,打开门就去给它饲养,结果打开看到里面那个角上全部都在地上一大堆。一层一层的在上面挤死了,挤压了。

吴晓凡惊呆了,前一天还好好的鸡一夜之间死了一大片,他忍痛把死鸡背出去埋在了这些石板下面。

吴晓凡:反正心情里面挺忐忑的,再怎么样也不能表现出来,让我妈妈他们看到的话,就不好了。

吴晓凡仔细检查死去的鸡,发现大部分头和脖子有伤口,翅膀也有些折断,联想起他刚开始进来的场景,他分析出了罪魁祸首——鞭炮。他赶紧上网查阅资料,印证了自己的猜测。

鸡是一种很胆小的动物,平时喜欢寂静的地方,过年的鞭炮劈里啪啦震天响,鸡受到惊扰,扎堆乱窜,便都被挤死了。

那怎样才能让鸡不再害怕鞭炮声呢?

为了让鸡不再害怕鞭炮的响声,吴晓凡决定锻炼它们适应环境。他准备了一个音箱,每天都在鸡舍旁放音乐,声音由小变大,等到鸡逐渐适应最大的音量,晓凡便同时放了几串鞭炮,这一次,它们果然没有受惊。

吴晓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金平,在金平跟他分手的半年时间里,晓凡一直坚持不懈地联系她,2012年,吴金平终于有了回应,寒假的时候,她又重新回到了晓凡身边。

记者:那你父母当时那么反对,后来你也提分手,为什么又坚持回去了。

吴金平:还是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吧,他真的那时候感觉,他特坚强,几乎每天都给我打电话,发信息的。

吴晓凡:我一直坚持,我一直坚持我的原则,能不能争取这个得看两个人,双方吧,反正我把我自己该付出的我全部都付出了就行了。

重新赢得了爱情,吴晓凡有着说不出的喜悦。他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他能给金平幸福。吴金平毕业之后,嫁给了吴晓凡,但是对于晓凡来说,却始终都有一个遗憾。借着记者的镜头,他终于有机会说出了这个遗憾。

吴晓凡:老婆,我这辈子真的对不起你,真的,你为我付出那么多,我感觉挺内疚的。我没能用我的双手去拥抱你,这也是很大的一个遗憾,但是我会对你好的,老婆,我会很爱你的,我爱你,老婆。

吴金平:我总感觉跟他在一起挺开心的,可能我都喜欢安逸的生活,就是想有一个快乐的家庭就可以了,不需要他太富有怎么样,平平凡凡就可以。

结婚之后,吴晓凡最大的目标就是把鸡养好。2013年,晓凡扩大了鸡舍,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承包了两个,他把鸡通过经销商销售到重庆,一年的销售额能有15万。

2014年涪陵区残联知道吴晓凡的事迹后,专门为他拍摄了微电影,还邀请晓凡参演了根据他事迹改变的小品《那一双温暖的手》,并到重庆和兰州进行演出。

余恩来:晓凡是一个很快乐阳光积极向上的小伙子,他通过双脚来代替双手,干出了一个小有作为的成绩,激励了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和健全的朋友。

2014年底记者前去采访的时候,吴晓凡的另一个养鸡场正在动工。

吴晓凡:我那边那个鸡场可以养五千多只鸡,我现在新建的这个鸡场,建好了可以养六千只鸡,那边可以养到两千多只鸡,全部加起来,这应该能养一万多只鸡吧。

四年时间,吴晓凡靠双脚拥有了三个养鸡场,现在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尽全力养鸡,不让妻儿吃苦。

吴晓凡:这就是几乎就是全剧终了吧,大结局就是这样的吧,什么都收获了,什么都有了,最后想的就是把鸡场做得越来越大,做到红红火火,让全部的人都能吃到我这样的鸡就可以了。

案例2:身体残疾可人生并不残缺 “独臂邹渝”

邹渝,男,1964年6月生,现居住在南岸区峡口镇西流村,是远近闻名的苗木种植大户,也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2014年,被推荐参选“感动重庆人物”,2015年6月,被南岸区推荐参评6月“感动重庆月度人物”。

失去右手不代表失去生活

邹渝5岁时,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整个右手的前手臂,成了残疾人,他却没有抱怨与自卑。没有右手,还有左手,乐观的他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拿筷子、穿衣服,还坚持像其他正常孩子一样,到学校里上课学习,慢慢地邹渝学会了用仅有的左手做事,自理能力强得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如今, 50出头的他早已结婚生子。与儿子一桌吃饭,他总会用左手给儿子夹菜,顺畅地动作让你根本不会发觉他是位伤残人士,谈笑间,邹渝丝毫不会对自身身体表达不满或自卑。

与父亲率先闯出致富路

邹渝不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勇于担负起家庭责任,年轻时他便勤于动脑筋谋出路,希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当时家里有6口人,却不足3亩地,就种粮食和菜,一家人都不够吃。”邹渝回忆说,要打破传统耕种习惯,才能让家里人都过上好生活。

于是,邹渝和父亲决定大着胆子种点城里人“稀奇”的东西。80年代,当西流村所有村民都忙着耕田种粮时,邹渝却把田里的水放掉了,种上了万年青、黄桷树。

苗木之路充满艰辛,当时镇里还买不到花卉苗木的种子,邹渝只能和父亲寻遍山里,找野生树种。顾不上自己的身残,邹渝咬着牙一路过来,登山、爬树、摘果子都难不倒他。终于,花如期地开了。记得第一次,邹渝把精心呵护的茉莉花装在背篓里,拿到解放碑花市上卖。一上午,就赚了二三十元钱,在当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消息马上传遍了全村,周边村民受他影响,纷纷“转行”发展花卉苗木,就这样,邹渝带着村民走出了一条苗木种植致富路,如今西流村成了峡口出名的苗木村。

挑灯自学技术成了苗木大户

成功没有快捷路,从一介农夫成为苗木大户,邹渝付出了很多。最开始村里没有农技师指导,邹渝只能自学苗木种植,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的优良种植方法,每次到城里赶场,他总要去书店看苗木农技书,一看就是一下午,经常觉得不过瘾,便掏出几百元直接买书回家学。

白天邹渝到种植地里锄草、修枝,晚上便挑灯看种植书到凌晨。邹渝认为,种植花卉苗木是份有内涵的事,要花心思、动脑子,又要心静,种久了每株花木都与自己有感情,有时自己栽种出的苗木被卖掉了,心里还念念不舍。

凭着过硬的种植技术,邹渝家的花卉苗木渐渐成型。2006年,邹渝又大着胆子承包村民土地,苗木种植规模扩大到近百亩地,苗木远销青海、四川等地,年收入近40万元。

十年如一日地关怀支持残疾村民

富裕起来的邹渝,深知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艰难。“他们一样能锄草、修枝,他们要的就是信任和机会。”邹渝种植基地里需要工人,他便把所有机会留给同是残疾人的村民,周边10余名残疾人是他基地的常工。

邹渝总说,自己的能力太有限,帮村里残疾人只能让他们赚点生活费。但事实上,邹渝带给村里残疾人的不只是就业机会,更多的是让残疾人重拾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残疾人开始的新的生活,部分人也做起苗木生意,自己当上了老板。

村民李喜全在10年前患上了重度耳聋,是村里的困难户,由于丧失了听力,李喜全根本找不到工作,是邹渝把他请到了基地里做工。“外面都没人愿意请我,嫌我耳朵不方便,听不清楚要做的事,只有他愿意雇用我。”提起外出打工的经历,李喜全很辛酸,“只有邹渝愿意请我们,他跟我们一样是残疾人,我觉得跟这个老板没有距离。”

在一个没有区别、没有距离的种植基地里干活,有付出便有收获,“虽然身残,但我们都想把这个基地弄好。”找到工作赚到钱的李喜全逐渐忘记残疾带来的伤痛,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慢慢地,李喜全也在家里种上了苗木,虽然不成规模,但他自信地说,他的梦想是成为第二个邹渝,通过努力成为村里的种植大户。像李喜全一样,在邹渝苗木基地里重拾生活希望的残疾村民,还有很多。

“我希望带着他们一起,把村里的花卉苗木种好、远销各地,让他们和我一样不仅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还能创收致富养家。”邹渝这样说道。

没有很高的文凭、没有健康的体魄,但邹渝却用一颗顽强的内心生活,他的坚强乐观、大胆创新、发奋勤劳和热心善良,让他撑起了一个家,更撑起了一个村的致富产业,他为残疾村民搭起了希望之路、致富之路,让每个残疾村民都能像他一样正常地有尊严地生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