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华北军演视频

2017-04-08

1981年的我军华北军事演习实际为801会议、802会议和华北某地军事演习三个重大事件的历史性标识。你是不是还在找1981华北军演视频呢?1981华北军演的具体概况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找到的1981华北军演视频,希望你喜欢!

1981华北军演倒计时

28年前那一天我有幸参演的802演习第四课题,当属此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大高潮。当时难以超前认识到始于当日9时30分的波澜壮阔的一幕,对中国军队叩击新世纪大门的深远影响。可作为10万零5千名参演官兵的基层一员,我十分清楚,这不是一生中能多次恭逢的非寻常时刻。

金秋的塞北高原,在静候历史性的9时30分。

倒计时:嚓,嚓,嚓,嚓。

7时过后,我们这些演习官兵先成了参观者。山地急造军路上的车队蜿蜒进入视野。700多辆来宾保障车,通过各路口调整哨的时间精准到秒。到了参观台,再次分流入场。所谓参观台,那是一座不小的山。通过劈山削岭的巨大土方工程,可供这一天3.2万人的观看和近千台车辆的进出道路及停车位。

9时过后,中央首长车队出现。在内部没什么特别神秘的,这次号称“中南海大搬家”。岂止北京,省、市、自治区,及至地级的党政军领导,应到的大体都到了。军队系统,只留一名副总长在京值班。说这是百年难见的高层集会,一点不夸张。难怪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一再强调演习的“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

北方重镇张家口,见证了演习规模的共和国之最。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变局风高浪险的启动阶段,大演习作为邓小平就任中央军委主席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又如此兴师大阅,着实意味深长。

地方志诗云:

野狐胜迹古今传,

路险天高云汉边;

莫怪军家争此地,

长驱直捣控幽燕。

此后,我总在回望那一天的刻骨铭心——1981年9月18日。我们第四课题这台压轴戏,恰逢“九·一八”50周年纪念日。由我起草并由我于9时25分向炮兵群官兵宣读的群党委战斗动员令,特别强调了半个世纪前的民族历史巨创。群前指政工组只有两人,我这名宣传干事必须主动而灵活,添彩不添乱。

大演习搞过4次预演。9月4日最后一次预演,总长杨得志来检查。前面的预演,总参谋部已组织一部分全军干部参观,同时北京军区安排参演部队领导上参观台。炮兵群领导前几次去过了,本次名额就照顾了我。

参观台形同阵地,集群坦克与装甲车就从身边冒出来,如同火山爆发,熔岩滚滚喷出,集团军排山倒海攻击向前。那阵势已经先声夺人,更有二梯队后威猛加。邓小平这年3月10日批准演习第一方案时,当面指示杨得志、张震:“要搞得好一点儿,要把军队的气鼓一下。”现场感受,确实豪气荡胸。足量的实弹之外,第四课题用炸药110吨,相当于满载30台卡车。烟波火浪中参观台成为孤岛。两军“红蓝”爆烟遍地开花,远处爆响不断,声光效果强烈,极具震撼力。杨得志观看后指示正式演习减为90吨炸药。少了20吨,仍不失身临战境的轰然威势。

关于历史性的9时30分,我这样回述:

演习的开始时间,是全部准备工作的终点时间。据此,统帅与庞大军阵由万千个起点分别进入倒计时。而后,如同一个大扇面,由宽阔而窄仄,向一个精准之点汇聚。

当然,邓小平他老人家既无须戴表,也无须时时接受提示。他几乎没觉得时间的存在。如果存在,那也是时间跟着他走。自北京到张家口,起居之外,他只管上下汽车,上下火车,再上下汽车,几百公里与秒针的吻合,就大功告成。甚而到了参观台走向中央座席时,邓小平还停下来与李先念等人握手寒暄。而这些,尽在秦基伟的预计之中。

倒计时:嚓,嚓。

历史将在那一时刻辉煌激荡。

倒计时:嚓。

邓小平落座的同一瞬间——上午9时30分0秒——“战争”开始。

1981华北军演精彩100分钟

3发红色信号弹蹿上湛蓝的晴空。

我炮兵群实施强大火力突击。这时,天上是电子干扰机、轰炸机群、歼击机编队、强击机编队、直升机群。地面烟尘滚滚处,千百台坦克与装甲车迅猛开进与展开。“红军”决心以优势兵力对突入防御地带之敌实施战役反突击。

代号“802会议”、总题目为战争初期方面军防御战役的大演习,由此进入最高潮:集团军反突击作战。已进行完毕的3个课题分别为:一,“蓝军”坦克师进攻;二,空降反空降;三,“红军”坚固阵地防御。801会议,802会议,均为在京西宾馆举办的军队高级干部集训。801会议为战略问题研究班,讨论战略问题及军事战略方针调整,由各军兵种、总参有关部门领导讲了15课。802会议为战役集训,根据新的军事战略方针研究战争初期防御战役的组织与实施,北京军区撰写了14个理论学习材料,安排4位领导同志讲课,而后分别完成想定作业。防御战役想定作业,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员。想定作业由自己打分——统一思想不统一答案,没人规定战争只能一个打法,参照大演习反思总结,自行提高。大规模实兵演习实为北京军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答卷,共研究了7个课题,实际演示4个,导演部统称4出折子戏。4个课题其实已构成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4个大演习,再链接成规模浩大气势磅礴的系列演习。总安排上,演习“包”在802会议中,为其中第三阶段。参观演习后,全军战役集训的高级干部返回京西宾馆转入总结阶段。9月24日召开总结大会,党政军最高领导全部出席。9月26日见报,使最大演习兼有首次公开报道的佳誉。

本课题整整100分钟。特定战略背景下的战役和战术展示,壮观、精彩而严密。大演习以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为指导思想,确凿地全面覆盖,垂直渗透,极其充分地实现演促练,练为战。

不排除个别作假现象。典型的一例,大坑里密密实实填了10多吨TNT炸药,上面置一大锅,大锅灌进上千公斤汽油柴油的混合液,用以替代“蓝军”的“战术核武器”。100分钟尾声,“蓝军”负隅顽抗,使用战术核武器——“红军”的对策暂且搁置——起爆:在冲天中翻卷,在翻卷中燃烧,在燃烧中变形。不仅足可乱真,而且也够得上惊心动魄。

此前,廖承志副委员长回京见外宾,漏看了一出折子戏,到处喊终身遗憾。第四课题一开场,廖公又喜笑颜开。我们的惊天动地被更大的惊天动地所吞没。我炮兵群倾泻那么多吨爆炸当量,在这狂放的大交响中简直化为泡沫。局部和单个的人,越加渺小无比。可置于整体,那种豪情与冲动是难以言表的。

一位副总理和几个部长惊讶地问现场工作人员:“这么惊天动地,到底有没有伤亡,有没有事故呀?”工作人员说:“没有哇,一个都没有。”航线与弹道交织,兵员与炸点交错,排山倒海中万万千千的精确无误,一如完美绝伦的时空艺术。副总理惊叹:“了不得,真枪真炮几小时,都打到哪儿去了?”参观引起大讨论。7年后的授衔,也在本次的热议中。

秦基伟向中央领导介绍反坦克导弹说:“中东战争的时候,那么多的坦克,就是靠这个家伙打的,是很厉害的,‘红箭-73’是我们起的,它原来叫什么搞不清。”

在现场李先念说:“还是要多搞点装备。”

王震高兴地说:“军队还是要多花点钱的。”

李先念身体欠佳,参观兴致却丝毫不减。党政军领导同志在北京不常见面,这次到一起,都很高兴。李先念对各项安排很满意,想夸秦基伟两句,出了口却很严厉:“你秦基伟领导我们搞特殊化。”秦基伟马上说:“千载难逢,原则性和灵活性要结合嘛。”2位湖北老乡斗嘴,众首脑人物哈哈大笑。

秦基伟事后诉苦:“人家说北京军区有钱,我们是拼老命了,为了搞好这次演习,我们比较舍得。”秦基伟在军区内部则用“砸锅卖铁”的说法。不过,对李先念的照顾确实超过了别人。别人都没得大病,顶多个别肠胃不适吃点药。李先念感冒发烧。党的副主席在北京好好的,到了演习区域就病,北京军区没法交代。不得已搞了特殊化,比别的首长吃药多,又比别的首长吃饭少。饭以稀软的为主,菜只能清淡,说起来倒是亏待了先念副主席。就这样,参观一场不落,第四课题李先念仍带病坚持,次日举行阅兵时,才退了烧——可也该回北京了。

4个课题与此后的阅兵相叠加,矗立一座里程碑。在统帅部和邓小平的指挥下,参演兵力共计13个师零12个团又5个营,10.5万人,汽车8600辆,坦克850辆,装甲运输车386辆,火炮1763门,飞机178架。演习的成功举行,对刚刚步出浩劫的人民解放军,当是一次大转折,一次大超越。

转折与超越,意义仍可归结到时间——追回十年动乱丢失的时光,缩短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年轮差距。

就这一点而言,邓小平紧迫感最强。100分钟之中,对反突击作战他不断鼓掌。战况激烈之际,他站起身,也不用望远镜,身体前倾,就那样专注远望。烟尘滚滚中,仿佛置身淮海决战战场。

讲述者对于1981华北军演的心情

由亲历者而为讲述者,是责任,是幸运。依据北京军区政治部文件确定的选题和作者,我采写这一重大事件。先后采访了4位军长,一位省委书记,军师团干部百余人,陆军和空降兵所有演习部队的基层指战员数百人,并查阅大量资料。稿子出来,秦基伟审查很简单,只看了阅兵部分的千把字,说:“很好,突出了邓主席,各大单位都写到了。”就全部通过。

以讲述者身份,我注意到,802演习后一段时间内,演习的陆空部队高频度地使用一个新名词:802精神。此后遇有大任务,各级就有一句现成的话:802标准。精神和标准,各有各的阐释,关键词大致还是抓大事,争一流。此后的一系列重大任务,特别是2008年北京军区支援北京奥运会和准备新中国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都与时俱进地体现着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标准和精神风貌。或许可以说,在完成国家级重大任务中创造新的精神和标准,已经成为802演习之后北京战区的新传统。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及常态化转换,为战区部队努力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新的标高和动力。

以讲述者身份,在历次重大任务采访中,我总能接触到当年802演习的基层参加者。《至高荣誉——北京军区支援北京奥运会纪实》一书,由我采写的《秦皇岛赛区·第五任务分群》中的臧永凯群长,即其一。关于1981年秋季的802演习,野战军担负坚固阵地防御课题,军里命令他绘制坑道平面图,一面墙大的面积1张,画了16张,秦基伟一张一张看过,表示满意。后来臧永凯得知,那是为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参观视察专门绘制的。在此,自802精神到援奥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可感可触。

华北军事演习作为改革开放之初军队建设在根本方向上拨乱反正的重大体现,作为中央军委和邓小平全力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大手笔,作为人民解放军加速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大举措,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发端。对全体国人,古长城下举行的华北大演习,则是历经百年痛史的中华民族立志复兴、走富国强军之路的庄严誓师和伟大出征。

大演习实际为801会议、802会议和华北军事演习三个重大事件的历史性标识。这一标识若以军队高层系统地研究战略问题、进行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划分时间,可以涵盖1980年9月17日801会议召开至1981年9月24日802会议结束的一年;若以党和国家伟大的历史转折为背景,起点则要前推到1978年12月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短短两三年间,关于路线、方针、政策的激辩可称作空前活跃,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重大人事变动。而军队建设在根本方向上拨乱反正并取得以华北军事演习为标识的全局性重大成果。整条战线高屋建瓴、点面结合的成功推进,首当其冲地显示了为中国改革开放鼓与呼的典型示范与强力推动效应——这无疑是举国数万党政军官员集聚于一次军事行动的特殊意义。这当然也是说,我们对802演习的本质评价,远不能停留于“规模最大”。还需要提到,演习部队在全国首创的军民共建“文明村”,是有着工作队传统的人民子弟兵对驻训地农村改革的积极宣传和有效促进。与政治考虑密切相关,党中央同时间向张家口地委选派了锐意改革的新书记。大演习承载的深刻历史内容,远远超出其自身。就根本和全局而言,大演习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序幕中威武雄壮的真实战役。

以今天论昨天,后人不难作出高明的评点。可从昨天到今天,则山重水复,举步维艰,每一关口都面临判断和抉择,每一尝试都要迎接风险和牺牲,每一进展都要克服难以想象的阻力。今天的国人,即便对当年的802演习所知不多,但要为30年改革开放的艰难启动寻求解答,则不能不追溯到那个重要里程碑。对于曾经亲历并有幸记录的昨天,我仍然充满新世纪的尊重和感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801会议和802会议为标识,邓小平以统揽全局并具有远大前瞻性的统帅头脑和战略气度,犹如矗立于历史高地上的灯塔,向当时,向未来,投射出两道极为耀眼而深邃的战略思想光柱。

——军事战略方针。

——新时期我军全面建设总目标。

毋庸回避,当时人们的关注点,包括我的1993年版大演习实录,大都集中在军事战略方针上。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和军事变革的深入,后者越加显现出对新时期军队全面建设的宏大涵盖性和极端重要性。而对此的深刻揭示和阐述,着重体现于2004年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朱启和政治委员符廷贵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的文章《我军新时期全面建设总目标的伟大实践发端——邓小平领导华北军事演习的历史回顾与理论思考》。基于此,我的2007年版大演习书作了重要修订。

1981华北军演经典回放

关于那一天的那一夜,据第一手采访我作如下讲述:

晚饭后意兴阑珊,秦基伟向邓小平汇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和战友京剧团各准备了一台节目,慰问演习部队,当晚分别上演。

邓小平问京剧剧目。秦基伟说《吕布戏貂蝉》。该剧目是战友京剧团的保留节目,由叶派传人叶少兰领衔主演。

剧开了场,邓小平精神专注,也不与大家说话,一下子就进入了欣赏与某种享受的状态。秦基伟对首长身体的担心多少有些缓解。

秦基伟在邓小平右手边,一半心思在座椅上,一半心思在明天。礼堂的固定折叠木椅,未经改造,一窄,二硬,三伸不开腿。而且,凉。最让秦基伟牵挂的是,次日还要阅兵。还好,足足两小时看下来,77岁高龄的邓小平端坐不动,始终兴致高昂。

秦基伟的心仍然没法踏实。预报明天为阴雨天气,导演部呈送的卫星云图上有个“眼”,这个“眼”恰好通过阅兵区域。秦基伟决定,抓住这个把小时,阅兵如期举行,圆满紧凑地完成向党和人民的汇报任务。次日去张家口机场路上天还很阴沉,上下都揪着心,上了参观台就云开日出,大家额手称庆:“可真是老天开眼。”两场冷雨间的和煦阳光下,邓小平在阅兵车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阅兵台那张传神的敬礼照片,因为上了中国及多国邮票而更加著名。

那晚,秦基伟司令员安排晚宴。气氛之热烈,令人难忘。将帅畅饮沙场,当视为最高统帅部的世纪宣言,当视为中国武装力量的英雄史诗,当视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冲天大歌。这些话,不少年轻人听来,可能纯属文学发挥。而那些过来人闻及此,念及此,铿锵击节之际,不免泪盈于眶。是的,有着太多苦难见证与亲历的他们和她们,一切度尽劫波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对当今的国家安全和国防成就,总会报以持久的振奋、冲动和感慨。

从1931年9月18日到1981年9月18日,国耻,国威,纵隔整整50年,重叠在那一天,并深深烙刻于民族灵魂。那一天对跨世纪的中国负有战略使命。而对那一天,和整个大演习,我有幸承担了文学责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