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励志故事

2017-02-20

每一个公司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有很多关于企业文化的励志故事,那么企业文化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文化励志故事:两个项目经理的不同结局!

A和B是同一年入职公司的项目经理,本科,英语好,一个是外资企业工作背景,一个是民营企业工作背景。两人入职后分别带领5人团队,共同负责公司项目。

入职6个月后找两个人转正面谈,他们的表现是这样的:A精神头很足,思路清晰,对目前工作比较卖力,对团队成员也相当照顾,作360测评时,下属打分很高。但他个人感觉每天都很忙,很累,不过也表达了不care这些,还会继续努力的意思。B的表现整体来说就是心静如水,你看不出他多亢奋,说话办事总是慢条斯理。360测评时下属评分两级分化,有的认为他没有人情味儿,过于严苛,有的则认为他很有方法,善于教导。

面谈完以后,我们又分别找他们下属进行了访谈。A的日常表现是,经常带领下属一起加班,对于日常工作非常细致,基本上是手把手的教,对下属是非常关爱。B的表现则相反,每天准时上下班,基本不加班,对于下属只教思路和方法,很少关注细节(他把这些列入了考核),对下属的考核重于关心。

后来和部门总监所这些情况作了汇报和沟通,最后都给予了转正,因为他们的业绩还是不错的。但我们把B列入了核心人才梯队培养中(计划往副总监培养),为什么呢?我们当时作出的评估是:A太过注重于细节,忽略了职位本身的定位,太过繁杂的日常事务,让他很少去思考工作效率的提升和职位在运营体系中的定位,而B对自己的职位定位非常准确,知道如何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管理效率很高。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我们的判断是对的,B于两年后升职为副总监,而A同时提出了离职,作离职面谈他只说了两点,一是每天都很累,觉得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另一个是和B同时来的,为什么B升职到副总监,而他却不能,他不服气。当然,我们把原因和他说了一下,但他并没有接受。

反观A和B两个人的发展,应该是多数人职场中的一个缩影。在职场中,竞争无处不在,也随时在进行。事多或事少,其实都是比出来的,也都具有相对性。就拿时间来说,在同时的时间内,你的得到的回报比别人多,那不就相对变的“事少”了吗?不管是哪个层级的员工,想办法提升工作效率是必须且始终需要修炼的技能。同样是付出8小时,你挣500,人家挣1000,这个体验当然是不一样的。

企业文化励志故事:忍还是滚?

杜桑的上司是个奇葩,每天最感兴趣的事就是变着法子压榨手下的员工,他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地逼大家加班,用形式化的冗长回忆轰炸每一个人的神经,并想办法侵占员工们的业余时间,让大家恨得牙痒痒。

某日杜桑正揉着惺忪的睡眼修改方案,奇葩上司突然勾勾手将他叫进了办公室,脸上挂着有块糖要单独给他的表情。坐定后,上司卯足劲儿把杜桑夸了个够,然后语重心长地拍拍杜桑的肩膀说:“阿杜啊,我看你是棵好苗子,我这儿正缺个副主任的人选,我看你就挺合适,这样吧,你先去武汉历练一下,做出点成绩来也好服众,你看如何?”

谁都知道,武汉的项目是个苦差事,事情无比棘手,而且大热天要去武汉东奔西跑,估计换谁也不乐意。不过为了副主任的职位,杜桑还是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到武汉之后的两个月,杜桑几乎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每天不是到处约客户沟通,就是对着电脑一遍遍修改方案,最后生生地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还意外获得了总公司方面的表扬,让上司长了一回脸。回公司后,上司果然乐得合不拢嘴,特地为杜桑举办了一次小范围内的庆功宴,但却绝口不提升职的事。杜桑正在纳闷,忽然又被上司喊进了办公室。这次上司黑着脸把他痛骂一顿,将他新做的方案批得体无完肤,最后一脸痛心地说:“枉我对你这么信任,你竟把方案做成这样,我还怎么放心把事情交给你?升职的事,我必须再考虑一下!”

杜桑被骂得莫名其妙:明明就是上司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没说清要求,为什么反而怪自己能力不行?还没回过味来,新的副主任已经走马上任了,据说他是上司从前的下属,这次特地应邀跳槽过来的!这次杜桑彻底愤怒了,第二天就把辞职报告甩在了上司桌上。

上司的表情依旧不急不慌,耐心劝道:“小伙子,做事莫要冲动,你在公司里做了这么久,业务也算熟悉了,我还是很珍惜你这支潜力股的,这次的副主任名额有两个,另一个暂时还是为你保留的,做生不如做熟,你还是安心工作为妙……”

辞职失败。杜桑陷入了另一轮的忙碌,被派去总公司做协调,依然是份苦差事。数月之后,杜桑凯旋,却被告知辞职报告批下来了。上司一脸的惋惜:“公司一向珍惜人才,不过你既然执意要走,我哪能挡人去路……”

杜桑微微一笑,谦卑地认错道:“上次真不该一时冲动说要辞职,幸好您对我训导一番,您说的对,做生不如做熟,我对公司的感情也很深,这段时间的收获也很多,所以我决定听您的留下来。”

“我怎么不记得自己说过这些?”上司一脸的失忆状。

“上回不知怎么碰到了手机的录音键,无意中录下了这段话,您不知道,您的鼓励我听了好多回……”杜桑说罢打开了手机里的录音,一脸恭敬状。

播完那段热情的挽留词,上司变得一脸暗沉,不再说话。杜桑轻轻弯了弯腰:“您要没什么吩咐的话,我先下去了。”

虽然侥幸留下了,但同事们都在背后议论说杜桑将来想在部门混下去也难。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总公司的高层亲自找老总要人,点名把杜桑调了过去,连征求上司意见的环节也省略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杜桑出的每一招都是有准备的,人家早就趁着在外工作的机会获得了总公司的赏识,故而再三忍耐委曲求全,这下子,奇葩上司再牛,也拿总公司的人毫无办法!

看来,在忍与滚之外,真的存在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伺机而动,另辟蹊径打开职场新局面。想在职场中走得长远,更重要的是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超强的防范意识和创造新格局的能力,相比之下,忍与滚只是最笨拙的方法而已。

企业文化励志故事:做特色鲜明的那一个

——致渴望成功的年轻人

有魅力的,吸引眼球的,往往是特色鲜明的“那一个”,而不是几乎完全雷同的“那一些”。

4个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接连赶了几个人才市场,都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天,再次遭遇挫折的他们,垂头丧气地走进一家小酒店,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宣泄着满腹的牢骚,直后悔自己当初进错了校门,选错了专业。

这时,一位穿着一身名牌、神态悠然的年轻人,走到他们面前,微笑着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很有才华,是吗?”

“那当然了,最起码我们是专科毕业的大学生。”一个学生毫不含糊。

“大学生遍地都是,谁有才华不是靠嘴上说的,得靠行动来证明。”年轻人拉过一把凳子坐下来。

“可那些用人单位连让我们证明的机会都不给呀!”一个学生抱怨道。

“那是你们还不够优秀,还不出类拔萃,还没达到让人家一眼就看水平的程度。”年轻人说着,随手打开自己携带的黑兜,抓出一把饱满的绿豆来,放到一个空杯子里,让他们每人从中挑选一粒。

他们满脸疑惑地各自挑了一粒绿豆,拿在手里。这时,年轻人微笑着,让他们再仔细看看手里选中的绿豆,记住它的特征。然后,又让他们把绿豆放回杯子里。年轻人拿起杯子轻轻摇晃了一下,把杯子里的绿豆全倒在桌子上,让他们找出刚才各自挑选的绿豆。

4个大学生瞪大眼睛,从那一模一样大小相同的绿豆里谁也挑不出自己刚选的那一粒。这时,年轻人又从兜里掏出4粒他们从未见过的红色绿豆,扔到那一堆绿豆里面,用手掌摊了摊,问他们:“能挑出我刚才混进去的那4粒绿豆吗?”

大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挑出了那4粒颜色醒目的红绿豆。

“那么,现在我请问你们,谁能证明自己是一粒与众不同的红绿豆呢?”年轻人收起桌子上的绿豆,给几个聪明的大学生留下这个问题,便转身离去。

后来,他们惊讶地得知那位年轻人就是省内著名的“红粮食”公司26岁的夏总经理,在当今粮食连年滞销形势下,他靠经营系列“红色粮食”闯开了市场。目前,他麾下拥有员工2000多人,资产愈亿元,而他现在的最高学历是——初中毕业。

在激烈的竞争时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才争抢某份职业的现象。谁能成为一粒与众不同的“红绿豆”,让自己的才能更多一点,更强一些,谁就能在大量普通、雷同的“绿豆”中脱颖而出。

“再醒目一些,再特别一些,再超凡脱俗一些。”这是大洋彼岸的一位美国富豪的成功秘诀。渴望成功的年轻人,如果你还只是具备了一点儿才识便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不妨扪心自问几遍——你是一粒醒目的红绿豆吗?你会把自己培育成一粒非凡脱俗的红绿豆吗?

请记住——有魅力的,吸引眼球的,往往是特色鲜明的“那一个”,而不是几乎完全雷同的“那一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